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通用工种安全技术规程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3140057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企业通用工种安全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化工企业通用工种安全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化工企业通用工种安全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化工企业通用工种安全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化工企业通用工种安全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企业通用工种安全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企业通用工种安全技术规程(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工企业通用工种安全技术规程1 钳工1.1 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及戴防护用具。1.2 手锤、大锤、铳子等工具的锤击面,不准有淬火裂纹和飞边卷刺等缺陷。1.3 钻、锉下来的铁末,不准用嘴吹。1.4 锉刀、刮刀应装有光滑牢固的手把。1.5 使用大锤时必须注意前后、上下、左右方向。禁止在大锤运动范围内站人,并且要防止碰撞其他设备。1.6 剔工件时要戴防护镜,并注意对面不准有人,固定工作地点要装防护网。1.7 使用电动工具(如手电钻、手砂轮等)必须遵守有关安全技术规程。1.8 登高作业须遵照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AQ 3025执行。1.9 进入受限空间工作须遵照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2、AQ 3028执行。2 钻床工2.1 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和戴防护用具。2.2 不准戴手套进行操作。2.3 工作物不论大小,一定要把牢,不得用手扶持。2.4 严禁用手触摸旋转的钻头。2.5 钻床在运转中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和更换钻头。停电或离开岗位时必须切断电源。2.6 严禁用手去清除钻出的碎屑。2.7 各种钻床上的防护装置,严禁私自拆除。3 车工3.1 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女同志的长发或辫子须塞入帽内。3.2 工作时须戴防护镜,头不应靠工件太近,以防切屑飞入眼中。3.3 工作时必须集中精力,不允许擅自离开车床或做与车床工作无关的事,手和身体不能靠近正在旋转的工件。3.4 工件、车刀必须装夹牢固

3、,否则会飞出伤人,卡盘必须装有保险装置。3.5 不准用手去刹住转动着的卡盘。3.6 车床开动时,不准测量工件,也不要用手去摸工件的表面。3.7 应该用专用的钩子清除切屑,绝对不允许用手直接去清除。3.8 工件装夹后,卡盘扳手必须随时取下,棒料如伸出主轴后端过长应使用料架或档板。3.9 在车床上工作时不准戴手套。4 磨工4.1 工作时要穿工作服,女同志要戴工作帽。4.2 砂轮必须正确安装和紧固,并要装好砂轮防护罩,砂轮圆周速度不应超过允许的安全圆周速度。4.3 磨削前,砂轮应经过2分钟空转试验,才能开始工作。初开车时不能站在砂轮正面,以防砂轮飞出伤人。4.4 开车前必须整好换向撞块的位置并将其紧

4、固,以免由于撞块松动而使工作行程过头,使夹头、卡盘或尾架碰撞砂轮,引起工件弹出或砂轮碎裂事故。4.5 开始磨削前必须仔细检查工件的装夹是否正确,紧固是否可靠,磁性吸盘是否失灵,以防工件飞出伤人或损坏机床设备。4.6 磨削时必须在砂轮和工件转动后再进给,在砂轮退刀后再停车,否则容易挤碎砂轮和损坏机床,而且易使零件报废。4.7 测量工件或调整机床都应在磨头架停车以后再进行。机床运转时,严禁用手接触工件或砂轮。并不能在旋转的工件或砂轮附近做清洁工作,以免发生意外。4.8 工件加工结束后,必须将砂轮横向进给手转(外圆磨床)或垂直进给手转(平面磨床)退出一些,以免装下一个工件再开车时砂轮碰撞工件。4.9

5、 工作结束时,应将磨床有关操纵手柄放在空档位置上,以免再开车时部件突然运动而发生事故。4.10 注意安全用电,工作中如发现机床电器按地位置有毛病,电线绝缘损坏,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通知电工进行检修。5 刨工5.1 龙门刨在运行中,工作台上不准站人或坐人,也不准将手放在传动的工作物上。5.2 装夹笨重工件时,尽量利用起重装置或请他人帮助,防止碰伤或砸伤。5.3 机床在运行时禁止变速、调整机床、清除切屑、测量工件等。5.4 清除切屑要用刷子,不可用手去取或擦切屑,以免剌伤手指,机床在运转中不得揩擦床面和清理铁屑。5.5 机床运行时,绝不允许离开机床。5.6 工作台和横梁上不准堆放任何物品,以

