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个案护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3142416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产儿个案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早产儿个案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早产儿个案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早产儿个案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早产儿个案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早产儿个案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产儿个案护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于早产儿患儿病例作者:王*学历:大专科室:新生儿科职称:护士评阅人:邱*职称:护师评阅时间:2017/8/20对一例早产儿患儿的护理体会王*刖言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胎龄大于等于28周至小于37周,体重低于2500克,身长不足47 厘米的活产婴。发病率为5%10%,死亡率约为12.7%20.8%。足月新生儿在出生时已具有 较好的吸允和吞咽功能,早产儿则较差,婴儿胃呈水平位,当开始行走后渐变成垂直位, 早产儿胃排空慢,易发生胃潴留,早产儿由于呼吸中枢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呼吸调节功能 不完善,易出现呼吸节律不齐,甚至呼吸暂停。早产儿角质层薄嫩,容易破损,故屏障作 用差,对外界的

2、刺激的抵抗力弱,易受机械或物理损伤而继发感染,此外,皮肤较足月儿 偏碱性,易于细菌或真菌增殖,功能低下,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弱,如果护理不当,很容 易感染疾病,导致死亡。因此,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一 个重要任务。病情简介患儿郑丹之女,女,19分钟,体重2000g,因胎龄35+2周,生后19分钟于8月14日12:25抱入我科,入科时早产新生儿外观,全身胎脂覆盖,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四肢末端凉,肢端稍青紫。体格检查:T: 36.2C,P: 142次/分,R: 45次/分。早产新生儿外观,神志清楚,精神 反应差,全身可见胎脂覆盖,“三凹征”阴性,两肺呼吸音粗、未

3、可闻干湿啰音,心率 142次/分,心音有力,率齐,未及明显杂音,腹部平坦,软,脐端无渗血,肠鸣音存在, 四肢肌张力正常,原始反射存在,四肢末端凉,肢端稍青紫。APGAR评分:1分钟8分,5分钟10分。患儿无既往史,过敏史。辅助检查:血细胞分析:白细胞:12.53*109/L,血红蛋白165g/l,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 系数15.7%,淋巴细胞计数4.07*109/L,单核细胞计数1.13*109/L,单核细胞比率9%,肾 功能:肌酎 43umol/L,二氧化碳:18.2mmol/L,凝血功能:AT3 42.8%,PT14.9,PT-INR1.28,纤维蛋白原11.8g/l,APTT89s,D-二

4、聚体1.59mg/L ;肝功能:谷草转氨酶48/ul, 总胆红素34.9umol/l,总蛋白50.4g/l,白蛋白34.2g/l, Y-谷氨酰转肽酶244u/l,磷酸肌 酸激酶197u/l,乳酸脱氢酶688u/l,a-羟丁酸脱氢酶529u/l;PCT 0.11ng/l;危急值:8月14号15:38分检验科陈菁医师危急值回报,血清CK-MB170u/L,目前予输注复 合辅酶营养心肌治疗。心理、社会状况;由于早产儿一出生来到重症监护室,家属不能陪护,家属会产生焦虑,患儿会哭闹,没有安全感。饮食:早产奶5MLQ3H喂养。主要诊断:1.早产儿2.心肌损害护理诊断1. 体温过低:与体温调节功能差有关。2

5、.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吸允、消化功能差有关。3.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患儿皮肤抵抗力差、薄嫩有关4. 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不足有关5. 知识缺乏(家长):缺乏正确保暖及育儿知识6. 焦虑(家长):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有关目前的治疗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2. 入暖箱保暖,防治感染;3. 予输注复合辅酶营养心肌,补液等对症治疗。保持患儿血糖、电解质稳定;4. 其母在产科住院治疗,尚未送入母乳,暂予配方乳喂养,患儿喂养后出现腹胀,予洗胃,生理盐水100ML洗胃,洗出胃内容物约105ML,予禁食,胃肠减压,8月16日患儿无腹 胀予停胃肠减压,早产奶5MLQ3H喂养;5. 积极防治并发症

6、,患儿8月16号测得经皮胆红素10.7mg/ldl,予蓝光照射治疗,降 胆红素。预期目标1. 患儿住院期间维持正常体温。2. 患儿住院期间保证营养的摄入3. 患儿住院期间保持皮肤完整不受损。4. 患儿住院期间不发生感染。5. 患儿住院期间维持呼吸道通畅6. 患儿家长能了解本病的相关知识,焦虑减轻。护理措施()环境早产儿与足月儿应分室居住,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C26C,晨间护理时,提高到 27C28C,相对湿度55%65%。病室每日紫外线照射12次,每次30min.每月空气 培养一次。室内还应配备婴儿培养箱、远红外辐射床、微量输液泵、吸引器和复苏抢救设 备。(二)保暖尽早置婴儿培养箱保暖,维持体

7、温在36.5C37C。各种操作应集中,并在远红外辐 射床保暖下进行,并尽量缩短操作时间。每日测体温6次,注意体温的变化,如发现异 常,及时通知医生。(三)合理喂养患儿有青紫,可适当延迟喂养时间。喂乳量应根据消化及吸收能力而定,以不发生胃 内潴留及呕吐为原则。最好母乳喂养,患儿母亲产科住院,尚未送入母乳,以配方乳。喂 养后,患儿宜取右侧位,并注意观察有无青紫、溢乳和呕吐的现象发生。每周一、周四测 体重一次,并记录,以便分析、调整营养的补充。患儿喂养后出现腹胀,予洗胃,生理盐 水100ML洗胃,洗出胃内容物约105ML,予禁食,胃肠减压,8月16日患儿无腹胀予停胃肠 减压,早产奶5MLQ3H喂养。

