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尺镇合作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3148772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尺镇合作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尺镇合作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尺镇合作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尺镇合作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尺镇合作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尺镇合作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尺镇合作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述.1第二章 项目背景.11、项目的由来.12、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23、项目区基本情况.34、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4第三章 市场预测与风险分析 .41、内外市场蔬菜供需情况预测.42、产品市场风险分析.5第四章 项目地选址.51、项目地选址原则和基本思路.52、项目区的建设条件.5第五章 项目总体方案设计.6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62、项目建设总体方案.73、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74、主要生产技术路线.75、项目实施计划.7第六章 设备采购.8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81、项目区环境现状分析.82、项目运行对环境的影响分析.8第八章 项目的组织与管理.81

2、、项目建设期的组织与管理.82、项目运营时期的组织与管理.93、项目运行的技术组织与管理.9第九章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91、投资估算.92、资金筹措方式与渠道.93、投资使用计划.9第十章 项目财务评估.91、销售收入与销售税金估算.9 2、风险分析.9第十一章 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10 1、经济效益分析.102、社会效益分析.10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11 第十三章 附 件.111、项目区规划图.11九尺镇合作社蔬菜基地第一章 项目概述 九尺镇合作社蔬菜基地位于彭州市九尺镇天宝村组,第一期项目总面积100亩,项目建设周期1年,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万元,全为合作社自筹资金。基地建成后,将

3、依托彭州成熟的蔬菜生产销售模式,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项目区内的农户发展蔬菜种植。基地建成后,每年可产35万公斤新鲜、优质、无公害蔬菜。第二章 项目背景1、项目的由来天保村位于彭州市东部,距彭州市客运中心仅10km,位于成都的正北面,距离成都火车北站45公里。S1成绵高速复线、S105省道公路穿镇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为适应高效农业、现代农业、都市农业发展的要求,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地农户又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和经验,可以通过发展蔬菜高效种植示范基地,示范带动广大农户发展蔬菜种植,形成蔬菜规模种植产业带。并以此为基础,发展观光休闲农业,逐步形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4、,从而促进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2、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宁可三日无荤,不可一日无蔬”,蔬菜与人们生活关系十分密切。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消费意识越来越强烈,吃菜问题更被寻常百姓所重视。主要表现在,一是叶菜价格波动大,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以及冬雨季节价格波动较大;二是蔬菜的质量安全问题,对外来客菜尤为担心。市民对青菜、小白菜、苋菜、空心菜等速生叶菜特别偏爱,而这些叶菜不耐贮存,不适宜长途运输,不能异地供应,只能依靠本地生产;但同时,高温季节虫害较多,安全生产难度较大。成都是省会城市和特大城市,农副产品消费需求量大,据统计,蔬菜日交易量达3000吨,有必要补充建设新的蔬菜基地,为南

5、京主城区提供叶菜。同时,通过改善新的蔬菜基地生产条件,完善配套设施,提高蔬菜种植技术水平,这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彭州市是全国五大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全国蔬菜产业十强县(市)、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中国西部蔬菜之乡,中国西部最大无公害蔬菜和绿色食品蔬菜生产销售基地。市境内有蔬菜产地批发市场3个,有完备的县级蔬菜质量检测中心。蔬菜及其加工产品销售遍及全国30多个省、区、市,300多个市(县),并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境内山、丘、坝俱全,地理构成大体分为“六山一水三分坝”。境内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无霜期278天,年平均气温15.7,年降雨量

6、960mm,年日照时数1180小时,素有“天然温室”之称,适宜于各类蔬菜生长,区位优势明显,具有发展蔬菜种植业的先决条件。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追求无公害、绿色食品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为市场提供优质安全放心蔬菜,这对于促进人们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项目区基本情况蔬菜基地所处地天保村*组,现在全部由农民自己在种植,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和管理,品种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弱。蔬菜产量不高,造成农户种植蔬菜的经济效益较低,同时,大部分农户仍以种植小麦、水稻等常规农作物为主,种植模式陈旧,效益低下,严重制约农民增收。项目区内土地全部为优质稻田,土质松软,土壤质地优良,PH值为5.

