文档详情

变电站防火要求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35KB
约5页
文档ID:513294595
变电站防火要求_第1页
1/5

变电站防火要求一、建(构)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防火间距1、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建(构)筑物名称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 级主控通信楼戊二级继电器室戊二级电缆夹层丙二级配电装 置楼(室)单台设备油量60kg以上丙二级单台设备油量60kg及以下丁二级无含油电气设备戊二级屋外配电装置单台设备油量60kg以上丙二级单台设备油量60kg及以下丁二级无含油电气设备戊二级油浸变压器室丙一级气体或干式变压器室丁二级电容器室(有可燃介质)丙二级干式电容器室丁二级油浸电抗器室丙二级干式铁芯电抗器室丁二级总事故贮油池丙一级生活、消防水泵房戊二级雨淋阀室、泡沫设备室戊二级污水、雨水泵房戊二级注:1主控通信楼当未采取防止电缆着火后延燃的措施时,火灾危险性应为丙类2当电缆夹层采用A类阻燃电缆时,其火灾危险性可为丁类2建(构)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的有关规定3变电站内的建(构)筑物与变电站外的民用建(构)筑物及各类厂房、库房、堆场、储 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

4变电站内各建(构)筑物及设备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2的规定表2变电站内建(构)筑物及设备的防火间距(m)建(构]班物名猶罠丁点类 生产建St可燃井 质电容A*故贮油池生1耐火箒缎毎组断路器1 制一匸级<1>1-、二级三级SL 丁.戊类生一、二级HIliIDH.s10\Z12:1412U电装普每组 断齬 屬油»{t)<1II)8越12油浸变挂器•单台(t)5-^1010见第 11,1.6*105 •夢202Q25>5fJ25轴可燃介质电容關1 一5152010总事故贮油池5S512耐火10121U1510$7建筑等级121412127g注:1建、构筑物防火间距应按相邻两建(构)筑物夕卜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如夕卜墙有凸出的燃烧 构件时,则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2相邻两座建筑两面的外墙为非燃烧体且无门窗洞口、无外露的燃烧屋檐,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 25%3相邻两座建筑较高一面的夕卜墙如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两座建筑物门窗之间的净距不应 小于5m4生产建(构)筑物侧墙外5m以内布置油浸变压器或可燃介质电容器等电气设备时,该墙在设备总 高度加3m的水平线以下及设备外廓两侧各3m的范围内,不应设有门窗、洞口;建筑物外墙距设备外廓 5 ~ 10m时,在上述范围内的外墙可设甲级防火门设备高度以上可设防火窗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0.90h。

5、 控制室室内装修应采用不燃材料6、 屋外油浸变压器之间的防火最小间距:35KV及以下最小间距5M; 110KV最小间距 8M; 220KV及以上最小间距10M当间距不能得到满足时应设置防火墙,防火墙高度应高于变压器油枕,长度不应小于变 压器的储油池两侧各一米7、油量为2500KG及以上的室外变压器或电抗器与本回路油量为600KG以上且 2500KG以下的带油电气设备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M 35KV及以下室内配电装置,当未采用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时,其油断路器,电流互 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应设置在两侧有不燃烧实体墙的间隔内9、 35KV以上室内配电装置应安装在有不燃烧实体墙的间隔内,不燃烧实体墙的高度 不应低于配电装置中带油设备的高度总油量超过100KG的室内变压器应设置单独的变压器室,10、 室内单台总油量为100KG以上的电气设备,应设置储油或挡油设施,挡油设施的 容积应按油量的20%设计,并应设置能将事故由排至安全处的设施,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 时,应设置能容安全部油量的储油设施,11、 室外单台油量为1000KG以上的电气设备,应设置储油或挡油设施,挡油设施的容 积应按油量的20%设计,并应设置将事故有,排至安全处的设施,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且 变压器未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应设置能容纳全部油量的储油设施,当设置有油水分离措施的 宗事故储油池时,容量按最大油箱容量的60%确定,储油或挡油设施应大于变压器外廓每 边各一米,12、 储油设施内应铺设卵石层,厚度不应小于250MM,卵石直径应为50——80MM。

