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第一稿)》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314255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18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第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第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第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第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第一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第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第一稿)》(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一稿)2021年5月5日前 言为贯彻执行国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政策,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提高重庆市绿色建筑建设技术水平,标准重庆市绿色建筑的评价工作,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的通知?渝建发202119 号的有关要求,重庆市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会同有关单位依据2021-91-1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送审稿、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50-066-2021、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细那么?试行、重庆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技术规程?DBJ/T50-039-2007、?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方法?(试行)、重庆市?低碳建筑评价

2、标准?等标准,结合重庆市的地方特点、参考近年来国内外绿色建筑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并在广泛征求意 见的根底上,对原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50-066-2021进行修订。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1明确区分设计阶段评价、竣工阶段评价和运行阶段评价。2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运行管理六类指标的根底上,增加“施工管理。3采用评分的方法,并以总得分率确定评价等级。相应地,将旧版标准中的一般项改为评分项。4修改局部评价条文,合理分配评分项的条文分数。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

3、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总那么、术语、根本规定、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及有关附录。本标准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重庆市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在本标准的实施、应用过程中,希望各单位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并将需要修改、补充的意见和有关资料交重庆市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大学B区第三教学楼3505, :400045, :, :,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专家主编单位: 参

4、编单位: 主要起草人: 审查专家: 按姓氏笔画目 录1总 那么12术 语13根本规定13.1 根本要求13.2 评价与等级划分24.1节地与室外环境5控制项5评分项74.2节能与能源利用18控制项18评分项204.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30控制项30评分项32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42评分项424.5室内环境质量51控制项51评分项554.6 施工管理62控制项62评分项634.7运营管理70控制项70评分项714.8 提升与创新77根本要求77加分项771总 那么1.0.1为贯彻执行国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经济政策,推进社会可持续开展,提高重庆市绿色建筑建设技术水平,标准重庆市绿色建筑的

5、评价工作,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包括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住区的评价。1.0.3评价绿色建筑时,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辨证关系。1.0.4评价绿色建筑时,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那么,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特点进行。1.0.5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表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1.0.6通过了国际相关绿色建筑认证的建筑,假设符合本标准适用范围及评价标准中控制项的相关规定,可申请评定本标准中相应等级绿色建筑。【修订背

6、景】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50-066-2021是总结重庆市绿色建筑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是重庆市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标准。该标准明确了绿色建筑的定义、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确立了重庆市以“四节一环保为核心内容的绿色建筑开展理念和评价体系。自2021年发布实施以来,有效指导了重庆市绿色建筑实践工作,累计评价工程十余个。该标准已经成为我市各级、各类绿色建筑标准研究和编制的重要根底。“十一五期间,我国绿色建筑快速开展。随着绿色建筑各项工作的逐步推进,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各行业、各类别建筑践行绿色理念的需求不断提出,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50-066-2021和重

7、庆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技术规程?DBJ/T50-039-2007已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绿色建筑实践及评价工作的需要。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对重庆市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关于大力推进重庆市绿色建筑行业开展的工作方案报告?市绿建委2021020号文件的批示要求,按照?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方法?试行渝建2021117号的工作要求,重庆市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会同有关单位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修订工作。修编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依据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最新修订稿,全面整合目前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技术规程?,吸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细那么?,形成重庆市绿色建筑的

8、行业指导。2术语2.0.1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0.2热岛强度 heat island index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为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条文说明】由于热量聚集而造成的城市气温高于四周郊区气温的现象,称为城市热岛效应。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 雨水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

9、降雨量的比例。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energy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再生水 reclaimed water污水经适当处理后,到达规定的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非传统水源 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全装修 fine decoration房屋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全部铺装或粉刷完成,厨房和卫生间的根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成的交付状态。可再循环利用材料 reusable & recyclable material不

