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农委驻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3144686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农委驻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区农委驻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区农委驻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区农委驻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区农委驻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农委驻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农委驻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X年区农委驻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20X年区农委驻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_街_一村位于_街西南面 ,毗邻10国道和京珠高速,南傍斧头湖,属丘陵岗地带和斧头湖水系,是原武昌县河垴乡政府驻地,全村耕地、水面、山林约为5::2的黄金分割比例,风光旖丽,资源丰富,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自然湾),版图面积42亩,其中耕地面积X亩(水田21亩,旱地94亩),水面面积5亩,生态林面积60亩(宅基地、林木)。全村共有31户,1221人,村支两委干部5人,党员40人(其中女党员5人,60岁以下党员27人,年老党员8人),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202X亩,水面养殖500亩,农民的经济收入以务农和外出打工为主。22X

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750元,202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9400元,收入来源主要靠水面租赁。 全村共有贫困户4户81人,其中五保户3户4人,低保户1户2人,贫困户0户25人。贫困户中年老体弱和生理疾病居多数,同时缺乏实用技术知识,农业生产还停留在较为原始的耕作层面上,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较差,贫困人口较多,因此,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销号显得十分迫切和需要。经过一年来的工作取得显著实效,现总结如下: 一、围绕一个总的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四个方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为总要

3、求,全力推进扶贫政策向贫困地区聚集,扶贫资金向贫困群体聚焦,帮扶力量向贫困对象聚合,确保02X年全村扶贫对象全部脱贫。 二、把握二个原则 着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扶贫格局,把握因地制宜,精准扶贫和统筹发展,强基固本二个原则,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用人负责精准和脱贫成效精准”五个精准,统筹发展,脱贫为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基固本,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的包保精准扶贫机制。 三、紧抓三个时间“节点” 切实增强精准扶贫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紧抓调查走访情况精准的时间节点,查找病根因地制宜精准方案时间节点和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度计划等三个

4、时间节点。 一是在202X年11月底前对全村4户贫困户进行上门走访,调查摸底,全面掌握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指导并与贫困户一起谋划脱贫措施,理清思路,做到调查摸底情况精准。 二是在调查摸底情况下, 20X年2月底前分户拿出脱贫措施和分年度计划,并启动扶贫方案,组织资金、技术开展上门服务,让贫困户掌握一门技能,筹措到一部分资金,瞄准一个主导产业,鼓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的勇气,全力投入到产业致富、生产脱贫中去。 三是在202X年工作队和村支两委调查研究理清思路,找出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基层组织建设的短板,制定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的方案按照思路清晰、产业清晰、项目清晰、设计清晰、措施清晰的要

5、求,精准开展年度扶贫工作,制定精确扶贫工作任务进度表,在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和基层组织建设上下功夫,重点在全村开展科技技能培训,确立农业主导产业,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加经济收入上做文章。 四、精准兴办“四类”实事 按照“选准一项优势产业,确立一批致富项目,组建一个合作组织,落实一种帮扶机制”的四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因地制宜,兴办四类共0个实事。 1、精准支持产业类:22X年发展优质稻生产500亩,对贫困户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收购的办法,适当进行种苗补贴,机种机收,减少代投入,增加产量和产值;引进莲1号籽莲种植00亩,对贫困户的种苗进行补贴,提高种植水平,增加产量,由振兴种养殖专

6、业合作社统一回收,统一销售来增加贫困户收入。 2、精准民生保障类:对34户贫困户村民集中购置并安装节柴灶51台,改善贫困户生活条件;安装太阳能路灯11盏,方便全村农民和4户贫困户的出行和生活,方便全村村民和贫困户的用水和生活。 3、精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加类:在区农委支持、积极申报扶贫项目资金,因地制宜,利用高海荒滩0亩,新开挖精养鱼池亩,新建看守房25m,架设电线00m,购置增氧机2台,投资0万元,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6万元;村级原有00亩精养鱼池北坡距斧头湖汊高度米多,年久失修,湖水冲刷,堤坝开裂,堤坡滑坡急需加固维修,进行硬化堤坡建设,需加固硬化30米的堤面,高度2.5米,确保村级集体

7、财物不受损失。 4、美丽村湾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类。针对原新农村建设,_一村属二类村,每组名保洁员,由于湾村分散,工作量相对较大,经过调查核准,需投入一定的人力和争取上级支持对湾村环境进行整治,包括林木绿化,沟渠清淤,节能路灯以及整治乱堆乱放,需每年整治二个湾组;针对7组田地面积较大,分散而偏远,不利农民生产和机械化操作,需新建一条00米的田间机耕碎石路和沿路二侧绿化;针对2组邹家湾土地偏远,又与刘家湾近邻,交通不便,生产不利,需修建一条250米的通湾碎石路,并进行路两旁绿化。 五、取得“五大”实效 一是贫困户的生活和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在区农委支持下,投入资金2.万元,为全村4户贫困户安装了节柴

8、灶,方便贫困户的吃饭、烧柴取暖,同时各结对帮扶人员共筹资16万元结对慰问贫困户,让贫困户过了一个祥和的春节。在202X年针对贫困户生产技术缺乏,为贫困户发放科普书籍20余册,为贫困户的水稻田开展统防统治2次10余亩,在特大洪水来临之际,区农委领导各方开展救灾工作,为贫困户送去饮料12件,开展中秋送温暖活动,为贫困户送去大米、食用油、月饼等生活物资20余件,保障贫困户的生活稳定和体现党和人民对他们的关怀。 二是美丽村湾建设和农民出行明显改善。通过村级清洁员开展卫生清洁和工作队组织下开展村湾整治工作,投入资金5万元,为1个村民小组安装11盏太阳能路灯,方便村民和贫困户的出行,改善村湾环境,提升村民

9、生活质量。 三是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修建下屋陈和邹家湾二条碎石路。争取财政支持投入万元进行碎石路整修和道路绿化,极大方便了全村的田间生产和农产品运输。 四是提高了村民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在_农业服务中心的帮助下,投入万元,采用集中育秧、分户移栽、集中收割的全程农业生产技术,发展优质稻40亩,亩产10斤,为村民增加收入528万元;在工作队的支持下,投资6万元购买种苗帮助村民引种赣莲、耔莲种植近3亩,亩产干耔180斤,在今年每斤1.元的市场行情下,亩平收入0X元,增加村民收入6.64万元;投入4万元组织村民开展水稻统防统治60余亩,为村民增加收入奠定坚实基础。特别是在特大洪灾之际

10、,组织防汛抢险100多人次,参加_街中间湖防讯,积极开展灾后自救,发放肥料、农药、种子1000余件,指导灾后改种5亩。配合人保财险开展灾后理赔4亩,运用农业科技知识,调整农业结构,增收农民收入,同时还积极参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服务过程,提升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和种植水平。 五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根据调查研究,充分利用荒山荒湖资源,经多方协调新建高海湖60亩标准化鱼池,架电杆6根、电线0米、碎石路10米,在中间湖洪水过后,损毁严重,原有鱼池滑坡30米,目前正准备抢修,尽快投入使用,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6万元,力争村集体经济收入过10万元。 经过一年来的精准扶贫工作,我们与“三万”活动、文明创建以及美丽村湾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党员干部“两学一做”,团结村支两委干部,引导村民开展技能提升,帮助贫困户脱贫消号,争取完成精准扶贫神圣而光荣的历史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