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3208454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浅谈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始终是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重点,也因为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从业人员素质较低、食药安全意识淡漠等原因,一直是监管工作难点问题。结合市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对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浅谈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现状 (一)农村地区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主体基本情况。 据初步统计,截止202X年底,*市农村地区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主体29户,食品销售主体93户,餐饮服务主体44户,乡镇卫生院48户,村卫生室305户,个体诊所5户,药店10户;取得备案证食品小作坊8户,取得备案证的食品小经营

2、店341户,取得登记证的食品摊贩221户;农贸市场21个,均未建立快检室;农村学校食堂96所,均已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202年农村群体性聚餐备案232起,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75批次,全部合格;202X年农村食品立案查处39户次,处罚没款152.96万元;药品立案查处户次,处罚没款4.31万元。 (二)组织领导、属地监管责任落实、部门协调配合情况。 该市始终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与其他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每年年初市政府都要与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和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并经常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3、、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等工作。所有乡镇(街道)都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办公室,并在组织机构、工作制度、硬件设施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化建设。在中心场镇(街道)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所1个,配齐监管人员、办公设施、执法装备及执法车辆,并进行了标准化和规范化打造。日常监管实行网格化管理,监管人员上证上墙,建立完善监管档案,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另外,充分发挥各级食安办综合协调作用,与农牧、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加强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严厉打击农村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行为。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监管薄弱环节 (一)农村食品药品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食品行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目前,该市

4、农村食品行业整体生产经营条件和自身管理水平较低,资金投入不足,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的企业所占比重不高,小餐饮、小副食店、小作坊、小企业众多,监管难度较大。 2食品安全薄弱环节依然存在。大多数食品生产经营场所规模较小,生产经营者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法律意识淡薄,食品进货查验记录、餐厨废弃物处置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存在资料不齐全、记录不完善、设施不健全、卫生条件差、经营过期食品等问题。 3农村群体性聚餐管理有待加强。根据四川省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由乡镇政府负责管理。目前由于各乡镇扶贫任务繁重,乡镇食安办与安办合署办公,同时肩负其他方面的安全

5、管理工作,在农村自办宴席管理方面存在备案资料不完善,技术指导不到位,监管工作不严格等现象,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4.乡镇农贸市场管理不够规范。乡镇农贸市场普遍规模小、收益差,导致市场开办方资金投入不足、管理意识淡薄,无力添置快检设施设备。入场销售者大部分是当地农民,自产自销,摊位摆放也比较随意、杂乱。 5保健食品经营市场较为混乱。保健食品存在虚假宣传现象,特别是一些售卖保健食品的流动摊贩,擅自夸大保健食品功效,甚至把非保健食品当作保健食品宣传、销售。 6.药械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药械经营和使用单位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硬件投入不足等现象。药品存储不规范,部分药房、诊所、卫生室无空调等降

6、温设施。个别药店未严格凭处方销售处方药。 (二)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农村食品药品监管面宽量大,经营户比较分散,有的甚至非常偏远,而监管人员却较少,三局合一之后日常工作较多,任务繁重,精力分散,导致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不够深入、细致。 2农村食品流动摊贩较多,存在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等现象,由于其流动性较大,销售时间和地点都比较隐蔽,给监管和执法工作带来困难。 3.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社会共治工作中群众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强,虽然监管部门通过集中培训、制作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做了大量宣传教育工作,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三、农村食品药品安全问

7、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农村中青年外出务工较多,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食品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能严格执行食品药品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收入较低,经营者在生产经营硬件设施方面投入不足,导致设施设备简陋,卫生条件较差,管理不够规范。 (三)农村食品药品消费群体主要为老人和小孩,法律意识较低,消费维权意识不强,导致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共治氛围。 四、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农村基层监管人员相对较少,不利于日常监管工作开展,建议增加监管人员编制,并尽快招录补充到位。 (二)三合一机构改革后监管人员来自多个部门,还有一些新参加工作人员,建议上级机关加强对基层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监管人员的执法监管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在开展监督抽检、专项整治等工作方面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建议上级机关加大食品药品监督抽检和专项整治等工作经费补助力度。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