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3284425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语文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语文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语文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语文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语文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语文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1. 教学内容夏夜多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组的课文。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写了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作者的用意是让孩子感悟夏夜的自然美而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连、哭等13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阅读童话故事,感悟助人为乐的精神之美。3. 重点、难点重点:读准生字的音;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难点:理解作者不仅仅是写夏夜的自然环境美,更是歌颂助人为乐的精神美。二、说教法、学法1. 设计理念关注学生的个

2、体差异,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借助课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有了感悟后再由教师点拔,学生想像,然后再朗读,加深体会。2. 教法、学法在上述理念指导之下,我采用以下教法:朗读感悟和多媒体促悟。学生则主要是用自读自悟和相互探讨的学法。师生结合起来,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最后还要按照课文的场景和角色,开展一次模拟童话场景的娱乐、表演活动,以加深理解。三、教学过程1. 联系生活,激情导入先引导学生回忆、讲述他们所经历过的夏夜情景,然后播放课件中的夏夜情景:星空,树梢的弯月,灯光,朦胧的树影,远山,荷塘。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夏夜多美,教师略带神秘地说道:在一个个美丽的夏夜,发生了多少更美丽的故事造

3、成悬念,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2. 初读课文导入课文后,我设计让学生同桌合作学习,读准生字,读懂课文。然后,用一起汇报的方式,认读生字;再提名选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读,同桌一起读)读喜欢的段落、句子,来检查他的读音、识字情况。3. 朗读感悟(1)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整体感知故事情节,了解课文所描绘的场景和人物;(2)重点评析课文中的一些重要段落(最后4个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夏夜美。教师给学生提一些问题,如朋友们是怎样把小蚂蚁送回家的?在这个环节中,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要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夏夜的自然、环境的美,更主要的是要告诉我们,通过助人为乐构造的人际关系的和谐美。这两种美是结合在一起的。

4、让学生体会:自然的环境美-飞呀飞的萤火虫、亮晶晶的小灯笼、青青的草地、绿绿的草坪让学生感悟:人际的和谐美-大家关注蚂蚁的危险,并且一起来帮助它,使它安全地回到了家。使我们感觉到这个夏夜确实很美,因为大家做了一件很美的事情,营造了美好幸福的人际关系。4. 朗读课文,表演课本剧通过分角色表演式的朗读,把学生的想像带入到夏夜的场景当中,使其身临其境。特别要安排朗读水平高的学生朗读飞呀飞这一段,因为这是整个故事最精彩、动人的部分。师:夏夜美景,是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我们来演一演这个童话好不好?指导分角色:(1)课文中有哪几个角色?分好角色。(2)模拟角色朗读,配合动作。五人一组,分头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组上台表演。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讲出:夏夜的景美,情更美。齐读最后一段:多美的夏夜呀!5. 课外延伸布置学生观察美丽的春夜,看看它与夏夜有什么不同,把感受写出来或画出来。语文说课稿 篇2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s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一个小山村的故事。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本课的设计。一、教材分析:一个小山村的故事讲了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这里的人们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护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山村卷走了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文字浅显却寓意深刻:

6、保护环境、爱护绿色家园。文章时代感强,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这一单元的课文集中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愿望。训练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新课标提出小学中段阅读教学的目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

7、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结合本单元的训练意图和本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在第一课时已掌握了生字、初读了课文的基础上,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美丽的小山村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环境,终于被洪水卷走的故事。使学生懂得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保护生态

8、环境十分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段学生在阅读时,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新课标、本组训练重点、课后思考题以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读通、读懂课文,明白小山村由美丽走向毁灭的原因。难点是: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二、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与实践”。本课设计中,我通过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读代讲,读思结合;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个性化表达的能力,以求达到人文性和工

9、具性的和谐统一。三、教法分析: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所以整堂课我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课件资源,图文结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丽和洪水肆虐冲走小村庄的情景。2、朗读感悟法: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小山村消失的原因。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感知、理解课文内容和所表

10、达的情感。四、学情、学法分析:学生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的学习与训练。三年级学生进入了心理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增多,他们的求知欲更强了,思维更活跃了。教学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采取多读多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五、教学程序: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将分五个环节进行本课的教学:第一步: 以画导入

11、,激活情感上课伊始,我以多媒体呈现小山村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回忆旧知。然后娓娓道来:看到山坡上茂密的树林,看到清清的小河,同学们一定想到了昨天我们读过的一篇课文,从而引出课题,导入新课。第二步,图文结合,对比质疑多媒体能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在让学生回忆小山村留给他们的印象美丽后,我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这么美的山村,想不想去看看?”然后播放多媒体课件,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思维,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氛围,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用自己的话描绘这个小山村。接着,出示文本,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加深感悟、理解,让他们在画面和朗读中感受到小村庄的美丽。人

12、们对美的东西都有无限向往之情。在学生充分感受到小山村的美后,我再次挑起他们的胃口:“这么美的小山村,想不想去住几天,去看一看?”(我猜想学生会说“想去!”)然后我话锋一转:“可是没有机会了。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已经消失了,被洪水冲走了。”让学生观看洪水肆虐冲走小山村的短片,并指导学生阅读文本,为小山村的消失感到难过、惋惜。这个环节的设计,我以教材为依据,又不拘泥于教材,把课文重组,力求通过强烈的对比,给学生造成巨大的视觉冲击,让小山村从“美丽”到“毁灭”的过程给学生带来震撼心灵的感觉。把学生的求知欲迅速调动起来,使学生迫不急待地想寻求小山村变化的原因,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本课的重点。第三步:自主

13、合作,探究原因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弄清小村庄由“美丽”到“毁灭”的原因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为突出这个重点,突破这个难点,在教学中我将运用朗读感悟法,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首先,我抛出问题:“如此美丽的小山村就这样被无情的洪水冲走了,永远的消失了,是什么原因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出示学习要求:1、自由朗读2、3自然段,勾画出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2、和同桌交流这些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3、同桌讨论小山村消失的原因。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2、3自然段。最后

14、,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的情况,引导学生品读这些句子,如:“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倒,运下来;一年年,一代代,山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抓住重点词“谁家”、“拎起”、“一棵一棵”“一年年,一代代”等组织学生思考和感悟,理解到小山村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乱砍滥伐造成的。再让学生读自己体会最深的句子,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让读成为语文课上最经常、最直接的感悟方法”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极力倡导的。本环节我通过让学生在读中层层加深,层层提高,加深后再读,再体验,在品味中体现人文性,让学生站在“读者”的地位上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文本的语言魅力。第四步,升华情感,明

15、白道理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在学生充分理解了小山村消失的原因后,我问学生: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同时让其明白课文所蕴含的道理: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并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要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第五步,联系实际,拓展延伸针对现在存在的一些砍伐树木、破坏环境的社会现象,让学生谈谈自己打算怎样做,再倡导学生写一条号召人们保护环境的广告词,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六、板书设计: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小山村消失的原因,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这样的板书。(如下)美丽一个小山村的故事乱砍滥伐消失这一板书方式在于抓住小山村的变化,突出本课教学重点:理解小山村消失的原因。同时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种板书直接揭示了中心,突出了重点。语文说课稿 篇3一、教学内容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