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环微试题集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3148954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环微试题集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0环微试题集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0环微试题集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0环微试题集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0环微试题集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环微试题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环微试题集(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提要: 1. 原核微生物部分:原核微生物一般结构; 细菌的主要繁殖方式,芽孢及其抗性,荚膜及其功能,细菌鉴别常用的方法,细菌培养特征; 古菌的一些种类,生活习性;放线菌的菌丝组成,放线菌的种类(链霉菌属、诺卡氏属等),适合的培养基及培养特点; 蓝藻种类及其营养特征2. 真核微生物部分:原生动物的概念,分类,水质处理好的指示物种;后生动物的概念,分类,水质处理好的指示物种;真核藻类的一些代表门;真菌(又包括霉菌和酵母菌),其中霉菌掌握不同属菌丝分类,同一个体的菌丝分化现象,青霉菌、根霉菌的孢子形成特点; 酵母菌的单细胞特性,假菌丝现象;常用的真菌培养基及培养特点;3. 病毒一

2、章:病毒的成分,各自的作用,病毒的类别, 病毒的生活繁殖方式, 病毒的培养特征4. 微生物的生理及代谢:微生物化学组成特点,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类别,培养基的类别;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微生物的能量来源,微生物C 源 获得方式),ATP生成方式,微生物同氧的关系 5. 微生物的生长及影响因素: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 生长曲线,世代时间,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物理因素(温度、PH、氧气、光照辐射、水分),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化学因素( 重金属、酚、醇、醛、染料、抗生素等),抑制乃至杀灭微生物的常用办法(防腐、消毒和灭菌区别)6. 微生物生态: 土壤微生物分布特点,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及注意事项;空气微生物分布随

3、机性及空气净化的措施,水体自净过程中的生物种群变化规律,水体富营养化及其指标(AGP)7. 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性能(容易降解、较难降解、不降解),生物降解性能的测定方法,碳循环中烃和苯酚的生物降解性能,难生物降解的塑料高分子; 氮循环流程图及相应的名称:固氮作用、蛋白质的水解及脱氨基作用、同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8. 污水的微生物处理原理: 可生物处理的废水成分特点;好氧活性污泥的定义,其中的微生物组成,衡量污泥状况的SV(30)、SVI和MLSS的单位和意义,好氧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作用机理,利用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几种典型工艺,好氧活性污泥的活性中心(菌胶

4、团)的作用, 好氧活性污泥的培养方法及培养成熟的判断方法;好氧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好氧生物膜及其工艺类型,生物膜处理废水的特色;厌氧过程甲烷的形成阶段(水解、乙酸和氢气的形成、甲烷生成),厌氧活性污泥及其性质、培养方法,常用工艺类型;污水的深度处理:污水的脱氮工艺(硝化段工艺关键,反硝化工艺关键);污水的除磷(依靠聚磷菌的厌氧放磷和好氧吸磷机理);微污染水源水的常用生物预处理工艺;水的常用消毒方法及优缺点9. 其他:特定用途的菌种筛选方法,生物制剂的开发及应用范围10. 关于实验:微生物实验同其他化学实验相比,具有的特色;掌握制片的方法及相应的显微镜观察方法;了解实验室分离纯化微

5、生物的一般步骤;“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实验方案的设计 整理为word格式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试题库一、填空题1. 根据有无细胞及细胞结构的差异,可将微生物分成、和三大类群。2. 在正常生长条件下,细菌通常有四种形态:、 和。3. 细菌的基本结构是各种细菌都有的结构,包括、。4. 在细菌的结构中,维持菌体的形态,承受渗透压的是 ;控制细胞内外营养物质进出的是 ; 合成蛋白质的部位是 ;对物种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部位是 。5.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 、 、 。6. 被称为”微生物之父”的是 。7. 来源于一个细胞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形成的群体称。8. 放线菌的主要繁殖方式 。9. 酵母菌是一类以为主要繁殖

