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三大并发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3139838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胃肠减压三大并发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胃肠减压三大并发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胃肠减压三大并发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胃肠减压三大并发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胃肠减压三大并发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胃肠减压三大并发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胃肠减压三大并发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胃肠减压三大并发症胃肠减压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操作,插管过程中不仅会引起声 音嘶哑,甚至会发生猝死。分享两个真实案例,给大家以警示。案例一患者,女性,85 岁。因腹胀 3 天伴肛门停止排气 2 天来 院急诊就诊。腹部立位平片检查:见有阶梯状排列的液平,提示肠梗阻。故 拟肠梗阻收住入院。入院查体:BP125/75 mmHg,脉搏82次/分,精神萎靡,意识 清晰,两肺及心脏未查及明显的异常,腹部高度膨隆,未见有肠 形,全腹无压痛,无肌紧张,未及肿块,叩诊呈高度鼓音,肠鸣音 亢进 10 次/分,未及气过水声,肛检()。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心电图正常,其它的未检。 肠梗阻诊断基本明确,故予以胃肠减压等

2、相关的一系列保守治 疗。刚插至 45厘米,而且插入过程顺利,已有内容物引出,但在 插胃管过程中病人突然心跳呼吸停止。立即拔出胃管,行CPR复苏,但未能成功,最终患者还是死 了。案例反思:这个患者年事较高,有急腹症病史,比较像一个心 源性猝死。由于患者入院才半小时,幸亏在插胃管前对家属有所交 代,故未有纠纷。案例二患者,男性,45岁。因胸闷、心前区疼痛半小时余入院。既往 有髙血压病史34年。查体:体温36.41,脉搏7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 左上肢22/14 kPa,右上肢12/10 kPa。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0 g/L,红细胞3.73 1012/L,白细 胞13.3X10

3、9/L,中性0.76,淋巴0.24,血淀粉酶16u。心电图示:左室面髙电压,心肌缺血。B 超示:肝胆胰脾肾均无异常。入院处理:平卧,持续吸氧4L/min,杜冷丁 100 mg肌注,输 液500 ml内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6 ml,加镁极化液500 ml, FDP50 ml静滴,消心痛20 mg舌下含服。经上处理胸痛未见明显缓解,伴中腹部疼痛、胀气。腹部X线 透视示:胃内巨大液平。考虑:急性胃扩张?外科会诊后建议行胃 肠减压。护士插管过程顺利,在固定胃管时病人突感恶心伴呕吐,呕吐 物为胃内容物,量约100 ml,即给予擦拭。此时发现病人突发双目上视,面部紫绀,汇报值班医师,立即 予拔除胃管,行心肺

4、复苏。抢救 30分钟无效,患者死亡。原因分析:1. 胃肠减压插管过程刺激迷走神经兴奋引起心脏骤停。2. 患者双上肢血压相差明显,怀疑是否并发主动脉炎或夹层动 脉瘤,插管时因恶心呕吐较剧,引起腹内压骤增,内脏血管收缩, 回心血量骤增,导致心脏负荷过重或主动脉破裂所致。案例警示:再小的操作都有其风险存在,对心脏病病人胃肠减 压插管时宜格外谨慎小心,要向患方交代清楚,如有高危因素的患 者,要签字后进行操作,及时做好抢救准备。应知应会: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一、插管困难发生原因:1. 多见于急性肠梗阻病人,当胃管刺激咽部黏膜,导致呕吐反 射加剧,胃管随着呕吐冲力冲出口腔。2. 病人在插管中精

5、神紧张,出现过度换气、头后仰等动作,胃 管进入咽喉部不能顺利进入食道,使插管失败。3. 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病人,当胃管进入咽部即产生剧烈 的咳嗽反射,迫使操作停止。4. 昏迷病人吞咽反射消失或减弱,插管时不能配合吞咽,胃管 不易进入食管上口。5. 医护人员操作技术欠熟练,对上消化道解剖与生理欠熟悉, 导致插管困难。临床表现 :插管困难可致鼻黏膜和咽部黏膜的水肿、损伤甚至 出血;反复插管引起剧烈的咳嗽,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预防及处理:1. 插管前做好心理护理,介绍插管经过、配合的要求,指导病 人作有节律的吞咽动作,使患者能配合默契,保证胃管的顺利插 入。2. 选用质地优良的硅胶胃管,切忌同一

