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助廉倡议书范文五篇(共8页).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314374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助廉倡议书范文五篇(共8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家庭助廉倡议书范文五篇(共8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家庭助廉倡议书范文五篇(共8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家庭助廉倡议书范文五篇(共8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家庭助廉倡议书范文五篇(共8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助廉倡议书范文五篇(共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助廉倡议书范文五篇(共8页).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助廉倡议书范文五篇【模板仅供参考】当我们心中有了有利于社会的想法之后,就要大声说出来,号召更多的人去这样做。这时候就需要写一份振奋人心的倡议书。下面是XXXX和大家分享的,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家庭助廉倡议书各位公职人员及党员干部亲属:家庭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单位,也是预防和抵制腐败的最前沿阵地。家庭在廉政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和作用,家庭廉洁是社会廉洁的基石。为加大新区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切实增强公职人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抵制腐败的能力,我们向全区的公职人员、党员干部及其亲属发出如下倡议:争创廉洁家庭,发挥家庭在反腐倡廉中的特殊作用,加强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筑牢家庭反腐倡

2、廉防线。一、廉洁自律、遵纪守法。每个公职人员、党员干部及其家属都应认真学习法律法规、不断加强纪律观念,“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要及时提醒和督促家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勤勤恳恳为民;要教育子女诚实守信、勤俭节约、不搞特殊化,通过言传身教为他们树立清正廉洁的好榜样。二、抵制诱惑、防微杜渐。国无廉则不安,家无廉则不宁。公职人员、党员干部手握公权力,面临的诱惑多、风险高,容易成为行贿者拉拢腐蚀的目标,因此每一位家庭成员都要经得住考验,抵得住诱惑,要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不收分毫不义之财,不拿任何非分之礼;同时,亲属也要当好“廉内助,常敲家庭“警示钟”,经常提醒他们算好政治账、

3、经济账、前途账、名誉账,不断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自律观念,筑牢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三、不慕奢华、勤俭促廉。要注重发扬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家庭生活中不慕奢华,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摒弃陋习,追求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家庭文化,营造崇廉尚洁的良好家风,争创文明家庭、廉洁家庭。四、敬畏权力、公私分明。公职人员及党员干部的家属应自警自律,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不插手他们的工作更不能利用他们的职权办私事、谋私利;此外、家属还需经常提醒、督促他们时刻保持警惕性,公私分明、淡泊名利、公正廉洁、勤政为民。贪廉一念间,荣辱两世界。为了家庭的幸福美满,让我们携起手来,筑牢家庭拒腐防变的坚固

4、长堤,把家庭建成温馨、廉洁的港湾,维护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共创幸福美好的生活!祝:阖家欢乐、平安幸福!家庭助廉倡议书广大家庭和妇女姐妹们:“树廉洁家风,建和谐家庭,促干部廉政”。在佳节来临之际,我们向全市广大家庭和妇女姐妹们发出倡议:争当“廉内助,把好家庭廉政关。以德治家,以廉保家。兴廉政之风,从家庭做起,要把好“家门,守好“后院”,在爱人身边,要常吹廉洁“枕边风”,做讲政治、讲正气、讲大局的“廉内助”。争当“廉管家,常弹家庭廉政弦。要崇尚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率先垂范的家庭教育理念,把追求真善美作为家庭的行为准则,教育子女自强自立,告诫亲属自尊自爱,敬畏权力,不插手配偶工作,不利用亲人的职

5、权和职务影响谋求非法利益,清廉持家立业。争当“廉模范”,构建家庭廉政文化。要培育家国并举、意境高远、催人奋进的家训,倡导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勤廉笃实的良好家风,构建积极、乐观、向上的廉政家庭文化,做修身齐家、甘于奉献的模范,做勤俭清廉、义务监督的模范,用正确的家庭价值取向滋润后代心灵,以好的家风支持好的社会风气。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让我们共同唱响家庭助廉之歌,携手争创文明美丽廉政之家!阜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阜康市妇女联合会家庭助廉倡议书广大干部家庭:“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人”。家庭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础,也是拒腐防变的一道重要防线。为了充分发挥家庭在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建设廉政家

