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 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政治学原理 2003年(附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315470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旦大学 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政治学原理 2003年(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复旦大学 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政治学原理 2003年(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复旦大学 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政治学原理 2003年(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复旦大学 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政治学原理 2003年(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复旦大学 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政治学原理 2003年(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复旦大学 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政治学原理 2003年(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旦大学 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政治学原理 2003年(附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旦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一、简要解释 每题7分,共56分1,政治辩证法2,代议民主制3,政治参与的含义4,民族的根本特征5,政体与国体的关系6,政府机构7,内阁制8,两党制及其政治实质二、现代政党的根本特征 18分 三、政治统治职能为什么须以社会职能为根底?这一理论对“治理国家的意义? 28分四、民族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开展的历史结果。18分五、论政治开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并分析我国政治开展的根本经验? 30分参考答案复旦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政治学原理一、简要解释 每题7分,共56分1政治辩证法2代议民主制: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

2、权力的制度。它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以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代议制是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夺取政权之后正式确立起来的。它的根本特征是: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形式,选举制是它的根底。选举人的资格,选区的划分,提出候选人的方法,投票和选票计算的方式等,是衡量代议制是否符合民主原那么的重要因素。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原选举单位有权依法定程序罢免本单位或本地区选出的代表。马雪莲,1.283,政治参与的含义: 是普通公

3、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那么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关系中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表达着政治关系的本质。根据政治参与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政治参与有以下几个根本特征:第一,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第二,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第三,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第四,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4,民

4、族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因此,民族的一般特征可以从相互关联的四个方面来考察:第一,共同的语言。这是民族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民族统一性和继承性的重要表现之一。第二,共同的地域。这是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民族形成的外部条件。第三,共同的经济生活。这是民族形成和开展的物质根底。第四,共同的心理素质。这是民族存在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和特征。以上四个方面的特征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孤立地加以认识。5,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政体是指实现国家权力的

5、形式,国体那么是指国家权力的阶级内容。政体与国体之间是一种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第一,政体附属于国体,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国体,就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政体,尽管政体决定于国体,但同一类型的国体,其政体却并不必然相同。一个国家的政体不仅要受国体的制约,而且还要受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实际力量比照关系和社会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第二,政体对国体具有反作用,只有借助于政体,国体才能外化出来,统治阶级才能将自己的意志形成和上升为国家意志,才可能系统地使用暴力及其他一切手段,对社会进行管理和统治。6,政府机构:所谓政府有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府指的是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所有国家机关在内的国家机构的整体,狭

6、义的政府那么仅仅指国家行政机关。一般说来,当人们使用“政府机构这个概念时,多是指狭义的政府即国家的行政机关,更为狭义的概念那么指中央行政机关。7,内阁制:是指政府(内阁)由拥有多数议席的政党组成,并在法律上对议会负责的共和国制度。当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后,内阁必须辞职或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进行改选,以使新议会决定内阁的去留。内阁制又称为议会制。其特征为:强调议会至上,内阁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一个政党或者构成多数席位的政党联盟组成,国家元首“虚位,内阁总揽行政权力,政府对议会负责。8,两党制及其政治实质: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中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胜利,

7、而轮流执掌政权的一种政党制度。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或在总统竞选中获胜的一党,执掌政权,成为“执政党或称“在朝党;而在议会选举中没有取得多数席位或在总统竞选中失败的政党,成为“反对党或称“在野党。两党制本质上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地位效劳的。资产阶级两党不仅代表了不同的资本集团,而且常常以其政策上的差异代表着统治人民的“两手方法。因此,所谓两党轮流执政,不过是统治的两手方法的交替使用,如同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它“不是靠把政权经常保存在同样一些手中而使自己永存下去的,而是采用这样的方法:它轮流地使政权从一只手中放下,又立刻被另一只手抓住。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又是资产阶级欺骗人民的手段

8、,“两个资产阶级政党利用它们之间的虚张声势的毫无内容的决斗来欺骗人民,转移人民对切身利益的注意。人们在两大政党之间作出的选择,不过是选择资产阶级的不同统治手段,而并不能触动资本统治的本质。因此,人们“可以看到两大帮政治投机家,他们轮流执掌政权,用最肮脏的手段为最卑劣的目的运用这个政权,而国民却无力对付这两个大的政客集团。二、现代政党的根本特征 18分答:1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稳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2)根据这一定义,政党具有以下根本特征: 第一,政党是阶级的组织,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

9、性。 政党的建立根底是阶级的利益。正是为了实现本阶级的共同利益,人们才组成政党以统率本阶级的力量,这就使得政党带有鲜明的阶级特色。 政党是阶级的组织,可是,并非有阶级就有政党存在的。这是因为除了以阶级利益为根底之外,政党的产生尚需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阶级成员统一联系的技术可能,阶级整体意识的形成,阶级成员进行组织活动的政治可能。所以,只是到了近代,大工业把资产阶级成员有机地联为一体,并形成统一的、强烈的阶级意识,资产阶级民主制使资产阶级有组织的政治活动成为可能,资产阶级的政党才得以产生。 确定政党是特定阶级利益的代表,并不排除政党又可能是特定阶层利益的代表。由于组成阶级的成员又可以分

