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卷苏教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3243858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卷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卷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卷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卷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卷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卷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卷苏教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卷苏教版第六单元检测卷(90分钟 100分)第一部分(共29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悼念( ) 重荷( ) 自诩( ) 卷zh( ) nu( )言 熟rn(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炉火纯青 交头截耳 开怀畅饮 无懈可击 群英会萃 公正不阿 乘风破浪 闭门造车 轰堂大笑 性命悠关 错别字改 正3.默写。(5分)(1)晓镜但愁云鬓改, 。(无题) (2)夜雨寄北一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 , 。 写出了对未来欢聚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 。4.填入下列语段画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云门山的主角是松树

2、,与松树相伴的还有柏树和翠竹。 ; 。松柏连理,松竹相依,好一幅水墨风景画。翠竹则在屋檐下,在小径旁 柏树或矗立山脚,或伸出岩缝 森森然,与松呼应 幽幽的,做些铺垫A. B. C. D.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爱因斯坦从与居里夫人二十年真挚友谊的亲身感受中,阐述了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力量,及其取得的科学功绩。 B.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 C.悼念玛丽居里一文的作者是爱因斯坦。D.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是一篇颇具特色的答词,作者以海姆佗市的一则民间故事为框架,构思了一个荒诞而有趣的故事,巧妙而自然地将讲演要素融入其中,

3、并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模仿西欧人讲话的风格,紧紧抓住了听众。 6.根据情景把内容补充完整。(3分)今年岳阳楼景区推出的“背岳阳楼记,领免费门票”新春活动受到游客热捧,大年初一至初十有近万人“背”得岳阳楼免费门票。5月1日至5月7日,孔子故里曲阜也推出“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针对这两个景区的新举措,某班级出现了两种不同声音。甲:我们不赞成这种做法。景区完全是拿传统文化作秀,纯属借背诵之名来提高景区的知名度,以达到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乙:我们认为这种做法值得推广。 7.名著阅读。根据你对简爱的了解,回答问题。(6分)(1)简爱的作者是英国的 。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 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成书于十九世纪四十

4、年代。(2分)(2)简爱一无 ,二无 ,三无 ,在物欲横流的功利社会里,世俗有足够鄙视她的理由。但简爱自尊、自强,她坚定且近乎固执地认为所有的人生来都是 的,她有权追求她想要的生活及幸福。(2分) (3)“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相貌平平、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上帝没有那么做,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像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站在上帝面前,彼此平等本来就是如此。”这是简爱在小说中的一段精彩的表白,你能从中读出什么?(2分) 第二部分(共31分)(一)阅读下文,回答

5、问题。(9分)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请允许我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讲话,作为战友、兄长、朋友,而不是作为同行向吉德莫泊桑致以崇高的敬意。我是在居士塔夫福楼拜家中认识莫泊桑的,他那时已在18岁到20岁之间。此刻他又重现在我眼前,血气方刚,眼睛明亮而含笑,沉默不语,在老师面前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谦恭,他往往一个下午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老半天才斗胆插上片言只语。但这个表情开朗、坦率的棒小伙子焕发出欢快的朝气,我们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给我们带来健康的气息。他喜爱剧烈运动,那时流传着关于他如何强悍的种种佳话。我们却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会有才气。羊脂球这杰作,这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爆响了。他下车伊

6、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意义的作品,使自己跻身于大师的行列。我们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为他成了我们所有看着他长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而从这一天起,他就不断地有作品问世。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我惊叹。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源源而出,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莫泊桑在15年中发表了将近20卷作品,如果他活着,毫无疑问,他还可以把这个数字扩大3倍,他一个人的作品就可以摆满一个书架。可是让我说什么呢?面对我们时代卷帙浩繁的产品,我有

7、时真有点忧虑不安。诚然,这些都是长期认真写作的成果不过,对于荣誉来说这也是十分沉重的包袱,人们的记忆是不喜欢承受这样的重荷的。那些规模庞大的系列作品,能够流传后世的从来都不过是寥寥几页。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做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 先生们,这就是莫泊桑光荣之所在,而且是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那么,既然他以昂贵的代价换来了香甜的安息,就让他怀着对自己留下的作品永远富有征服人心的活力这信念,香甜地安息吧,他的作品将永生,并将使他获得永生。8.作者在第段中,是从哪些方面对莫泊桑进行高度评价的?(多选,填序号)( )(4分)A.外