6、免损坏机床和落下伤人。5.7 机床电气发生故障应立即请电工修理,不得擅自处理。6 铣工6.1 工作时不准戴手套。6.2 在切削时不要用手去触摸工件和测量工件。6.3 在铣刀旋转时切勿靠近铣刀清除切屑。6.4 防止切屑伤人和烫人,在高速切削时,操作者不能站在切削飞出的方向而且要戴上防护眼镜。6.5 铣床的电气设备损坏时,一定要通知电工来修理,不准随便乱动。7 管工7.1 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及戴防护用品。7.2 使用手锤要先检查锤头和木柄是否牢固。7.3 活扳手和管钳不得反向使用,扳手不可当锤子和撬棍使用。7.4 进行检修作业须遵照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AQ 3026执行。7.5 进入

7、受限空间工作须遵照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 3028执行。7.6 在同生产系统上有连接的管道上工作时应进行隔离,并加上合格的盲板。7.7 修理拆装煤气、氨气等有毒有害气体管道时要使用防毒面具。7.8 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动火,必须遵守动火制度。8 电焊工8.1 工作时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手套、脚盖和面罩。8.2 在潮湿地方工作时要穿胶鞋或踏在干燥的木板上。8.3 电源线、焊钳必须有良好的绝缘方可使用。8.4 电焊机与外电路的一次接线应由电工安装。8.5 电焊机的外壳应有接地线。8.6 电焊机不用时应及时拉下电闸。8.7 在生产区动火,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没有有效的动火证,

8、有权拒绝动火。8.8 进入容器中进行焊接工作时必须办理“进塔入罐”手续,安全分析合格,并派专人在外监护方准入内。8.9 2米以上高处作业,必须带安全带。8.10 在工作地点周围应采取防火措施,特别是在高处作业,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电焊火花落下而引起火灾或烧伤其他人员。8.11 在工作地点周围,应尽可能放置屏板以免弧光伤害其他人员。9 气焊工 9.1 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防护眼镜及脚罩。9.2 在生产区域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证,否则不予动火。9.3 进入容器中工作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并有专人在容器外进行监护方可工作。9.4 氧气瓶、乙炔瓶与明火的距离应在l0米以上,氧气瓶与乙炔

9、瓶的距离不得少于5米。9.5 氧气瓶严禁与一切油类接触。不得在烈日下曝晒。9.6 无减压装置的氧气瓶不得使用。9.7 氧气瓶必须有完整的帽盖,氧气瓶使用的减压器,须装有安全阀和两个专用、准确的压力表。减压器冻结时应用热水和蒸汽解冻,严禁用火烤,压力表要定期校对。9.8 切断工作物时,要注意使切断的工作物安全落下,并注意火星不得落在易燃物体上。9.9 卸下氧气表前,应先关好氧气瓶阀门,放净表内余气。9.10 离开工作岗位时,必须关上氧气瓶总阀和乙炔阀门,同时熄灭火源。10 铆工10.1 工作时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以及其他防护用品。10.2 工作场地要保持清洁平坦,工具材料堆放整齐,随时清除安全通

10、道上的杂物。10.3 打锤的位置及四周不准有障碍物,锤击前首先检查锤柄与锤头是否松动,有无裂纹。10.4 起锤时先看后方是否有人,手握锤柄时严禁戴手套。10.5 注意防止锤柄端部搅拌衣袖发生走锤现象。10.6 两人工作时,避免相互对面工作,以防锤头脱柄发生伤人事故。10.7 2米以上高处作业要戴安全带。10.8 使用剪板机、卷板机、电动工具等均要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0.9 受压容器试压时要按规定进行,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严禁修理或震动,以免发生事故。11 锻工11.1 工作时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防护鞋及脚罩等。11.2 工作中应经常检查设备、工具受冲击力部分是否有损伤、松动或裂纹等缺陷,并