6、庭,弘扬廉政新风,我们谨向全站干部职工家庭发出如下倡议:一、当好廉政宣传员。要长吹家庭廉政风,督促家庭成员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法为民;要增强家庭成员拒腐防变能力,做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维护家庭和睦,促进总站和谐;要树立自由就是幸福、平安就是幸福、阖家团圆就是幸福的观念,维护总站形象,促进社会和谐。二、当好廉政守门员。作为干部家属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制住各种腐败的诱惑,坚持以德治家,以廉保家,不徇私舞弊,不收不义之财,不拿非分之礼,用实际行动把好家门,共同构筑反腐败坚固防线。三、当好廉政监督员。不仅要做“贤内助,更要当好“廉内助”,要保持警惕,管

7、好家庭“廉政账”;及时提醒督促家人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珍惜幸福生活,洁身自好,拒腐不沾。这既是对对家庭负责,也是对自己和孩子负责。四、当好勤政护航员。要一如既往地支持干部职工工作,在事业上多一分理解和支持,在生活上多一分关怀和体贴,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要发扬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生活中不慕奢华,厉行节约,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不让腐败有可乘之机。我们相信,通过我们总站干部家庭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将家庭建设成为幸福美满的港湾,勤政廉政的家园。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践行廉洁勤政之风,拒绝腐败,守住幸福,为总站事

8、业的发展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家庭助廉倡议书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家庭:家庭是拒腐防变的后方,也是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阵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廉洁自律不仅是对干部自身的要求,也是干部家庭应尽的义务。为进一步严明廉洁纪律、倡树清廉家风,筑牢家庭廉政防线,县妇联向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家庭发出如下倡议:一、常吹家庭廉政风。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倡扬以德治家、以俭持家、以廉保家的家庭理念,家庭成员要自觉支持和协助领导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常吹家庭廉政风,互相监督,防微杜渐,通过潜移默化的守廉影响,让家庭成员成为亲人勤政廉洁、恪尽职守的好帮手。二、常

9、敲家庭廉政鼓。倡导文明清廉的家风建设,家庭成员要做好领导干部的“廉内助”,常敲家庭廉政鼓,形成“父母教育子女,妻子提醒丈夫,丈夫引导妻子”的廉政氛围,督促家庭成员思廉、明志、养德、敬业,为领导干部堂堂正正做人、忠诚干净担当提供坚实后盾。三、把好家庭廉政关。倡导廉洁律己的家庭教育,引导家庭成员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非分之礼不收、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不廉之友不交,领导干部及其家属要以身作则守住清廉、顶住诱惑,用实际行动拒绝腐化,把家庭建设成温馨、幸福、健康的“安全港”。四、守住家庭幸福门。贪廉一念间,荣辱两世界。倡导温馨廉洁的家庭环境,提倡朴实纯洁的人情往来,弘

10、扬传统家庭美德,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动员家庭成员人人参与,用实际行动守住幸福家门,共筑家庭拒腐防线,努力营造“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家风优则作风优,家风正则党风正,家风纯则政风纯,家风清则社风清。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家庭助廉活动中,做好参与者、监督者,以德治家、以廉养家、以情暖家,通过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努力,筑起反腐防腐和倡廉促廉的家庭防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全面建设美丽武城增光添彩。武城县妇联家庭助廉倡议书重庆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及家属:“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廉洁是社会廉洁的基石。为进一步倡导廉洁家风,促进党员干部廉洁从政

11、,营造廉洁齐家的家庭环境和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我们代表重庆市直机关“最美家庭向全市机关党员干部家庭发出倡议:国无廉则不安,家无廉则不宁。让我们积极响应市直机关工委、市妇联发出的“树廉洁家风建文明家庭”的号召:一、弘扬勤俭促廉传统,树立廉洁家风。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家庭生活中不慕奢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格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树立“以德立家、以俭持家、以廉保家”的良好家风,从自身做起,教育子女自强自立,告诫亲属自尊自爱,共同营造崇廉戒奢的家庭环境。二、把好家庭廉洁关口,争做廉洁楷模。要牢固树立家庭助廉意识,家庭成员之间要常吹枕边“廉政风”,念好家庭“廉政经,管好家庭“廉政账,争做讲政治、讲正气、讲大局的廉内助。在利益财富前,清心淡定,在家庭生活中,相敬如宾。三、营造家庭廉洁氛围,争当文明家庭。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讲究家庭美德,树立奋发有为的工作观、孝亲和谐的家庭观和俭朴健康的生活观,构建积极、乐观、向上的家庭文化,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廉洁家庭建设,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共同筑起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清正廉洁促家和。党员干部家属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倡廉助廉尚廉,扶助自己的父母、配偶、子女在本职岗位上敬业奉献,争做勤廉兼优的典范,为重庆五大功能区建设做出更大贡献。20xx年4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