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沪粤版物理试卷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317997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沪粤版物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沪粤版物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沪粤版物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沪粤版物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沪粤版物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沪粤版物理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我测试(三)考生注意:1本卷共四大题17小题,满分90分考试时间共70分钟 2本卷试题中g值均取10Nkg一、选择题(共24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绕核高速旋转的粒子是 ( )A电子B质子C中子D原子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体现此规律的现象是 ( ) A细雨濛濛B桂花飘香C雪花飞舞D树叶凋落3在图1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A翘棒B镊子C铡刀D开瓶器图14以下所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 )A在弯曲的路上汽车匀速转弯 B小孩

2、沿笔直的滑梯匀速下滑C熟透的苹果从树上下落 D行驶的火车开始进站家庭5如图5,一个鱼缸注满水,另一个注满水的相同鱼缸中浮有一只“小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漂浮在鱼缸中的“小船”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B把两个鱼缸分别放在台秤上,台秤的示数相同图5C往鱼缸中加一些盐,“小船”受到的浮力增大D有“小船”的鱼缸底受到的水的压强较大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平静的水面映出蓝天白云 B.从岸边看池中的水变浅 C.黑板发生“反光”现象 D.大树挡住太阳光形成树荫7挂在树上的苹果,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 ) A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树的拉力B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受到的重力 C苹果对树

3、的拉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D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8运载多名航天员并实现太空行走的“神舟”七号飞船项目正在筹备过程中航天员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他们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太 B宇航服不能传递声音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二、填空题(共22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9 把酒精擦在手臂上感觉凉,这是因为酒精在_时要_热(填吸或放热).10把重为38N、体积为510-4m3的实心金属球浸没在盛满水的容器内,溢出水的重为_N,金属球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N11“神舟七号”在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宇航员相对固定

4、座椅是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飞船搭载的“五星红旗”展示在太空,它的质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2.“和谐号”列车是全国铁路第6次提速后开行的新型列车,若该列车在某段铁路上运行的速度为216Km/h(相当于60/s),距离横穿铁路的行人300m的列车,只需_s就能到达他面前。车站站台上的候车安全线从1m增加到2m,是因为快速行驶的列车会使周围的空气流速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压强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容易造成靠近铁路等车的旅客被狂风卷入车底。13如图,甲表示人眼睛观察物体的示意图人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_乙图表示某同学看物体时像不成在视网

5、膜上了,因此需要戴_透镜矫正.四、计算题(共20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4体积为210-3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求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F浮。15“海宝”是2010年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图10所示。在点缀上海街头的各种“海宝”中,有一座“海宝”(材质均匀、实心)的质量为3.0103千克,密度为1.5103千克/米3,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米2,求其体积V。重力大小G。对地面的压强p。 图10五、实验题(共24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16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实验目的: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

6、验器材:凸透镜、光屏、 、蜡烛和火柴等。实验步骤:1记录凸透镜的 。2安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将蜡烛放在适当的位置后,移动 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规察光屏上的像直到清晰为止。测量并记录此时的物距和像距。 h图1417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以槽中液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的下端贴一个比管口稍大的塑料薄片,并将玻璃管竖直插入液体槽中,然后顺着管壁从上端开口处向管内缓缓注水,如图14所示,直至观察到薄片脱离管口下落。记录玻璃管的管口面积S、槽中液体密度和

7、玻璃管插入液体的深度h,测出注入管中水的质量m,运用公式,计算出管内水产生的压强p。改变深度h,重复实验。甲组同学还选用了粗细不同的玻璃管进行实验。所有数据均记录在下表。(薄片的重力、玻璃管的厚度忽略不计)小组槽中液体密度(103千克/米3)实验序号深度h(米)管口面积S(10-4米2)质量m(10-3千克)管内水产生的压强p(帕)甲0.810.0552039220.154078430.2580156840.2101601568乙1.050.0552549060.155098070.251001960丙1.280.0553058890.15601176100.251202352在此实验中,经分析得出,当薄片恰好脱离管口时,薄片处管外液体的压强 (13) 管内水产生的压强(选填“等于”或“小于”)。各组同学分析了本组的实验数据和相关条件,其中乙组同学由实验序号 (14) 初步得出: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甲组同学由实验序号3、4初步判断:玻璃管的粗细与本实验研究结论的获得 (选填“有关”或“无关”)。三组同学互动交流,分析实验序号1、5、8的数据,发现液体内部的压强(p1、p5、p8)与密度(甲、乙、丙)满足关系 ,可以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相同深度,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成正比。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中数据,经运算归纳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