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__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1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3141494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框__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一框__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一框__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一框__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框__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框__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课题主备编号审核使用教师编写时间哲学的基本问题高晓龙03燕学雁2011-11-1【课标解读】1. 本框知识点:(1) 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2)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划分。(3)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 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3. 难点:(1)舅柠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怎样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3)如何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关系?4.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用比较的方法比较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自主学习】1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_和一的关系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一_和关系问题。(2)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二者的问题,其二是二者的问题。(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的依据是,认为决定的,属唯物主义,认为决定的,属唯心主义。(4) 如认为思维存在,就是认为二者有同一,性,这种观点被称为可知论,如认为思维决定存在,就是否认二者的同一性,这种观点被称为论。2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即和0这二者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问题(2)哲学从总体上探讨与的关系。(3)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和0【学习探究】K合作探究

3、探究点之一:“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始说的人-一一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思考:上述两段话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试简要分析。探究点之二:2009年春,一种手足口病疫情在我国部分地区爆发,这在一些人中引起了很大恐惧。一些地方岀现了种种荒唐现象,一些人害怕感染自己的孩子,不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而受巫婆神汉的唆使,求神拜佛,烧香磕头,或放鞭炮避邪,或吃某种东西消灾避难等。一时间,不少

4、地方鞭炮齐鸣,乌烟瘴气O思考:上述材料中的这些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哲学启示?探究点之三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2010年8月6日上午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岀问题为重点,把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运用到经常性工作中去,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运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分析说明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K典题精析例1.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A.人与人的关

5、系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世界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例2.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A.心外无物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C.理在气先D天在就是被感知例3.下列说法中体现存在决定思维的是?()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的产K误区指正1.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派别。(注意: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2.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岀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注意: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不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才出现的。)3.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6、(注意: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1)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注意:观点片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其中一方面内容。)(2)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价值就是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供依据。(注意: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K当堂达标1.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尊重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选择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这说明()A.存在决定着思维B.思维影响着存在C.思维与存在不能分D.思维与存在同为本原2. 针对全球金融海啸,有新浪网友发表

7、言论说:“市场常常是变化莫测的,想把握住市场的变化那是徒劳的。”以下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属于不可知论体现了存在决定思维是形而上学观点A.B.C.D.3.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了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一事例说明了其子和邻人之父的看法是()唯物主义的态度唯心主义的态度客观的看待事物以主观想象替代客观事实A.B.C.D.4. 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

8、主义的斗争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5. “一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的发展利大于弊,其积极作用是主流,而对于痴迷网络的少数青少年来说,则弊大于利。”人们的这一评论说明()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B.哲学是对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社会的首要问题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问题6.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岀现,即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B.社会存在是客观的,决定人的思维C.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9、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其根本区别在于()A.是否承认世界具有可知性B.是否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C.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D.是否承认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质8.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A.唯物主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B.区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根本标志C.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D.唯心主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思维執存在的艾系创(岁址能不眶it呦色映存一、选择题1. 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

10、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这种观点是()A.认为思维决定存在B.认为存在决定思维C.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C,不可知论()2.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种观点属于.A.怀疑论B,可知论C.不可知论D,唯心论3. 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思维能否产生理论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A.B.C.D.4. 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如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则这种观点属于()A.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不可知论5.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

11、处理)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A.个人与他人的关系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6. 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讲究市场工作带来大损失。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A.否认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不可知论C.肯定存在决定思维的唯物主义观点D,否认存在决定思维的唯心主义观点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据此回答7?8题。7. 上述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都是对问题的回答。A.世界观和方法论关

12、系的问题B.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问题C.人类社会是否具有客观性问题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8. 上述两种观点的根本分歧在于()A.主观能不能反映客观B.意识能不能正确地反映物质C.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D.世界观和方法论究竟谁决定谁4个月()9. 针对当前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中国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为期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中国政府的决定说明A.存在决定思维B.思维和存在密不可分C.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10. 庄了和慧施一起外出散步,庄了看见一群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就说:“鱼从容出安知鱼之乐也?”庄子回答说:“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鱼安知鱼之乐也?”庄子回答说:“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鱼固不知子矣;子非鱼,故不知鱼之乐也。”惠施的观游,是鱼之乐也。”惠施回答说:“子非鱼,之乐耶?”惠施马上说:“吾非子,是(坚持了唯物主义承认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C.D.否认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B.属于不可知论A.【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