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与蒸馏酒工艺学复习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3141246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精与蒸馏酒工艺学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酒精与蒸馏酒工艺学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酒精与蒸馏酒工艺学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酒精与蒸馏酒工艺学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酒精与蒸馏酒工艺学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酒精与蒸馏酒工艺学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精与蒸馏酒工艺学复习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酒精与啤酒生产工艺复习题1、目前酒精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对策如何?问题:1.成本过高 2.能耗过大 3.受土地和水源的限制 4.酒糟处理问题 5.酒精发酵强度问题对策:1.原料问题,利用纤维原料代替粮食2.节能方面应放在无蒸煮工艺和酒精节能回收技术的技术的研究上3.高发酵强度酒精发酵新工艺应有突破性进展4.选育菌种方面,常规的诱变育种技术加上遗传工程的技术5.酒糟处理,可当成一个有用的原料处理 2、如何选择酒精生产的原料?原料选择的原则:1、原料资源丰富2、原料产地就近3、原料可发酵性物质多,蛋白质适中、杂质少、最好干燥4、尽可能采用非粮食作为原料3、常用酒精生产的原料有什么?1、淀粉

2、质原料:薯类原料(甘薯、马铃薯)、谷物原料(玉米、高梁 、其它谷物原料)2、糖质原料:糖蜜、甘蔗、甜菜、甜高梁 3、纤维素原料4、其它原料:亚硫酸盐废液、乳清、甘薯淀粉渣和马铃薯淀粉渣5、水 6、辅助原料4、常用原料的化学组成是什么?1、碳水化合物 2、蛋白质 3、脂肪 4、灰分 5、果胶质 6、其它有害成分5、酒精生产辅助原料主要起什么作用? 辅助原料是指制造糖化剂和用来补充氮源的原料。常用的有麸皮和米糠。6、淀粉质原料酒精生产的特点如何? 1、淀粉是以淀粉颗粒形式存在于原料细胞中,而淀粉只有处于游离状态才能转化成酒精,所以必须粉碎原料,破坏植物细胞组织,便于淀粉游离。2、采用水热处理,使淀

3、粉糊化-液化,并破坏细胞组织,形成均一的醪液,使它更好地接受酶的作用转化成可发酵性糖,所以细胞破碎后要加水搅拌成匀浆并进行加热处理。多年来多采用高温蒸煮的方法,而近年低温蒸煮也得到广泛推广。3、糊化或液化后的淀粉只有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才能转化成葡萄糖,这种催化剂可以是无机酸,也可以是生物催化剂,目前国内酒精生产上用的是淀粉酶系统。7、原料为什么要粉碎? 粉碎的目的是使大块固体物料破碎成小块物料或者粉末物料,这样可以增加原料的受热面积,同时由于原料的粉碎破坏了植物的细胞壁,释放出淀粉,有利于原料中淀粉颗粒的吸水膨胀,提高热处理效率,缩短热处理的时间。同时使浸出性物质浸出,促进难溶性物质溶解。从而加

4、速蒸煮液化、糖化和发酵的反应速度。8、常见的原料输送方式有几种?1、机械输送:水平输送(皮带输送器、螺旋输送器)、垂直输送(斗式提升机)2、气流输入:适用于输送散粒状或块状物料。3、混合输送:原料输送去粗料采用机械输送,细碎后粉料采用气流输送。9、谈谈原料粉碎度对蒸煮工艺的影响? (一)、对原料吸水膨胀的影响:黑麦小麦燕麦小米大麦玉米颗粒大的吸水性差,生产上60-75分钟、85-90度 (二)、粉碎细度与粉浆预煮粘度的关系 原料中淀粉颗粒外泄程度愈高,吸水膨胀速度愈快,粉状原料糊化所需温度愈低,预煮所需时间愈短。同时我们知道原料淀粉颗粒外泄的程度取决于原料的粉碎细度。1、不同粉碎细度粉浆加热时

5、粘度的影响:粉碎愈细,粘度开始的愈早,同样温度条件下粘度愈高,也就是说其糊化温度愈低。 2、不同加热速度对粗粉粘度的影响:粗粉应快加热。 3、不同加热速度对细粉粘度的影响:粉碎细度高的原料,加热预煮时应采取缓慢升温的方法。10、啤酒的定义?传统说法 啤酒是以麦芽(包括特种麦芽)为主要原料,以大米或其它谷物为辅助原料,经麦芽汁的制备、加酒花煮沸、并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起泡的、低酒精度(2.5%-7.5%)的各类熟鲜啤酒。 但在德国则禁止使用辅料,所以典型的德国啤酒,只利用大麦芽、啤酒花、酵母和水酿制而成。小麦啤酒则是以小麦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的。广义说法 啤酒是以发芽的大麦或小麦为

