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总结按章节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3147801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总结按章节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总结按章节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总结按章节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总结按章节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总结按章节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总结按章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总结按章节(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第一章 管理系统与信息技术应用备注:信息管理学家威廉。马丁教授出版了 全球处社会1 电子商务:在因特网等相关技术支持下,产品,服务以及信息的买卖和支付过程可以通过电子化和数字化方式实现,这种商务运营方式被称为电子商务(E-Commerce)。广义的电子商务还包括利用因特网从事客户服务,网上学习,与生意伙伴合作,组织内部交易等更多的商务活动2 电子商务的类型:企业对企业(B2B) 企业对消费者(B2C)消费者对消费者(C2C)消费者对企业(C2B) 政府对公民(G2C) 社交电子商务(SNS-EC)3 电子商务的功能:1推动企业的业务流程全面实现电子化和数字化。 2.推动了各

2、个行业的经营运作流程转向电子化和数字化 3.使电子化以及数字化应用延伸到经济活动中的所有主体。4 摩尔定律:英特尔公司创始人戈登.摩尔在1965年曾经预言,单块微处理器芯片上所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大约每年增加一倍,1975年他又将其修改为每两年增加一倍。该预言被人们称为摩尔定律。反应了过去数十年中计算机主要功能演化和互联网科技速速发展的轨迹。5 移动商务:是指利用智能手机,PDA,掌上电脑等无线终端设备,借助移动通信平台开展的电子商务业务。6 信息时代的特点:信息时代是一个知识成为生产力的时代,信息取代资本成为社会财富创造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信息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7 信息技术对企业

3、的作用:1.提高企业的生产率 2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3改善和提高决策质量 4改善客户关系 5开发新的战略性应用、构建更为有效的商业模式。8 信息对企业的价值:对企业而言,信息是推动企业中所有活动的能动性因素。9 企业中的信息类型:1按稳定性分类 可以分为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静态信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以用计算机文件和数据库进行相对长久的保存,并在一段时间内不必更新,可以被重复查询使用。动态信息往往反映业务的活动或者进程的实时状态,时效性比较强,随着业务活动的进展,信息内容要随时提取和更新,否则就成了过时的信息。2按照决策层级分类可以分为 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业务信息。3按照其他方式分类:以信息

4、所依附的载体为依据信息可以分为文献信息,口传信息,电子信息,生物信息,从信息加工的角度,信息可以分为原始信息和二次信息。与组织的边界联系,信息可以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10.COBIT: 专门从事信息技术管理的国际性组织 ISACA 设计了一个信息技术管理的理论框架。12.数据:是对事物状态和特征的表情符号,是信息的载体。13.信息:是对事物的状态、特征、运动及变化的描述。14数据和信息概念的区别与联系:1.数据是物理的,而信息是释义的,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 2.数据反应了事物的表象,往往是零散的,是对原始事实和状态的直接记录,而信息反应了事物的本质,往往是相互关联的,是数据加工后形成的认识和

5、概念。3.信息比较稳定,不随载体的性质变化而随便变化,而数据的形式往往变化多端4.数据是信息的重要来源 5从数据到信息要经过一个转换过程,即数据处理的过程。15.管理信息:那些对人们所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有用的、可影响和控制生产、服务或经营活动的信息 统称为管理信息。16.管理信息的性质与特点:性质:正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可靠性、相关性、层次性、简单性、经济性、安全性、可处理性、可访问性、可检验性。 特点:1.数据来源的广泛性 2信息资源的共享性 3信息形式的多样性 4信息发生、处理、使用 在时空上的不一致性5信息价值的不确定性 6信息生命周期的主观性。17.管理信息的可用性:及时性、准确性、

6、适用性、经济性等。18.信息的生命周期:管理信息一般都要经历最初捕获、组织、处理、使用、最终消亡这样的生命周期,组织 和处理是保存数据、维护数据、从数据中提炼信息价值的过程。19.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CBIS):可用于对信息管理的各个环节提供支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传 输和数据提供等。20.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工具的优越性:1.支持数据的自动化采集。 2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海量数据的存储、查询和运算,并迅速输出结果。 3使半自动化的业务流程和手工处理的任务自动化。 4借助通信技术的支持,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海量数据安全、快速传递,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 制。 5以多种方式和途径生动

7、表现信息内容,并超过人们的想象力。22.数据处理:从数据到信息的转换过程。23电子数据处理阶段(EDP):人们用计算机数据文件保存数据, 用专门的应用程序实现数据的运算, 帮助企业完成库存控 制、物资采购等管理工作。24管理信息系统阶段(MIS):可以帮助企业及时采集和迅速处理来自基层的、 零散的业务数据, 生成中高层管理 人员所需要的管理报表,并自动打印出来,便于他们随时了解组织的业务动态。25决策支持系统阶段(DDS) 以数据库、决策模型库和方法库为基础,将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和决策者的分析能力有 机结合,利用人机对话方式,提供决策者所需要的信息和运算结果。26物联网(IOT):是以互联网为基

8、础的泛在网络,联网的对象从专门的计算设备拓展到了所有的常规物品。27 信息系统安全使用的必要性:可避免用户的损失、是系统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28用户在信息系统改善中的作用: 1信息系统要融入到企业运营管理之中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 这是一个与用户需求逐步 贴合、逐步改进的过程;2信息系统的建设不是单纯的技术开发项目, 用户支持和参与是项目成功的基础, 有些项目 甚至是由用户主导或发起的; 3 系统开发中的人机交互设计、运营流程改善、资源服务、信息提供方式等,都需要在用户 参与下完成;4 高质量的信息系统都是信息技术专家和用户相互学习、沟通和配合的效果。第二章 应用信息系统1系统:路德维希冯贝塔朗

