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滇池治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3141304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追问滇池治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追问滇池治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追问滇池治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追问滇池治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追问滇池治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追问滇池治理作者:暂无来源:民生周刊2014年第5期本刊记者王丽日前,环保部正在编制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提出了核心要求,即改善水环境质 量,消灭劣V类污染严重水体,并重点保护好饮用水水源地、生态良好湖泊等。湖泊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蓄积库,地表上90%的淡水都集中在湖泊里。我国有数十个淡水 湖。随着人民经济生活的不断拓展,我国湖泊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以滇池为例,作为昆明的母亲河,养育着一方百姓。然而,滇池污染治理的声音从未断绝。 多年来,滇池治理作为湖泊水污染治理的一个突出案例为公众关注。2012年颁布的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滇池“十二五”规划)中曾明确提出,到 2015年,滇池外海湖体

2、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IV (四)类,草海湖体水质基本达到V (五)类; 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基本消除劣V类。然而,事实上,据国家环境保护部2013年6月公布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滇池被评重度污染,水质仍然属于劣5类。滇池水何时变清?湿地公园怎么建?值得继续追问。治滇这些年昔日的“高原明珠”滇池,饱受污染之苦,变成了 “蓝藻池”。滇池治理,20余年,跨越 两个世纪,两代人,从未间断。1988年,昆明市人大立法公布实施滇池保护条例。从那年开始,昆明走上了依法治理 滇池的道路。1996年,滇池治理“九五”规划出台并通过审核全面实行。规划提出,1999年5 月1日前,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

3、0%,外海水质达到V类标准;2000年底,外海水质达到或接近 III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滇池治理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办法,用生物的办法,投放水生植物或 动物进行生态治理;还用化学治理路子,投放药剂到滇池等等。但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滇池治理“九五”规划所得评价是:“目标定得太高,认识 不足,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把滇池治理看得太简单。”在归纳总结“九五”、“十五”规划经验的基础上,2003年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现 代昆明”举措,重点突出治理滇池的战略地位。确立了 “环湖截污和交通建设、农业农村面源 污染治理、外流域调水及节水、入湖河道整治、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清淤”六大工程。又一个五年过去了,“

4、十一五”规划取得的成效得到滇池治理史上的最高评价:“恶化趋 势得到遏制”这一结论。外海水质检测,一年出现了几个月为V类的好现象,对于劣V类的滇 池来说,这在原来是没有过的,也被视为滇池治污史上来之不易的“拐点”。2012年,滇池“十二五”规划通过国务院审批。和“十一五”相比,“十二五”规划项 目从6 7个增加至101个,投资也从162亿元激增到420亿元。2013年1月,昆明市决定实施“滇池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共实施100个项目(滇池 “十二五”规划内项目92个,规划外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341.2亿元。2014年2月,滇池水污染防治工作第23次联席会上,昆明市政府作出部署,视2014年为

5、滇池治理“十二五”决战之年,将全面推进8 5个项目建设,确保完成38个项目、完成投资 126亿元。何时变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滇池的污染也不是一朝一夕。新中国成立初期,滇池草海和外海水 质均为II类,符合饮用水标准,是水源地。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几次大规模的围海造田导致 滇池水质逐渐恶化,但当时仍保持为III类水。80年代后,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环滇人口增加,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大,加之滇池 自净力较弱,没有及时防治污染导致1988年后,草海水质总体变差,外海水质在V类和劣V类 之间波动,最终水质为劣V类,近年来,持续干旱也加重污染,成为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有时我也想一觉醒来滇池就会变

6、清澈,我想这也是所有昆明人的愿望,但这是不可能 的。”昆明市前市长张祖林曾这样表示。他同样也发出了滇池治理复杂程度超出想象这样的感 叹。据悉,滇池周边的企业20年间总共创造了几十亿元产值,而要初步恢复滇池水质(达到I 类水标准)至少就得花几百亿元。今年昆明市两会期间,面对昆明市政协委员政协陈增会“滇池的水什么时候变清”的提问,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局长柳伟说,2013年底,牛栏江一滇池补水工程已经正式通水,水质达到I 类洁净的牛栏江水将源源不断注入滇池,从而结束一直以来滇池无洁净补给水的历史。预计每 年可向滇池补水大约6亿方。然而,是不是有了这6亿方的补水,滇池就会很快变清了呢?柳伟认为,由于滇池

7、是一个城市湖泊,牛栏江一滇池补水只是滇池治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但绝不是有了这奔腾而来的牛栏江水,滇池就可以马上变清了。滇池治理还需要多种措施齐头 并进。他认为,2 014年是“滇池治理三年行动”攻坚克难最关键的一年,也是滇池治理实现 “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决战之年,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滇池治理“六大工程”,突出“彻底截污、 水体置换、生态建设”三大任务,重点推进截污治污中的河道综合整治和管网建设。治滇与湿地建设并重早前,昆明政府具体采取了6项措施:“环湖截污和交通、农业农村面源治理、生态修复 与建设、入湖河道治理、生态清淤、外流域调水及节水”,来遏制滇池水质恶化的趋势。到2 0 1 2年底,可以说

8、,治理初见成效。接下来,昆明政府在以上六项措施的基础上,开展退塘、退田、退人,还湖、还林、还湿 地,护水工作等。滇池治理也开始与湿地建设结合,湿地建设主要是通过退塘、退田、退人等 措施,恢复建设湖滨生态湿地和湖滨林带,与截污系统共同构成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体系。另外相关专家也呼吁,拆除滇池防浪堤,使“湖”、“地”血脉相通,这样滇池将和周边 湿地练成一片,更好地发挥其治污自净功能。据悉,截止2月19日,昆明滇池已累计拆除防浪堤43.14公里,增加滇池水域面积11.51 平方公里。昆明市政协委员徐杉认为,湿地就好比城市的心脏,通过湿地净化水质,湿地的功能主要 是生态效益,怎样发挥好湿地功能的生态效益

9、和文化休闲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要把握好的重要 问题。对此昆明市滇管局副局长沃磊也表示,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要着重把握人为干扰对湿 地生态功能的影响。“建设湿地公园,并不是把人流全方位引入,而是通过周密的规划,将人流有序、有控制 地引入到局部地方,减少对湿地、尤其是湿地保育区的干扰。”柳伟说。资料链接(近年来湖泊河流特大污染事件)2004年3月,地处成都市青白江区的川化集团违法排污,造成沱江特大污染事故。2005年11月,松花江水环境污染。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大量 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引发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2005年12月,广东北江韶关冶炼厂超标排放含镉废水,导致北江江水严重镉污染。2007年5月,江苏太湖爆发严重蓝藻污染,造成无锡市全城自来水污染。2007年6月,云 南昆明滇池因数日持续高温,加上水质高富氧化严重,引起蓝藻爆发,造成严重污染,全市居 民引用水告急。2007年6月,中国安徽巢湖也爆发大面积蓝藻污染事件。2 0 1 1年5月,鄱阳湖遇50年大旱遭“瘦身”,中心惊现“大草原”。2012年5月,内蒙乌梁素海,地球同纬度最大的湿地被曝变成“污水池”。2012年8月,中石油长庆油田一气井污水直接排入该市乌审旗额日克淖尔湖,导致周边数 百只羊牛暴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