6、原料,有时添加生大麦或其它谷物,利用酶工程制取谷物提取液,加入啤酒花进行煮沸,并添加酵母发酵而制成的一种含有二氧化碳、低酒精度的饮料。11、啤酒的主要化学组成如何? 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现在国际上的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辅助原料。啤酒具有独特的苦味和香味,营养成分丰富,含有各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多量维生素如维生素B、B、B,菸酸,泛酸以及矿物质等。 1.酒精3.54.0%2.甘油0.20.3%3.浸出物45%(80%是碳水化合物,810%是含氮物质,34%矿物质,还有高级醇,等)12、酒花主要起什么作用?1、赋予啤酒爽口的苦味和愉快的香

7、味2、增加麦汁和啤酒的防腐能力3、增加啤酒的泡持性4、酒花与麦汁共同煮沸,能促进蛋白质凝固,有利于麦汁的澄清,有利于5、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13、啤酒生产的辅料是什么?起什么作用?凡是含有一定量的可浸出物,可用来生产麦芽汁(并且往往都不经过发芽处理)的淀粉质原料及其制成品,都可称为辅料。1.允许使用的啤酒辅料及其使用理由(1)主要的辅料类别除德国、挪威、希腊外,一般都允许使用辅料。这些辅料包括大麦、小麦、玉米、大米、高粱等谷物以及玉米淀粉、木薯淀粉、淀粉糖浆、蔗糖等糖类物质。2使用辅料的理由添加辅料的原因主要包括: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麦汁浸出物的组成,以增强啤酒的特性和延长啤酒的保

8、持期;降低总氮,以增加啤酒的稳定性;适宜调整辅料比例,以改善啤酒的风味特性等。2啤酒生产中常用的辅料(1)大米大米是国内啤酒酿造使用最多的辅料之一,以食感好的大米为好。大米因为价格低廉,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和多酚含量都低于大麦,因而出酒率高,而且可改善啤酒风味、色泽和泡持性。由于大米的糖化温度比较高,应在液化酶的帮助下预先进行淀粉糊化。同时,大米营养性差,酵母易衰老,且细粉多,过滤困难,形成麦糟淤泥,使麦汁过滤不清,需控制性使用。大麦大麦因为化学成分和组成接近麦芽,皮壳可作过滤介质,含较丰富的卩-淀粉酶、水溶性蛋白质丰富等,常常不发芽作为辅料使用。由于大麦卩-葡聚糖含量高,过滤困难,且皮壳有

9、苦涩味,影响啤酒口味和色泽,所以也被控制性使用。小麦小麦因为总氮和氨基酸含量高,发酵快,啤酒泡沫细腻、持久,花色苷含量低,有利于延长保存期,不发芽时也常常作为辅料使用。由于小麦过滤和煮沸麦汁略混浊,需处理后使用。玉米玉米价廉,淀粉含量高,因所制成的麦汁含不饱和脂肪酸较髙,所以在厌氧条件下有利于酵母的繁殖。过多使用玉米会降低麦芽汗中可溶性氮的含量,降低发酵性能,且玉米脂肪含量高达45,使用时需先行脱胚及预糊化处理。淀粉等糖类采用该类物质作辅料,有利于降低成本和简化工艺,特别适于制造高浓度麦汁,生产高发酵度、淡色、爽口性啤酒,应因地制宜使用。14、什么是糊化、液化,其温度是多少? 淀粉吸水膨胀,当

10、温度升至6080时,体积扩大50100倍,分子间联系消弱,使淀粉颗粒间部分解体,形成均一的粘稠的液体。这种无限膨化的现象叫淀粉的糊化。对应温度为糊化温度。糊化现象发生后,如果温度继续上升,达到130左 右 时,大 量 的支 链 淀 粉 也 会 完 全 溶 解,至此,淀 粉 颗 粒 的 网 状 结 构被彻底破坏,醪液的胶体性质受到破坏,淀粉溶液也随之变成了黏度 较 低 的 流 动 性 醪 液 ,这 种 现 象 称 为 液 化。对应的温度为液化温度。15、蒸煮过程中各组分是怎么变化的?1、淀粉的变化淀粉水解的变化(50-60度时原料中的酶水解使之变成糖和糊精。这个称作自糖化)(微酸条下淀粉局部水解