9、菲在著名的一般系统论中明确定义, “系统是由彼此关联且与环 境相关联的元素组合的集合。 ”系统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等特征。2系统的特性: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相关性、系统的目的性、系统环境适应性。3信息系统:是指以信息处理服务为主要活动的、 人机交互型计算机应用系统, 也被称作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4信息系统的目标:支持或反映管理活动的内容。5信息系统的多样化:企业中有各式各样的应用信息系统, 功能上也有所差别。 它们的差别不仅仅存在于不同的信 息系统之间,即使是同一类系统,具体功能也会有不小的差异。6信息系统的功能: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处理、信息的输出、信息的控制。

10、7信息系统的分类:横向分类:战略规划层、管理控制层、运行操作层等 纵向分类:不同的职能部门。8不同类型应用系统的主要功能:P56 表 2-19根据信息系统与企业组织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将信息系统分为部门级信息系统,企业级信心系统和组织间信息系统。10组织间信息系统:实现了不同企业之间信息流的管理和集成使不同组织间的产品和服务数据能够自动交换。 11企业级信息系统:系统整合了整个组织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和传递。12. 虚拟化: 虚拟化是网络化条件下企业组织关系的重大改革。虚拟企业是由独立分布的机构、 公司或个人组成的、临时或永久的集合体。组织成员之间借助信息及通信技术提供 互补的能力,共享资源以完成

11、该“企业”的经营过程。12企业的网络化:企业不再受传统组织资产、部门实体或办公场所的约束而已网络为基础形成了以分工合作关系为纽带依市场原则组合的虚拟化运作机构。13虚拟化的特点:没有总部办公室或多层组织结构成员分别隶属于不同的厂商顾客甚至同行对手。14业务处理系统的概念:业务处理系统又被称为事务处理系统,它的主要服务对象位于企业的操作和执行层面。15联机事务处理(OLTP) : 联机事务处理系统是一种对系统可用性要求很高的 TPS。联机事务处理系统的特点:1.OLTP是实时性系统。2大量客户可以远程接入系统,提交事务申请3系统会快速的捕获数据并立即作出响应4系统技术保存和更新数据库文件,立即向

12、客户返回信息。5能够保证系统业务处理和响应时间符合客户的要求。16业务处理系统的应用(作用):1、 可根据所处理事务的要求和特点,提高高度自动化的处理流程; 2、 高效率地完成结构化数据的捕获、生成、存储和传递过程; 3、 有效的数据编辑能力,可保证业务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 4、 可迅速有效地处理大量业务数据的输入输出,支持大量用户同时操作和查询;5、 具备系统可靠性和安全防护能力,保证业务处理流程和相关数据的安全性。17业务处理系统的构成:一是输入界面层,用来与用户交互,方便数据编辑、检验等。可有效捕获基本业务数据。二是业务处理层,要合理安排业务流程。三是数据存储层,涉及用户操作权

13、限、 数据规范性和传递安全性方面的设计。18业务处理系统的发展: (一)覆盖全业务 (二)联机事务处理系统 (四)管理信息系统19说明业务处理系统的功能:主要功能支持基层或前端业务机构的具体管理事务。20.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根据薛华成教授的定义:MIS 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 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 略竞优、提高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MIS 的狭义概括用来指支持中层管理运作的各种计划和控制系统,它也同时具备一定的基 层运作和高层规划功能。备注:1961年,詹姆斯

14、。加拉格尔出版了第一部管理信息系统的专著 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21职能部门系统:管理、人力资源、生产、市场信息系统。22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P62 见图 2-7 23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第一代是物料需求计划系统 第二代是 20 世纪 80 年代的制造资源规划系统 第三代是企业资源规划系统24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最核心的功能是高质量的生成职能部门所需要的信息报表。 备注:MIS报表的内容一般由周期性报表,例外报表,需求报告和推式报告。 P6325决策支持系统:即用来描述为组织中高层管理者服务的以数据分析为特点的、有高度灵活性的信息系统。备注:197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安东尼。戈里 和斯科

15、特。莫顿提出了决策支持系统。26商业智能:随着万维网、企业内部网、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发展,DSS 的资源基础和 应用方式更加多样化,出现了智能化查询和服务支持系统。这种普及化的应用被称 为商业智能。27联机分析处理: 以实时方式提供查询需求,并执行在线任务,系统快速响应并返回查询结果,有力 的支持率管理者的分析过程。28决策支持系统的作用 : DSS 能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和背景材料,有效地帮助管理者发 现问题,选择决策目标,构建分析模型,提供备选方案;并能够对各种方案进行比 较、评价和优选名为决策者的正确决策提供帮助。29基本决策支持系统的构成 1、 DSS 是以数据管理、模型管理和知识管理三部分为基础,加上人机会话界面 构成的2 、数据管理功能可从企业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中提取和复制资源到 DSS; 3 、模型管理功能可保存和管理 DSS 运算方法和模型; 4、对模型的选择和使用等需要有专门的知识管理能力;5、会话界面是用户与 DSS 之间沟通的接口。30. 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 商业智能 主管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