10、改变物质形态即可直接再利用,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再利用,或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各类回收材料的统称。2.0.9可再利用材料 reusable material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 利用的材料。3根本规定3.1 根本要求绿色建筑的评价应以建筑单体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评价单栋建筑时,凡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该栋建筑所属工程工程的总体进行评价。【条文说明】建筑单体和建筑群均可以参评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评价,首先应基于评价对象的功能要求。当需要对某工程工程中的单栋建筑进行评价时,由于有些评价指标是针对该工程工程设定的如住区的绿

11、地率,或该工程工程中其他建筑也采用了相同的技术方案如再生水利用,难以仅基于该单栋建筑进行评价,此时,应以该栋建筑所属工程工程的总体为基准进行评价。绿色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评价、竣工评价和运行评价。设计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及备案后进行,竣工评价应在其完成竣工验收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条文说明】旧版标准规定绿色建筑的评价应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侧重评价建筑的实际性能和运行效果。根据绿色建筑开展的实际需求,结合目前有关管理制度,本次修订将绿色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评价、竣工评价和运行评价,增加了对建筑规划设计的四节一环保性能评价。考虑大力开展绿色建

12、筑的需要,同时也参考国外开展绿色建筑评价的情况,将绿色建筑评价明确划分为“设计评价、“竣工评价和“运行评价。设计评价的重点在评价绿色建筑方方面面采取的“绿色措施和预期效果上,竣工评价的重点在于评价绿色建筑“绿色措施的实施情况,而运行评价那么不仅要评价“绿色措施,而且要评价这些“绿色措施所产生的实际效果。除此之外,运行评价还关注绿色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留下的“绿色足迹,关注绿色建筑正常运行后的科学管理。简言之,“设计评价所评的是建筑的绿色设计,“竣工评价所评的是刚建成未运行的绿色建筑,“运行评价所评的是已投入运行的绿色建筑。申请评价方应进行建筑全寿命期技术和经济分析,合理确定建筑规模,选用适当的建筑

13、技术、设备和材料,对规划、设计、施工、运行阶段进行全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档。【条文说明】申请评价方依据有关管理制度文件确定。本条对申请评价方的相关工作提出要求。绿色建筑注重全寿命期内能源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性能,申请评价方应对建筑全寿命期内各个阶段进行控制,综合考虑性能、平安、耐久、经济、美观等因素,优化建筑技术、设备和材料选用,综合评估建筑规模、建筑技术与投资之间的总体平衡,并按本标准的要求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档。评价机构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按照?重庆市绿色建筑管理方法?组织评审专家,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报告、文档进行审查,出具评价报告,确定等级。对申请竣工和

14、运行评价的建筑,还应进行现场考察。【条文说明】绿色建筑评价机构依据有关管理制度文件确定。本条对绿色建筑评价机构的相关工作提出要求。绿色建筑评价机构应按照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审查申请评价方提交的报告、文档,并在评价报告中确定等级。对申请运行评价的建筑,评价机构还应组织现场考察,进一步审核规划设计要求的落实情况以及建筑的实际性能和运行效果。3.2 评价与等级划分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七类指标组成。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两类指标不参与设计评价。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每类指标的评分项总分为100分。为

15、鼓励绿色建筑技术、管理的提升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还统一设置加分项。【条文说明】本次修订增加了施工管理评价指标,实现标准对建筑全寿命期内各环节和阶段的覆盖。本次修订将旧版标准中“一般项改为“评分项。为鼓励绿色建筑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技术、管理上的创新和提高,本次修订增设了“加分项。“加分项局部条文本可以分别归类到七类指标中,但为了将鼓励性的要求和措施与对绿色建筑的七个方面的根本要求区分开来,本次修订将全部“加分项条文集中在一起,列成单独一章。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的评定结果为某得分值或不得分;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某得分值或不得分。【条文说明】控制项的评价同旧版标准。评分项的评价,依据评价条文的规定确定得分或不得分,得分时根据需要对具体评分子项确定得分值,或根据具体达标程度确定得分值。加分项的评价,依据评价条文的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