8、貌 B.作品 C.勇气 D.才气 E.喜好 9.莫泊桑初入文坛便能“跻身于大师的行列”,请你以第段的描述为依据说说他具备了哪些优秀品质。(2分) 10.阅读第段,简要说出莫泊桑的作品具有哪些特点。(3分)(1) ;(2) ;(3)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宜将寸草报春晖【印度】拉朱雅沙尔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不论是富有,还是贫穷;是伟岸,还是矮小;是博学多才,还是目不识丁;是飞黄腾达,还是一生潦倒。他们,都一样地为我们的生活含辛茹苦,为我们的成长呕心沥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而换取我们生命的延续。有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小女儿不幸患了白血病,必须抽掉身上坏死的血液而换上新鲜、健康的血液。

9、就是这样一位极其平凡的母亲,毅然把自己的血液一滴一滴地输给女儿。为了女儿能够留几天笑语给这个世界,能多收获一段美丽的人生。她整整输了八年!女儿的脸色由惨白转为红润,而母亲的面色却由红润转为惨白。还有一位母亲,她的两个孩子在水边玩耍,不小心,一同掉进水中,母亲闻讯赶来,看到在水中挣扎的孩子,一头扑进了水里,奋力把两个孩子顶出了水面,孩子得救了,可她却永远沉到水底。她从来没游过泳,也不会游泳,为什么会有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呢?因为在母亲的心目中只有孩子!“十月怀胎”,或许是母亲的天职,然而,自从我们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这其中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有哪一点、哪一样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又有哪一点、

10、哪一样不连着父母的牺牲与奉献呢?千千万万的父母,千千万万的奉献,千千万万的牺牲哪!千千万万的儿女又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呢?禽兽尚且有跪乳之恩、反哺之情,作为至灵至性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回报我们的父母呢?面对苍天,面对高山,面对大海,我们都应记住:孝敬父母,天经地义!中国的孔子早就指出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在孔子看来,只养不敬,无异于饲养犬马。那么,朋友,茶余饭后,你是否能陪老人说说话,驱散老人的一份孤寂呢?节假日,当你带着夫人、孩子逛公园、进商店时,你是否也能搀着老人一起分享节日的喜悦呢?当父母病在床上时,你是否能及时地送去你作为儿女的一份体贴的温情呢?如此等等,或许有

11、人会说,这有什么了不得?然而,我却认为,这才是对父母一种实实在在的孝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能尊老爱幼,那么整个社会就能形成尊老爱幼的好风尚。朋友们,最后我建议,让我们一道重温中国的一首古老歌谣,从中再次领悟一番父母对儿女春天般的厚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愿我们都拥有一颗孝心!愿我们的社会充满爱心!(原载于演讲与口才,有改动)1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上文中选出相应的成语。(6分)(1)忍受辛苦。( )(2)比喻用尽心血。( )(3)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4)旧时比喻人骤然得志,官职、地位上升得很快。(

12、)(5)学问广博,有多种才能。( )(6)指非常正确、不容置疑的道理。( )12.讲演稿的结尾处引用孟郊的游子吟能达到什么效果?(1分) 13.概括文中所列举的两个典型事例的要点。(2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美哉,嵇康之死王 明翻开晋书,跌入一个玄乎晕乎的时代。那时的太阳,日落比日出更美;那时的生命,死比生更亮。公元二百六十二年一个夏日的傍晚,落日的余晖将洛阳东市刑场染成橙色。风儿轻轻,琴声悠扬,围观的人群屏气慑息,旁听着神秘的旋律生命的绝响。抚琴人是被司马昭画了红圈的魏晋名士嵇康。魏氏春秋记载“康临刑自若,援琴而鼓”,晋书说他“顾视日影,索琴弹之”。两个记载差不多,晋书又多

13、了一个细节,嵇康回过头从容地看了看快要落山的太阳。就在这一刻,嵇康忽然想起一件事,叹道:“广陵散于今绝矣!”嵇康曾得广陵散于一个隐者,并允诺不再他传,后来袁孝尼等人想学都被回绝。嵇康活得坦荡,走得潇洒,他没有过多的牵挂,只是想到广陵散将要失传感到有点遗憾。嵇康这极富诗意极具美感的临终一叹,将生命的旗帜插上了人类美学的高山之巅。嵇康生得很美。嵇康无论是身材仪表还是气质风度都美妙绝伦,是一个不用打扮就能倾倒天下的美男子。嵇康的美不只在外表,更在于他的人格魅力:挺如松,劲如竹,坚如石,傲如山,洁如玉,清如水。嵇康活得很美。他的诗文书法琴艺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是位多才多艺的全能式学者。嵇康是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他崇尚自然,怡悦山林,追求恬静闲适超然自在。嵇康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大师,他的诗气峻辞清,立意高远;他的文章气势磅礴,深刻犀利。嵇康精通音律,是当时著名的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