13、 设置带油电气设备的建(构)筑物与贴邻或靠近该建(构)筑物的其他建(构) 筑物之间应设置防火墙14、当变电站内建筑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且建筑的占地面积超过3000m2时,变电站内 的消防车道宜布置成环形;当为尽端式车道时,应设回车场地或回车道消防车道宽度及回 车场的面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二电缆及电缆敷设1、 电缆从室外进入室内的入口处、电缆竖井的出入口处、电缆接头处、主控制室与电 缆夹层之间以及长度超过100m的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均应采取防止电缆火灾蔓延的阻燃或 分隔措施,并应根据变电站的规模及重要性采取下列一种或数种措施:(1) 采用防火隔墙或隔板,并用防火材料封堵电缆通过的孔洞;(2) 电缆局部涂防火涂料或局部采用防火带、防火槽盒2、 220kV及以上变电站,当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或通信电缆敷设在同一电缆沟或电缆 隧道内时,宜采用防火槽盒或防火隔板进行分隔3、 地下变电站电缆夹层宜采用C类或C类以上的阻燃电缆4、 建筑物中电缆引致电器柜,盘或控制屏、台的开孔部位,电缆贯穿隔墙,楼板的空 洞应采用电缆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封堵,其防火封堵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被贯穿物的耐 火极限,且不应低于1H(1)(2)(3)(4)5、 在电缆竖井中,每间隔约7M应设置防火封堵,在电缆隧道或电缆沟中,应设置防火 公用主隧道或沟内引接的分支处电缆沟内间距100M处 通向建筑物的入口处 厂区围墙处6、 当电缆采用架空敷设时,应在虾下列部位设置阻火设施:(1) 架空敷设间隔100M处(2) 电缆桥架分支处7、 防火墙上的电缆孔洞,应采用电缆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封堵,并应采取防止火焰延燃 的措施其防火封堵组件的耐火时间应为3H8、当电缆明敷时,在电缆中间接头两侧个2――3M长的区段以及沿该电缆并行敷设的 其他电缆同意长度范围内,应采取防火措施。

9、 靠近带油设备的电缆沟盖板应密封,对明辅的35KV以上的高压电缆应采取防止着火 延燃的措施10、 在电缆隧道和电缆沟道中,严禁有可燃性油管路穿越,在密集敷设电缆的夹层中, 不得布置热力管道、油气管,以及其他可能引起着火的管道和设备三建(构)筑物的安全疏散和建筑构造1、 变压器室、电容器室、蓄电池室、电缆夹层、配电装置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当门外为公共走道或其他房间时,该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配电装置室的中间隔墙上的门应 采用由不燃材料制作的双向弹簧门2、 建筑面积超过250m2的主控通信室、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电缆夹层,其疏散出 口不宜少于两个,楼层的第二个出口可设在固定楼梯的室外平台处当配电装置室的长度超 过60m时,应增设一个中间疏散出口3、 变电站内建筑物满足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体积不超3000 m3,且火灾危险性为戊 类时,可不设消防给水4、 单台容量为125000kVA及以上的主变压器应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合成型泡沫喷 雾系统或其他固定式灭火装置其他带油电气设备,宜采用干粉灭火器地下变电站的油浸 变压器,宜采用固定式灭火系统5、 变电站内建筑物满足下列条件时可不设室内消火栓:(1) 耐火等级为一、二级且可燃物较少的丁、戊类建筑物;(2) 耐火等级为三、四级且建筑体积不超过3000 m3的丁类厂房和建筑体积不超过 5000 m3的戊类厂房;(3) 室内没有生产、生活给水管道,室外消防用水取自储水池且建筑体积不超过5000 m3的建筑物。

6、 下列场所和设备应采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 主控通信室、配电装置室、可燃介质电容器室、继电器室;(2) 地下变电站、无人值班的变电站,其主控通信室、配电装置室、可燃介质电容 器室、继电器室应设置火灾探测,无人值班变电站应将火警信号传至上级有关单位;(3) 采用固定灭火系统的油浸变压器;(4) 地下变电站的油浸变压器;(5) 220kV及以上变电站的电缆夹层及电缆竖井;(6) 地下变电站、户内无人值班的变电站的电缆夹层及电缆竖井7、 变电站主要设备用房和设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主要建(构)筑物和设备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建筑物和设备火灾探测器类型备注主控通信室感烟或吸气式感烟电缆层和电缆竖井线型感温、感烟或吸气式感烟继电器室感烟或吸气式感烟电抗器室感烟或吸气式感烟如选用含油设备时,米用感温可燃介质电容器室感烟或吸气式感烟配电装置室感烟、线型感烟或吸气式感烟主变压器线型感温或吸气式感烟(室内变压 器)& 户内、外变电站的消防控制室应与主控制室合并设置,地下变电站的消防控制室 宜与主控制室合并设置四消防供电、应急照明1、 变电站的消防供电应符合下列规定:(1) 火灾探测报警与灭火系统、火灾应急照明应按二级负荷供电;(2) 消防用电设备采用双电源或双回路供电时,应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自动切换;(3) 应急照明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 in;(4) 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当发生火灾切断生产、生活用电时,仍 应保证消防用电,其配电设备应设置明显标志;(5)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当暗敷时,应穿管并 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 ;当明敷时(包括附设在吊顶内), 应穿金属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并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当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时,敷设在电 缆井、电缆沟内可不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当采用矿物绝缘类等具有耐火、抗过载和抗机械破 坏性能的不燃性电缆时,可直接明敷宜与其他配电线路分开敷设,当敷设在同一井沟内时, 宜分别布置在井沟的两侧2、 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标志应符合下列规定:(1)户内变电站、户外变电站主控通讯室、配电装置室、消防水泵房和建筑疏散通 道应设置应急照明;(2)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应设发光疏散指示标志;3、 人员疏散用的应急照明的照度不应低于0.5IX,继续工作应急照明不应低于正常照明 照度值的10%;4、 应急照明灯宜设置在墙面或顶棚上。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