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题库3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3254586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题库3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题库3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题库3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题库3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题库3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题库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题库3(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题库(三年制高招班)一、选择题 1一般来说,新生儿期属于()A. 婴儿期 B.先学前期C.学前期 D.幼儿早期2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 ()A. 婴儿期 B.先学前期C.学前期D.学龄期3. 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好孩子。”他说:“不,我是坏孩子.”说明这个孩子处于()A. 关键期 B.敏感期C.最佳期D.危机期4. 百年前和几十年前儿童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基本点,至今仍适 用于当代儿童,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 )特点。A. 延续性B.多变性C.稳定性D.可变性5.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A. 直观B.客

2、观 C.主观D.能动6. ()与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种属关系.A.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B.儿童解剖心理学C.广告心理学 D.发展心理学7. 通过分析儿童的手工制作来了解儿童心理现象的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 C.作品分析法 D.测验法8. 下列叙述中,属于超常儿童特点的是( )A.心理年龄小于实际年龄 B.智力年龄小于实际年龄C.心理年龄大于实际年龄D.心理年龄等于实际年龄9. 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 ()的方法A.特殊B. 一般C.最基本 D.最灵活10. 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被称为( )A.儿童心理发展的反抗期B.儿童心理发展的转

3、折期C.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D.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11. 基础动作发展有其规律性,下列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能单脚跳一一能从矮处迈下一-双脚跳离地面B. 开始真正跑能有效地跑一-能成熟地跑C. 能单脚跳一-双脚跳离地面一一能从矮处迈下D. 能向后退着走 能向侧面横着走一-独自上楼梯12. 研究学前儿童的最基本方法是()法.A.观察B.实验 C.测验D.问卷13. 儿童心理发生的基础是()A.感觉B.知觉C.本能D.言语14. 在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感知运动阶段发生在()A. 711岁 B. 47岁C. 24岁D. 02岁15意识的基本特征是抽象概括性和( )A. 独立性

4、B.自觉能动性 C.间接性D.客观性16. 大班活动课的时间比小班长的多,是因为大班儿童注意的()A.范围大 B.稳定性高C.分配能力强D.转移能力强17. 注意使儿童的游戏、学习等活动顺利进行,这是注意的()功能。A.整合 B.维持C.调节 D.选择18. 注意是一种()A.心理过程 B.认识风格C.心理状态D.个性特征19. 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A.缩小 B.扩大C.不变D.以上都有可能20. 就儿童注意发生的先后来说,是( )A.有意注意在先 B.无意注意在先C.两者同时出现 D.两者无法比较21. 13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中,正确的是()A.经验在注意活动中开

5、始起作用B.有意注意占优势C.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D.注意的发展开始受言语支配22.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中,正确的是()A.无意注意占优势B.有意注意占优势C.注意的发展开始受言语支配D. “客体永久性”概念产生23. 只有人类才具有的更积极主动的注意形式是()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o有意前注意24. 关于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是()A. 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占据越来越大的地位B. 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C. 定向性注意实质上是一种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D. 选择性注意范围的扩大说明选择性注意的发展25. 使感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是()A.注意

6、 B.动机 C.目的 D.需要26. “破涕为笑”的现象说明儿童情绪、意志受()影响。A.表象B.记忆C.知觉D.注意27. 在( D)前儿童主要依靠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A.5岁B. 4岁C.3岁D. 2岁28. 孩子一出生就具有()A.知觉B.感觉C.记忆D.想象29. 某幼儿知觉一幅图画,很肯定地说:“这是一座山”。当老师说:“我看到了许多小动物” 后,该幼儿立刻说出:“对,我看到了一只老虎。幼儿知觉的过程体现了知觉的哪个规律()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30. 当视觉、触觉和()结合时,幼儿感知几何图形效果较好。A. 听觉B.动觉C.味觉D.嗅觉31. “入芝兰之室,

7、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一种感觉的()。A整合 B对比 C适应 D联觉32. 视觉敏度的发展,首先靠眼的()的变化来调节。A.晶状体B.视网膜 C.视神经 D.视觉色素33. 幼儿的听觉偏好趋向()A. 就人声和物声而言,新生儿趋向物声B. 就母亲声音和陌生人声音而言,新生儿趋向陌生人声音C. 就声音音调来讲,新生儿趋向低音调D新生儿爱听柔和的声音34. 新生儿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发生的标志。A.感觉B.知觉C.记忆 D.注意35. 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反应能力就是感受性,引起某种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就是()。A.差别感受性 B.感受性 C.绝对感受性 D.感

