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320638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教研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校教研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校教研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校教研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教研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研工作计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根据中共x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建设教育强市的意见、xx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关于建立区域联盟推进学校联片教研的实施方案(试行)、仁怀教育发展三年攻坚誓师大会精神,为进一步促进我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市教科局202X年教研工作要点为依据,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区域联盟教研和校本教研活动交流为抓手,统筹推进我乡研训联动、质量同进,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打造一支具有高水平教学的教师队伍。 二、领导机构 略 三、工作目标 通过区域联盟带动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合作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校本教研开展不流于

2、形式、走过场,将采取不同形式、真抓实干;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激励机制,培养一批教学骨干力量,力争在上学期基础上更进一步。 四、工作内容及方法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我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开展教研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本学期我校将依托区域联盟,组织教师与中枢二小、五马小学、三合一小相互学习,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交流;组织中心教研组成员对课改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我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做好课改和

3、课堂研讨工作。 本学期我校着力根据x市火石岗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实行)开展教研活动,通过不同形式的课来以研促教,提高教学质量。 坚持学校领导上公开课、业务人员上研讨课、全体教师上达标课的教研思路,充分以课改为基础,着力打造高效课堂。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根据我校提出的三三五教学模式,利用二(1)班、三(1)班、四(2)班、五(1)班、五(2)班,这5个班带动,让全校积极投入到教研工作中,共同探索出适合我校的课改方向,最终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三区支教教师的引领示范 根据教科局安排到我校支教的三位教师具有专业化、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技能突出等特点,为了促进我校教学研究工作的进步,取

4、得优异的教研成果,我校将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让他们以示范课、公开课、专题讲座等不同形式的研讨活动,帮助和指导我校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中心教研组工作 围绕区域联盟这一核心,我校在上学年组建的中心教研组上调整充实教育骨干力量,并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打造了一支优秀的教研团队。并在各校工作中起到了示范作用,指导和帮助学校开展教研活动,在本学期中心教研组成员要当好学校教研工作的参谋,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建言献策。 (五)搞好青蓝工程工作 建立健全青蓝工程档案,各校要为年轻教师(近5年新分配)搭建学习平台、帮扶年轻教师。这项工程是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

5、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是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的积极作用的关键。 (六)充分利用班班通 教师要积极参加班班通培训,要做到班班通、人人会、天天用的目的,使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充分调动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打造优质、高效的教学课堂,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努力。 (七)体现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在开展教研活动过程中,备课中能反应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老师们要充分利用资源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在评课和说课过程中体现法制教育的渗透工作,一学期中各教研组要开展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研活动2次以上,并收集资料归档,建立健全档案。 (八)教研论文 各校要认真积极组织参加上级组织的论文撰写,在全乡推评上交的论文将在火石岗小学网站通报奖励表彰,未表彰奖励的视为火石岗乡交流论文,作为初级职称评审的依据。 五、考核工作 1、教研工作按照教学六认真考核细则纳入教学工作考核。 2、建立骨干教师档案,年度考核和评优选先优先考虑。 六、期末完成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迎接上级领导督导检查。 七、本计划在工作实施中逐步完善。 第 1 页 共 1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