6、胃管反复使用。3. 加强操作技能培训,插管时动作要轻柔。4. 对呕吐剧烈者,操作者可以双手拇指按压病人双侧内关穴 35分钟,由重到轻,然后插入胃管;另可嘱其张口呼吸,暂停插管让病人休息;或选用适当的镇静 剂或阿托品肌注,10 分钟后再试行插管。5. 昏迷病人可采用昏迷病人插胃管法。昏迷病人插胃管示意 图,见下图。失或减弱者,可在气管镜或胃镜的配合下进行插管。二、声音嘶哑发生原因:1. 由于胃管过粗、留置胃管时间过长或反复插管使声带损伤, 充血、水肿、闭合不全。2. 胃管质地较硬,在往下插管的过程中损伤喉返神经。3. 胃肠减压过程中由于病人剧烈咳嗽、呕吐等原因致使胃管移 动引起局部的摩擦或胃管的

7、机械刺激导致喉头组织水肿,压迫喉返 神经,造成声带麻痹。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声带闭合不全和发音困难。预防及处理:1. 选择粗细合适、质地较柔软、表面光滑的胃管以减轻局部的 刺激。2. 操作时动作轻柔,切勿强行插管,不宜来回抽插胃管及反复 插管。3. 胃肠减压过程中,嘱病人少说话或禁声,使声带得到充分的休息。4. 遇剧烈咳嗽、呕吐时,先用手固定胃管,以防胃管上下移动,必要时使用止咳、止吐药物,以减轻咳嗽、呕吐症状。5. 病情允许情况下,尽早拔除胃管。三、引流不畅发生原因:1. 置入胃管时病人的吞咽动作与操作人员送管动作配合不当、 送管太急,胃管进入胃内太多造成胃管在胃内盘曲、打结。2. 昏迷病人

8、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对咽部的刺激不敏感,插管 时不能配合吞咽,胃管不易进入食管上口,或进入食管后缺少吞咽 动作而盘旋在咽部或食管上段。3. 胃管置入过深,多见于胃肠吻合术时,胃管置入吻合口下的 肠腔内,致使引流不畅。4. 胃内容物消化不彻底,食物残渣或胃液黏稠、血凝块阻塞胃 管。5. 使用时间过长使胃管老化、变脆,管腔内粘连。6. 胃管的前端紧贴胃壁,持续负压吸引时可能发生吸钳现象。7. 减压器故障如胃肠减压装置漏气,失去负压等。8. 患者烦躁不安,胶布固定胃管不牢,使胃管向外滑出脱离胃 腔。临床表现:1. 腹胀无缓解或加剧,检查负压引流装置,无引流物引出,或引流物突然减少;2. 引出的胃液量

9、明显低于正常胃液分泌量;3. 注射器回抽时阻力增大;注气时胃部听诊无气过水音;冲洗 胃管,引流量明显小于冲洗量。预防及处理:1. 对于清醒病人,插管前向其说明插管的目的和步骤,告知插 管过程中配合的注意事项,如吞咽的速度、呕吐时的处理办法等。2. 操作时插管速度尽量与病人的吞咽速度相吻合,以免胃管在 病人的口腔内盘曲;定时检查胃管,及时发现和纠正滑出的胃管。3. 为昏迷病人插管时,插管前先撤去枕头,头向后仰,以免胃 管误入气管;当胃管插入15 cm时,将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 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可防止胃管在咽 部或食管上段盘旋。4. 定期更换胃管,以防止胃酸

10、长时间腐蚀胃管致变质粘连,造 成胃管引流不通畅。5. 胃肠减压器的位置应低于胃部,以利于引流。胃肠减压装置 使用前认真仔细检查,如发现质量不合格而引起漏气,则更换胃肠 减压器。6. 妥善固定胃管,对于昏迷、烦躁的病人进行适当约束,防止 胃管被拔除,减少胃管滑脱。7. 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确定胃管进入胃腔方可行负压引流,并 注意胃管插入的长度要适中。8. 如从胃管内注入药物,需定时冲洗胃管。禁止多渣黏稠的食 物、药物注入到胃管内。9. 如发现胃管阻塞,可先将胃管送入少许,如仍无液体引出, 再缓缓地将胃管退出,并边退边回抽胃液;每天定时转动胃管,并 轻轻将胃管变动位置以减少胃管在胃内的粘连。10. 如确定为食物残渣或血凝块阻塞胃管,可用a-糜蛋白酶加碳酸氢钠注射液从胃管注入以稀释和溶解黏稠的胃液、食物残渣或 血凝块。如上述处理均无效,则拔除胃管,更管重新插入。11. 若因胃液过少而不能引出时,可更换体位进行抽吸,对于此 类的病人应结合腹部的症状来判断胃肠减压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