8、觉阈限36. “视觉悬崖装置”是用来测查婴儿的()。A.方位知觉B.味觉 C.深度知觉D.大小知觉37. 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 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能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 )在起作用。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D.理解性38. 儿童对空间概念的掌握中,对()概念掌握最难。A.左右B.上下 C.前后D.中间39. 关于各种记忆出现时间由早到晚依次是()。A. 运动记忆一-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语词记忆B. 情绪记忆形象记忆一-运动记忆一-语词记忆C. 语词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D. 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一-语词记

9、忆40. ()把知觉和想象、思维联结起来.A.感觉B.意志C.行为 D.记忆41. 把记忆的材料保存在头脑中的环节是()A.再认B.再现C.保持D.识记42. 个体经验的积累主要靠()A.记忆B.想象C.保持D.识记43. 儿童最先出现的记忆属于()A.短时记忆B.长时记忆C.逻辑记忆D.语词记忆44. 原始的记忆因素指()A.经验B.习惯化C.条件反射D.言语45. “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这是()学说的观点。A.干扰说B.消退说 C.压抑说 D.定位说46幼儿能够出现可以保持终生的记忆在()A. 12岁B. 3-4岁C. 12岁以后D. 34岁以后47据幼儿活动

10、的(),可把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A.针对性B.目的性C.集中性D.主动性48. 两个客体不能同时处于同一位置,除非一个藏在另一个里面.婴儿掌握这条规律在()A. 03个月B. 58个月C. 1013个月D. 1518个月49. 从记忆的提取方式讲,儿童最先出现的记忆是()性质的记忆.A感觉 B.运动 C.再认 D.再现50. 从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看,儿童最晚出现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语词记忆D.运动记忆51. 梦是一种奇怪的心理现象,属于想象的一种,属于 ()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 C.有意想象D.无意想象52. 一个小女孩看到“夏景说:“小姐姐坐在河边,天热,她

11、想洗澡,她还想洗脸,因为脸上淌汗。这个小女孩的想象是 ()A.经验性想象B.情境性想象C.愿望性想象 D.拟人化想象53. 有个孩子很喜欢长颈鹿,有一天他对小朋友说:“我家有一头真的长颈鹿。”这说明 ()A.幼儿想象的独特性 B。幼儿想象的夸张性C.幼儿想象的情绪性 D.幼儿想象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54. 在学前儿童的想象中,()占主要地位。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55. 小班幼儿往往对某个故事百听不厌的原因是()A.想象受情绪影响B.想象的内容零散C.以想象过程为满足D.想象具有夸张性56. 幼儿( )所形成的新形象,不仅可以是过去未曾感知过的,还可以是现实中不存在甚

12、至是不可能有的形象.Ao想象B。印象C.感觉 Do知觉57. 据想象活动是否具有(),想象可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Ao客观性 B.目的性 C.概括性 D.直观性58. 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其想象的主题往往雷同,这说明幼儿想象的特点是()A. 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B. 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想象方向随外界刺激变化而变化C. 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性,形象间不能产生联系D. 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没有目的性59. ()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A.感觉B.知觉 C.记忆 D.思维60. 在幼儿判断和推理过程中,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进行推理和判断。A.游戏逻辑B.生活逻辑C

13、.直观逻辑D.客观逻辑61. ()是逻辑思维的基本环节.A.理解B.概念C.判断D.推理62在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的作用变化规律表现为( )A. 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是由小到大B. 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语言是由大到小C. 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也是由大到小D. 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语言也是由小到大63. 儿童思维方式的变化发展,与思维所用工具的变化相联系,直观行动思维所用的工具主亜旦(疋 )A.感知动作B.表象 C.判断 D.概念64. 幼儿典型的思维方式是()A.直观动作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C.直观感知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65. 直观行

14、动思维活动的典型方式是()A.强化 B.模仿C.核误 D.试误66. 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是()A.思维B.感觉C.记忆D.知觉67. 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出现最初的()A.用语词的概括B.用语词的表达C.直观的概括D.动作的概括68. 幼儿一边摆积木一边自言自语:“摆的是大桥和城堡”,这种思维方式是()A.发散思维B.动作思维C.逻辑思维D.形象思维69. 儿童能够理勰和使用较复杂的复合句,本质上是()的发展表现。A.发音器官成熟 B.词汇量增加C.形象思维D.逻辑思维70. 在儿童言语的发生阶段,理解语言迅速发展的阶段在()A. 0. 51. 5 岁B. 1 1. 5 岁C. 1. 53岁D. 23. 5岁71. 从言语功能上讲,儿童在幼儿园想妈妈时说“我不哭”,这是()A.调节功能B.游戏功能C.交际功能D.问题功能72. 4岁儿童军军在拼图过程中,常会这样自言自语:把这个放到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对,就应该把它放在这里军军的这类言语属于()A.游戏言语B.问题言语C.对话言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