11、,70度以前主要是糖,70度以后主要是糊精)2、糖的变化(1)已糖的变化:已糖5-羟甲基糠醛戊隔酮酸。(2)戊糖的变化:产生糠醛。(3)焦糖化:185度时,产生无定形产物(4)氨基化反应3、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变化 纤维素不变化、半纤维素产生糊精、木糖、葡萄糖、阿拉伯糖、糠醛等。4、果胶质的变化 半乳糖醛酸或半乳糖醛酸甲酯产生甲醇5、含氮物、脂肪和其它物质的变化 开始蛋白发生凝固作用溶性量下降(100度以前)140-158度时量增加(是因为蛋白质的胶溶作用)。脂肪变化不明显,分解很少,由于原料中含有磷、酸性蛋白、脂肪、有机酸等所以醪液是偏酸性的。腐败或发过热的变质的原料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产生乳酸、

12、醋酸、丁酸等,结果是酸水解更深入可发酵性物质损失大。6、蒸煮过程中可发酵性物质的损失在相同蒸煮条件下,粉碎度愈高,不溶性淀粉损失愈少;提高蒸煮温度和延长蒸煮时间可降低成熟醪中不溶性淀粉的含量,但糖分分解造成的损失却因此增加;蒸煮40min条件下,粉碎较粗的原料损失要大些,因此,原料粉碎适当细些,可采取缓和蒸煮以保持较低的总损失。16、蒸煮工艺有几种流程? 间歇蒸煮工艺、连续蒸煮工艺、罐式连续蒸煮工艺、管式连续蒸煮工艺、塔式连续蒸煮工艺。17、连续蒸煮工艺有什么优点? 连续蒸煮较间歇蒸煮具有如下的:(1)淀粉利用率高 蒸煮醪的质量可以从外观色度,味道和淀粉颗粒来判断半成品的质量指标,但最终还是以

13、出酒率来比较,连续蒸煮的出酒率比间歇蒸煮高。影响出酒率的原因主要为:间歇蒸煮在高温下停留时间较长,引起糖分的分解,尤其在锅壁上不易与水接触的地方易形成焦糖或氨基糖。其次,间歇蒸煮设备容积大,加热不均匀,有时尚出现未蒸透的颗粒,从而降低淀粉利用率。(2)设备利用率高 连续蒸煮与间歇蒸煮相比,减少了加水加料,升温和吹醪等非蒸煮时间,因次,设备利用率可提高50%以上,但是连续蒸煮也要另外增加一些辅助设备,例如预煮锅、后熟器等。(3)热能利用率高 间歇蒸煮每次都需要加热锅壁,并且无法利用二次蒸汽,所以连续蒸煮每吨原料可节省蒸汽25-30 公斤,此外,连续蒸煮用汽均匀,大大减少造成高峰用汽幅度,使供汽均

14、衡。(4)劳动生产率高由于连续蒸煮是在较稳定条件下连续进行,所以劳动条件可以改善,并为连续生产自动化创造了条件。18、谈谈无蒸煮工艺的发展概况? 1.生料发酵节能方面最理想,但工业上还不多,主要是酶量用量大,污染危险性大。2.低温液化虽然节能上与生料发酵比差些,但酶用量大的问题,效果与生料发酵相似。3.膨化技术也是很有吸引力的新技术,还有待于推广到工业化生产。4.超细磨技术取决于省能粉碎设备的研制能否成功,估计前景不太乐观。19、了解糖化剂的发展历史? 麦芽-木盒曲-帘子曲-通风制曲-液体曲-糖化酶20、常用的糖化酶类有几种? 1.-淀粉酶 2.-淀粉酶 3.外切-1,4-葡萄糖苷酶 4.-半

15、乳糖苷酶5.纤维素酶 6.果胶酶 7.乳糖分解酶 8.催化机理未知蛋白酶21、影响曲霉生长和淀粉酶产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培养基组成:碳源、氮源、酶活力、2.培养条件的影响:空气、水分与湿度、PH值、温度、菌种接种量、生长条件22、原料粉碎的方法有几种,目的是什么?原料粉碎方法有干法和湿法粉碎两种。1、干法粉碎 干法粉碎多采用粗碎和细碎两级粉碎工艺。原料过磅称重后,进入输送带,电磁除铁后进行粗碎(原料颗粒应通过610mm的筛孔)。常用的设备是轴向滚筒式粗碎机和锤式粉碎机。粗碎后的物料在送去进行细粉碎(原料颗粒应通过。1.21.5mm的筛孔)。2、湿式粉碎。 粉碎时将搅拌用水与原料一起加到粉碎机种进行粉碎。原料经粉碎后,受热面积可增加,利于淀粉原料的吸水膨化糊化,浸出性物质浸出,可溶性物质溶解,从而提高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