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说课稿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324486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说课稿骊山新家园小学 蒋向超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节教材是在比和比例的基本上进行教学,着重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与反比例是比较重要的两种数量关系,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这种数量关系,可以加深对比例的理解,并能应用它们解决某些含正、反比例关系的实际问题。同步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渗入函数思想,为学生此后的学习打下基本。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本: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常用的数量关系(常用的数量关系是学生理解正、反比例意义的重要基本)而新教材没有都将常用的数量关系形成关系式,也增长了这节课的教学难度。让学生有画折线记录图的经验,因此基本能自己动手画出

2、正比例关系的图像。二、教材分析:对比新旧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在保存本来表格的基本上取而代之的是两种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这一种更开放、更具挑战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更能提供让学生有足够研究的空间与思维想象的空间,以及发明性的培养。旧教材中的3个小问题事实上就是正比例概念的三层含义(两个量必须有关联;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有关联的两个量的比值一定)。旧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这3个问题观测表格,发现表格中的两个量的变化规律。虽然这样的编排能让学生明确观测方向,少走弯路,及时的发现变化规律,但是这样的数学学习体现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指令在行动。而新教材的编排目的

3、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如何更好的组织、引导学生在没有3个小问题的协助下也能发现其中的变化规律呢?新教材的这一变化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规定。因此进一步研读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精确把握教学目的,是有效完毕这节课的前提。教材精简了例题,教材不再对研究的过程作具体的引导和阐明,只是提供观测研究的素材与数据,出示核心性的结论,充足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以体现自主探究、合伙交流的学习过程。三、设计理念:教材的改动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寻找出表中的规律,而不是像本来那样按照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去回答。但是如果一开始立即放手让学生去寻找规律,学生会感到盲目,不知从何入手,那势

4、必会导致合伙学习的低效。新课程原则在修改稿中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学习应当是一种生动活泼的、积极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带着问题动手实践、自主摸索与合伙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测、实验、猜想、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基于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要体现如下几种方面:一、努力为学生创设充足的观测,分析、思考,摸索、交流与合伙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成正比的量的特性、初步渗入函数思想,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充足体现学生是数

5、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二、努力实现扶与放的和谐统一,共同构建有效课堂。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决不包办替代:学生也许完毕的,充足相信学生,发挥自主摸索与合伙交流的长处,让学生有一种充足体验成功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有困难的,予以合适引导,回绝无效探究,提高课堂效率。四、教学目的: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该节课的教学目的定位为:1、协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用字母表达变量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正比例的结识。2、通过观测、比较、判断、归纳等措施,培养学生用事物互相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使学生可以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3、学生在自主摸索,合伙交流中获得积极

6、的数学情感体验,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五、教学重难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下面我侧重谈谈对这节课重难点的解决: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体会成正比例的量的规律,但要她们用很专业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还是比较困难的,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语言的体现能力,组织能力,归纳能力有限,考虑问题也有局限性。不管是哪个层次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当她们将各自的想法整合起来,基本能得出较为完整的结论。例如,什么叫两种有关联的量,学生也很难得出,也没有探究的价值,因此由教师直接讲授,而对于她们之间的规律,则由学生自己来随意表述,当她们将各自的想法整合起来,通过共同归纳、概括,合伙交流,得出较为完整的结论时,能让学生

7、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和合伙学习的高效。六、教学过程:说教学方略和措施,引入新课。一方面提供情景素材,接下来教师引导,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探究成正比例的量这个环节分为了四层:观测讨论再观测再讨论,一环扣一环教学,分小组合伙交流让学生充足参与,学生在反复观测、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自己建立概念,深刻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新知的乐趣。本环节将书中的表格分两层呈现,一方面出示表格,让学生观测,研究变量,感受是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量种量是两种有关联的量。接着引导学生研究定量,出示表格1、表格2,让学生计算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让学生体会周长和边长的比值相等、面积与边长的比值不

8、相等。感受变量、常量,此时也许部分同窗还是模糊的,因此进一步让学生自己讨论:周长和边长这两种变化的量具有什么特性?面积和边长两种变化的量又具有什么特性?学生讨论报告后,可引导学生归纳:正方形的周长、面积都随着边长的变化而变化,它们是两种有关联的量;边长增长、周长(面积)也增长,周长(面积)减少、边长减少,但周长和边长的比值总是一定的,而面积与边长的比值不是相等。因此,周长与边长能成正比例,面积与边长不成正比例,“周长、边长”之间的这种关系,从而自主归纳出成正比例的量的特性,在此基本上让学生自学:这里的周长和边长是成正比例的量,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关系。仅有例题的初次感知还不能形成正比例的概念,增长一种与例题不同的情景素材,为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结识。如果说例1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毕,补充做一做就应当放手,让学生独立经历正比例关系的判断过程,再次感知正比例关系。学生可以列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的例子是学生与否真正掌握成正比例的量的特性的一种重要根据,学生能说出更好(估计优生部分可以,但不能说出这时也不必追问,教师接着引导学生用字母式y/=(一定),加深对正比例的结识。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来巩固今天的新知,由于诸多的练习都渗入到了新授的教学过程中,因此,练习的设立较少,重点是让学生在正反例的对比中,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