6、方式的细胞真菌。10. 按形态和功能的不同, 放线菌的菌丝分为 _、 、和 。11. 细菌常用的染色鉴别方法是 。12. 细菌芽孢具有很强的 、 、和 等性能。13. 由于 的抗逆性极强,故应以 作为物品灭菌是否彻底的标志。14. 某些酵母在繁殖过程中,芽体不脱落,并相连接成藕节状,形似菌丝称 。15. 藻类中不具细胞壁的属是 。16. 侵染宿主细胞后暂不引起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 ;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 。17. 病毒的繁殖过程:、。18. 病毒在含敏感菌体的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培养特征是形成_。19. 细菌染色的方法很多,可归纳为两大类: 和 _ 。20. 根据显微镜的物镜的放大倍数和使用

7、方法的不同,分为 、 和 三种。21.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包括: 、 、和。22. 按微生物营养类型分类 ,蓝细藻属于 ;硝化细菌属于 ;放线菌属于 。23. 碳源和能源来自有机物的营养类型称为。24. 是微生物需要的,但又不能自己合成的微量有机物质。25. 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有:_、 _、 _、 和 。26. 微生物的四大化学成分包括: 、 、 和 。27. 培养基按照物理状态可分为三种类型:、。28. 培养基应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五大营养要素是 、 、 和 。29. 实验室常用的碳源有 和 等,常用的有机氮源有 和 等, 无机氮源有 和 等。30.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除了需要营养外,还需要

8、一些合适的培养条件: 、 、 和 。31. 生物能量代谢的实质是 的生成和利用。32. 在生物界形成ATP的方式有 、 和 。33. 以有机物为基质的生物氧化反应中, 以氧为电子传递最终体的方式称_, 以无机氧化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称_, 以中间代谢有机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称_。整理为word格式34.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方式有、和三种。35. 一切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在 的参与下才能高效进行。 36. 酶作用的特征: 、 、 。37. 影响酶的活力的因素有_、 _ 、_ 和 _。38. 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包括_ 、_ 、_ 、_。39. 测定微生物的生长量以 为依据, 测定繁殖数量以 为依据。4

9、0. 生长曲线是以 为横坐标, 以 为纵坐标, 绘制的一条反映细菌从开始到死亡的动态过程曲线。41. 单细胞微生物间歇培养的典型生长曲线可分为那几个阶段 、 、 和 。42. 细菌的生长曲线中,菌体生长数目最多的时期是:_。43. 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规定,细菌总数不得超过 , 总大肠菌群不超过 。44. 江河湖泊中的富营养化被称为 。45. 污水生物处理效果好的指示生物中,属于原生动物的有 ;属于后生动物的有 。46.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 、 、 等。47. 半固体琼脂穿刺试验是用来观察细菌的 。48. 是最早发现应用的抗生素。49. 原生动物是动物中最原始、最低等、结构最简单的 ,它

10、可分为 、 和 三大类。50. 防腐的措施有、等来完全抑制或减缓微生物生长繁殖。51. 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防治措施有 、 、 。52. 影响农药生物降解的因素有 、 、 。53. 反映有机污染的污化带自重到轻依次为 、 、 。54. 检验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是 。55. 厌氧生物处理废水中营养配比通常以BOD5:N:P的比值为 。56. 影响有机物的微生物降解与转化因素是: 、 、 。57. 微生物对汞重金属的转化,主要是 、 。58. 细菌毒素有 和 两种。59. 根据生物降解性的大小,可将所有的污染物分为 、 和 。60. 生物摸培养又称挂膜,挂膜方法可分为 、 、 。61. 可生物降解性的测定方法有 、 、 和 。62. 微生物分解有机氮化合物产生氨的过程称为 。63. 微生物的共代谢作用有 、 和 三种情况.64. 好氧处理的营养要求是BOD5:N:P= , 厌氧处理的营养要求是BOD5:N:P= 。65. 水体正常物质循环过程中能净化的污染物的最大量, 称为 。 66.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品上所有微生物的过程称 。67. 是采用一定方法阻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物品腐坏。68. 紫外线可引起细胞中的 发生光化学反应,终致菌体死亡。69. 乳酸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