10、为假设干阶层,特定的阶层利益也会促使人们组成特定的政党并进行政党斗争,因此,不同政党之间的斗争可能是阶级斗争的集中表达,也可能是同一阶级中不同阶层之间斗争的集中表达。 第二,政党是阶级的先锋队组织。 政党是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主要表达在政党的成员构成、思想特征以及对于本阶级的政治作用等方面。 从成员构成来看,政党成员一般均由本阶级政治上最活泼、最积极和最具有政治能力的人们构成,因此,政党凝聚着阶级的政治精华和中坚力量,从而成为阶级的政治核心。 从思想特征来看,政党集中反映着本阶级的利益,代表着本阶级的意志,因此,政党的思想和理论是阶级思想和意识的最高表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党是阶级的思想先锋队。

11、 从政党对本阶级的政治作用来看,政党通常是本阶级的政治领导者和组织者,又是本阶级成员的政治代表,在这些方面,政党的作用远远超出其他政治社团,从而使政党在阶级的政治活动中占据着首要的、“第一类的地位。 第三,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纲领。 任何政党都必然地具有自己的政治目标。政党的政治目标一般包含着紧密相联的两个方面,一是政权目标,即夺取或稳固社会公共权力;二是社会目标,即社会治理和社会开展的目标。政党的社会目标又可以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是政党对于社会开展现阶段的政治要求,远期目标是政党最终要到达和实现的社会状况和社会要求。 为了有效地组织政治力量,展开政治活动,政党必然要把自己的政

12、治目标上升为特定的政治纲领,“一个政党如果没有纲领,就不可能成为政治上比拟完整的、能够在事态发生任何转折时始终坚持自己路线的有机体。党的政治纲领一般包括党对于政治局势、社会状况及其开展方向的分析判断,党的政治社会目标和主张,党实现自己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措施。由于党的政治目标有远近之分,因而党的纲领也会有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分。 第四,政党具有特定的组织和纪律。 为了发挥政党作为阶级的政治领导力量的作用,切实实现党的政治目标和政治纲领,政党必须具有特定的组织原那么、组织形式和组织纪律。 政党的组织一般都具有层级结构,这种层级结构的构成大多与国家行政区域、行政单位或选举单位的划分有很大关系,在战争年

13、代,政党组织结构与军队的建制紧密相关。政党的纪律有成文不成文两种,这与各国政治生活的习惯及需要是联系在一起的。 政党的组织和纪律有严密与不严密之分。无产阶级政党以严密的组织和铁一般的纪律作为战胜敌人的可靠保证。当然,这种严密的组织和严明的纪律是以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无产阶级的意志一致和高度觉悟为根底的。资产阶级政党中有些也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不过,它们是建立在其成员的盲目服从和组织的恐怖手段根底上的,如法西斯政党即是如此。另一些资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和纪律不甚严密,如美国的共和党和保守党,只是以选举投票确定其党员,不过,即使这样的政党也仍然有一整套的组织机构和运转程序。 政党的这些根本特征从整体上

14、反映了政党的根本面貌,它们也构成了鉴别政党的根本标志,而这些标志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人们不应该仅仅根据其中某一特征来判别某一社会政治组织是否政党。 三、政治统治职能为什么须以社会职能为根底?这一理论对“治理国家的意义? 20 答:1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必须以社会职能为根底,这是因为: 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运用暴力、法律等特殊强制力,控制被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及一切破坏现存的政治法律秩序、社会秩序的分子的对抗和政治管理职能。由于这种职能主要是通过阶级的统治和镇压来实现的,所以,有时又叫镇压职能。国家的政治职能是国家的性质决定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

15、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利执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职能。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本质的一个方面的表达,它执行国家意志即统治阶级的意志,受根本政治、法律制度的制约,同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国家的社会职能也具有政治性质。 从理论上说,社会职能存在的前提是社会存在,而政治统治职能存在的前提是国家的存在,这意味着,社会管理职能对人类社会而言,具有共生性,与人类社会相始终。而政治职能对人类社会而言,只是历史的产物,并非永久存在,它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国家的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在阶级社会,从根本上讲,社会管理职能是为统治阶级效劳的,同时,这种职能的执行和实现,必须依靠国家权力,所以它由于政治统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个意义上讲,政治职能是社会职能的前提;另一方面,政治职能又必须以社会职能为根底,因为国家只有有效地实现了社会管理职能,政治统治才能都得以持续。2这一理论对“治理“国家的启示意义是:既然任何国家都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种职能,而且社会管理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的根底,并对社会经济生活有重大影响作用。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必须强化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因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市场经济虽然具有主动性、高效性和灵活性等特征,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