8、(四)维持有效呼吸早产儿出生后吸入空气时,若动脉氧气压(Pa02) 50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TcS02) 85%以下,为有缺氧症状,应给予氧疗及呼吸支持方式,吸入氧的浓度、时间 应根据缺氧程度及用氧方法而定,使血液中氧含量维持在Pa02在5080mmHg,或TcS02 在90%95%。若持续吸氧时,吸氧的时间最好不超过3d或在血气监测下用氧,防止氧 疗并发症的发生。(五)补充维生素K1,预防出血症。(六)预防感染应加强口腔、皮肤及脐部的护理,患儿脐部未脱落,每日碘伏消毒两次,保持脐部皮 肤清洁干燥。脐带脱落后每日沐浴12次,每日口腔护理12次。制定严密的消毒隔离 制度,工作人员接触患儿前后

9、均应洗手,严禁非本室人员人内。如人流量超过正常时,应 及时进行空气及有关用品消毒,确保空气及仪器物品洁净,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七)进行蓝光疗法治疗检查单面蓝光灯管,保证每根灯管蓝光亮度,擦净灯管污迹及灰尘。将箱内温度调至 32C,水箱内注满灭菌用水,注水量以水箱刻度为准,使湿度维持在50%-60%。皮肤暴露 面积增大,可增加光疗效果,清洁患儿皮肤,修剪指甲,戴黑色眼罩,用尿布保护会阴。 光疗过程中尽量让患儿身体各部位裸露,加强巡视,当患儿身体移至床周边时,及时将患 儿移至床中央区以保证光疗效果。每次喂奶后半小时内,给予侧卧位,增加巡视次数,防 止发生窒息。如果患儿有溢奶发生,及时清除玻璃床上

10、的奶液,保持床的透明度。患儿每 3小时更换1次尿布,防止尿液及大便溢出污染玻璃床。每4小时测体温1次,有发热及 时与医生联系,调低箱内温度。光疗期间不定时喂入少量白开水并记录。(八)密切观察病情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与娴熟的业务技能,加强巡视,正确喂养,及早发现病 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做好抢救准备。健康指导(1)合理喂养,按需喂养,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发绀、呕吐、腹胀。(2)教会父母各种照顾技能,阐明各护理措施的重要性。鼓励母乳喂养,讲解母乳喂养的 好处,母乳中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氨基酸更加丰富,适合早产儿的营养所需。(3)注意保暖,多晒太阳,预防黄疸。(4)患儿的衣服易柔软、透气、吸水,宽松

11、舒适,以避免皮肤擦伤,做好皮肤护理,有大 小便及时更换尿裤。(5)建立预防接种卡,按时预防接种,定期健康检查,门诊随诊。护理评价1. 患儿在住院期间体温在正常范围内2. 患儿现体重为2.46kg3. 未出现感染,皮肤完好无破损4. 患儿自纳奶可,无腹胀及呕吐体会通过护理早产患儿,让我更加知道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在护理工作中做 到认真、细心、耐心。除此之外,还要有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和更加专业的知识来护理好 早产儿,更加要做好保暖、喂养、基础护理等措施,对早产儿的存活起着重要作用。严格 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早产儿皮肤黏膜屏障功能比较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系统不 成熟,免疫力低下,易发生

12、感染。在护理工作中,防止交叉感染是极为重要的,要加强责 任心,在接触患儿前应严格洗手,预防交叉感染,各项护理技术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 程,做治疗时更加要集中,减少触摸患儿,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空气消毒机每日消毒, 以及更换暖箱水,每日清洁暖箱1次,用含氯消毒剂,做好出院病人终末消毒,预防院内 感染,谢绝探视,所用衣物、浴巾、床单,奶嘴,包被,奶瓶等每日必须高压灭菌消毒, 合理喂养及耐心喂养,吸吮与吞咽不协调极易发生溢奶和呛奶而导致窒息,予鸟巢保护患 儿,以免哭闹时脚踢破,必要时予水枕,预防压疮,病室内要保持安静,避免喧哗,尽量 减少不良的刺激,调暗灯光或者用暖箱罩遮住暖箱,每三小时按时更换尿布

13、,避免红臀的 发生,如有腹泻,及时通知医生,按时执行医嘱,按时测量生命体征,及时留取大小便, 做好晨间护理,穿刺不成功,及时寻找高年资的老师,以免破坏血管,和家属做好有效的 沟通,做好首问负责制,以免引起纠纷,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应注意观察患儿的 吸允情况,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的温度,防治高血糖、低 血糖的反应。参考文献1. 孔祥永,董建英,池靖涵,等.晚期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的临床特点J.中国新生儿科杂 志,2012,27(1): 28-312. 马进,田庆.晚期早产儿与足月儿并发症对比分析J.安徽医药,2012,16(12):1838-1839.3. 钱敏,刘艳林,张玲,等.实施喂养管理对晚期早产儿喂 养效果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 志,2015,15(2):123-124.4. 崔焱 儿科护理学.2016.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