11、及时修理。 11.3 掌钳工发出的信号要清晰准确,砧子上不得放工具或其它物件,不得用手或脚直接去清除砧面的氧化皮。11.4 使用钳子等工具时,不准直接对人体,不得将手指放在两钳柄之间,更不能把钳柄顶住腹部。11.5 不得锻造冷料或过烧的坏料,以防止飞裂伤人,禁止继续锻打终锻温度以下的锻件。11.6 剁料时,在料头飞出方向不得站人,快剁断时应轻轻锤击。11.7 复杂锻件需要倾斜锻造时,应注意选好着力点,以防飞出伤人。11.8 使用手锤时,不准戴手套,应站在与掌钎者成90度角的位置,锤击前应检查周围有无障碍或行人。11.9 车间内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将热锻件或工具放在通道上,锻件应堆放在指定的地方

12、,并且不宜堆放过高。11.10 工作结束时,必须及时关闭动力开关,将锤头放在固定位置。11.11 煤气炉点火前应检查煤气压力是否正常,如果压力过低,不能点火使用。11.12 点火前应先打开炉门及烟道门,再打开空气阀将妒内废气放净。11.13 点火时,严禁在引火棒尚未伸入点火孔内之前打开煤气阀,以免发生爆炸。11.14 当点不着火或火焰突然熄灭时,应立即关闭煤气阀,待空气将炉内残存可燃气体吹净后,再重新点火。11.15 停炉时,应先关煤气阀,再关空气阀,最后关闭煤气和空气的总阀门,并打开放空管。11.16 当煤气管道泄漏,煤气压力突然下降,压力过低或其他事故须紧急停炉时,应立即关总阀门。12 防

13、腐工12.1 登高作业应遵守登高作业安全规程。12.2 进塔入罐须办理“进塔入罐许可证”。12.3 酸和碱液会烧伤皮肤,操作者应戴好眼镜、手套、橡皮围裙等防护用品。12.4 电气设备油漆时,必须先切断电源;转动设备进行油漆时必须停车。12.5 高压管道、细管子或者不牢固的支架,禁止在上面搭跳板或挂跳。12.6 存放涂料与施工地点严禁烟火。12.7 在设备或管道内施工,如用溶剂处理表面时,设备内的温度不得超过3540,并实施强制通风。12.8 进行有毒性溶剂涂料工作,饮食之前要洗手和脱去工作服。12.9 在容器或管道内进行有挥发性溶剂工作时须戴防护面具。12.10 不得在油漆未干的设备上走动,以

14、防滑倒。12.11 从事有玻璃纤维刺激的工作时须戴好长袖手套、防护眼镜、口罩、防尘帽、工作服,不得有皮肤裸露部分,工作完毕后脱去工作服,洗手后再饮食。12.12 施工场所须注意通风,在设备内施工时应安装通排风装置,人没有离开之前不准停下。12.13 使用电气设备时,均须有接地线。12.14 除锈物从溶液取出时,应将溶液倒尽,并用热水洗净,方可用钢丝刷除锈。12.15 整个电镀工艺过程,须设有送风和抽风装置。13 探伤工13.1 探伤人员应遵守公司的安全技术规程,穿戴防护用品,射线探伤时应穿防护服。13.2 进塔入罐应按规定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超声波、磁粉探伤,应办理动火作业证。13.3 现场探

15、伤临时需要电源,应由值班电工负责接线。13.4 X射线现场应有明显的警告标志,防止无关人员入内。13.5 超声波、X射线机工作前应先预热一段时间。13.6 X射线机高压开启后,禁止进入危险距离内,遇有特殊情况先断开高压,再行处理。13.7 X射线机高压开启后,操作人员应密切注意电流电压的变化情况,曝光结束前应先降高压,再断开高压,严禁高压跳闸。13.8 室内X射线探伤,应注意通风和屏蔽。14 木模工14.1 工作时须穿戴好防护用品。14.2 使用木工机床时禁止戴手套操作。14.3 操作中应严格遵守各种机床的使用规则。14.4 使用旧木料在机床上加工前,必须把图钉、木螺钉、铁屑、砂子等物清除干净,以免发生事故或损坏刀具、锯齿等。14.5 操作时精神应集中,严禁吸烟或与他人交谈。14.6 手工操作时,对于锯割、刨削、铲削、砍削应集中精力,做到安全生产。14.7 木模是工厂的重点防火单位之一,必须贯彻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方针,做好消防工作。14.8 木模车间内及木料存放处不能有明火,必须禁止吸烟。锯末及碎木块必须及时清理,不可堆积。车间内外应有适当数量的灭火机和其他消防器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