7、7-7.2,有机质含量2.1。基地过去以种植水稻、大蒜、油菜等作物为主,无论是土壤条件、水源条件还是气候条件,都适宜种植各类蔬菜。基地区周边5公里范围内,无任何工业污染,项目区内的灌溉水源来自都江堰水源,适合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 第三章 市场预测与风险分析 1、 国内外市场蔬菜供需情况预测蔬菜在我国的农产品贸易中优势明显,历来是业绩显著的产品之一。成都是省会城市和大都市,农副产品消费需求量大,日蔬菜交易量就达3000吨,叶菜和时令蔬菜不适合长距离运输,因此,近郊发展以叶菜为主的时令蔬菜,市场前景看好。2、产品市场风险分析叶菜容易受到病虫害、市场销售价格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影响种植的经济效益。另外

8、,项目区内农户长期以来以种植普通、常规蔬菜为主,对于种植有机蔬菜,在技术、质量标准上可能难以控制,尤其是在蔬菜药物残留方面,可能会造成蔬菜品质参差不齐,质量标准不稳定,影响产品销售。 第四章 项目地选址1、项目地选址原则和基本思路符合九尺镇用地总体规划,基地所在的土地适合发展蔬菜规模种植,农户有种植蔬菜的经验。通过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项目区内的农户发展蔬菜种植。2、项目区的建设条件九尺镇在项目建设前期已经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完善了蔬菜生产条件。为全面快速启动蔬菜基地建设,9月底至10月底,合作社在农民睡到收割完毕后正式启动建设,一期投资50万。主要用于租地及大棚建设。合作社将利用从农民

9、手中的租赁流转土地100亩(每亩租金1000元/年),建设核心示范区。核心基地建成后,合作社将依托基地,在2年内配套建设一个容量30吨冷库,开发蔬菜深加工,将与当地农户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加工模式,定单生产,保护价收购,常年提供有机蔬菜。合作社将提供蔬菜订单、蔬菜种子和技术服务,安排农户种植,农户种植收获后,实行保护价收购,收获后按照订单,交合作社统一对外出售。为保证蔬菜品质符合有机要求,公司将组成专业技术队伍,全程指导农户种植,让广大农户尽快掌握有机蔬菜种植技术要点,进行标准化生产。 第五章 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通过合作社在基地内发展蔬菜高效规模栽培、蔬菜深加工

10、,推广有机蔬菜栽培技术,订单生产,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引导项目区内的其他农户发展蔬菜种植,重点以种植野菜、露天有机蔬菜、特色水果、耐储存蔬菜为主,另外配套种植高端特色蔬菜,形成现代标准产业园。2、项目建设总体方案项目区总面积100亩,其中:核心示范区面积50亩,(钢架大棚30亩,蔬菜新品种示范区20亩)。主要试种出口蔬菜,栽培品种有:等个品种;另外50亩,用于种植野菜10亩,观光采摘水果20亩,特色蔬菜20亩,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根据情况逐年增加合作社的种植面积,统一由合作社保护价收购,集中对外销售。3、 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序号项目投入(元)备注1租地100亩10万2大棚建设30亩20万3购置农具

11、5万4购置种子3万5雇佣工人5万6其他7万4、主要生产技术路线4.1蔬菜种植技术路线合作社自行购置种子-自行安排生产-自行采摘。4.2蔬菜加工销售技术路线送入果蔬清洗、保鲜(净菜)生产线-销售。5、项目实施计划5.1 2014年6月完成租地工作,10月至11月完成基地建设。 5.2 2015年1月第一批蔬菜上市。 5.3 2016年底,建设自有冷库 第六章 基本物资采购 为保证合作社工作能顺利进行,需要采购必要的农具。 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1、项目区环境现状分析基地5公里以内无任何工业污染源,农业灌溉用水来自河,水质优良。合作社种植蔬菜病虫害防治主要使用有机农药,不会对农田和水源造成污

12、染。2、项目运行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基地建成后,将全面推广有机蔬菜栽培技术,其中将重点建设和推广防虫网蔬菜栽培技术、蔬菜保护地栽培技术、蔬菜间套作技术、生物农药防治技术、黑光灯物理防治技术等,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同时,项目区建设完成后,将对沟、渠、路等进行林网绿化,起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作用。 第八章 基地的组织与管理 1、基地建设期的组织与管理为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合作社确保各项工程质量达到设计的标准和要求。2、基地运营时期的组织与管理基地建成后,将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将项目区内所有种植蔬菜的农户全部吸纳为社员,通过走合作化道路,实现基地的不断发展。 3、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