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协会工作总结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3142549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辩论协会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辩论协会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辩论协会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辩论协会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辩论协会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辩论协会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辩论协会工作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辩论协会工作总结甄选 一、活动背景 此次活动是对社团成员能力和水平的全方位考察。在辩论的过程中,社团成员要想在唇枪舌战,激烈对抗的辩论中征服战胜对手,所要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是多方面的,为了这个目的,他们在台上充分展示自己,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首先在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在赛前准备时看问题更深刻了,不再停留在很肤浅的表面,也学会了多角度思考问。其次,语言表达更具艺术性。经过几场锻炼,每个成员在语速与语调的协调上把握都很好,甚至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同时对汉语言的使用能力增强,辩论中经常出现典故成语、诗词警句、谚语、箴言,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同学们还注意了修辞语句的使用,给观众留下许多可以学习和回味的

2、东西,第三,知识结构更完备。俗语说台下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台上精彩的几分钟,他们在课余下足了工夫:自己认真搜集资料,参阅同学提供的资料,根据辩题整理和组织材料,撰写辩词,同时也会丰富自己的思维和知识。 二、活动内容 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校队人员的选拔,双方阐述了各自对于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性不一致是否浪费的问题见解。 (一)、活动流程 、开场白(暖场节目)5分钟。 、介绍各位到场嘉宾、评委和参赛队及比赛规则,宣布辩论活动开始,分钟。 、参赛人员自行组队,每组四人,共8组;协调好辩论分工;现场抽签决定辩题内容以及正反方,按辩题顺序进行辩论。 4、辩论结束评委进行点评进行公布比赛结果 、比赛结束,

3、评委离席,观众有序离场。 (二)、辩论流程 此次辩题为: 正方: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方向不一致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 反方: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方向不一致不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 、第一阶段(陈词阶段) ()立论陈词:正方一辩陈词2分钟,反方一辩陈词2分钟。 (2)立证陈词(进一步阐述本方观点)正方二辩陈词2分钟,反方二辩陈词2分钟。 2、第二阶段(盘问阶段) (1)正方三辩提问,反方任何选手(只限一名)选手回答。 (2)反方三辩提问,正方任何选手(只限一名)选手回答。 ()提问用时累计1分钟,回答用时累计2分钟。 3、第三阶段(自由辩论阶段) 由正方首先发言,然后反方发言,正反方轮流发言。共用时5分

4、钟。 4、第四阶段(总结陈词阶段)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用时2分钟。正方四辩总结陈词,用时分钟。 (三)、辩论赛辩论规则 1、时间提示 当辩手发言时间剩余30秒时,计时员给予提示,用时满时,计分员提示终止发言。否则作违规处理。 2、盘问规则 (1)每个队员回答应简洁,提问应明了(每次提问只限一个问题)。 ()对方选手提出问题时,被问一方必须回答,不得回避,也不得反问。 3、自由辩论规则 (1)自由辩论发言必须在两队之间交替进行,首先由正方一名队员发言,发言队员坐下后,由反方一名队员发言,双方轮流,直到时间用完为止 ()各队耗时累计,当一方发言结束即发言队员坐下后,即开始计算另一方用时。 (3)在

5、总时间内,各队队员的发言次序、次数和用时不限。 (4)如果一队的时间已经用完,另一队可以继续发言,直到时间用完为止。也可以放弃发言。放弃发言不影响打分。 、比赛中,辩手不得打扰对方或本方辩手发言,辩论时不得人身攻击。 (四)评判标准依据 (1)审题(20分):对所持立场能否从逻辑、理论、事实等多层次、多角度理解,论据是否充足,推理关系是否明晰,对对方的难点是否有较好的处理方法。 (2)辩论技巧(40分):辩手是否语言流畅、立意明确、能否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理解、认识辩题,叙述是否有层次性、条理性,论证是否有说服力。 (3)内容资料(2分):论证是否充分合理、恰当有力,引述资料是否详实。 (4)表情风度(20分)辩手表情、手势是否恰当、自然、大方,不强词夺理,尊重对方,尊重评委和观众,富有幽默感。 三、活动意义 辩论赛可以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与意识,增强个人随机应变的心理素质,还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给同学们提供展现个人风采、感受才思碰撞的舞台,活跃我院文化氛围,于辩论中扬学院朝气蓬勃之势,展学子思维缜密之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