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发展策略的研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3138975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学困生”发展策略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学困生”发展策略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学困生”发展策略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学困生”发展策略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学困生”发展策略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学困生”发展策略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学困生”发展策略的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范例小学数学“学困生”发展方略的研究开 题 报 告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编号:-JKGHBG-1022主 持 人 姓 名 刘 艳 成 员金红娟 史慧娴 杨智霞周慎锐 庞春慧 李惠敏负责人所在单位 河南省开封市禹王台区教研室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学困生”发展方略的研究开 题 报 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种学生的发展”。随着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每一种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每一位学生终身学习、将来成长打下坚实基本,成为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主线任务。目前义务教育的形势不容乐观,不良的环

2、境和不健全的后天教育致使大批的学生产生学习困难。在相称多的地方,“学困生”的比例要超过学生总量的三分之一。我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生源覆盖面大,但部分学生家庭环境复杂,家庭教育、辅导成为空白。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她们娇生惯养、缺少动手、动脑的机会。这些带着或学习困惑、或品行困惑、或心理困惑的学生从不同的教学点涌进了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上三维目的的实现。研究“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形成因素,采用相应的措施,加强引导,让教师爱的阳光普照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灵,特别关爱“学困生”,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充足的发展,这对于摸索和完善国内“学困生”健康教育实现的途径和模式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陶行知先生告诫我们:

3、“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绩效中有爱迪生。”转化一名“学困生”不亚于培养一名优等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期实现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有助于每位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素养,成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有助于培养教师教育智慧并实现专业化成长。人们对“学困生”的研究也有不断的发展和进一步,国外最早研究“学困生”这一问题的专家是摩根,她是英国的一位眼科医生,源于她在工作中发现了“词盲现象”;赞可夫从情感、意志等特点分析差等生;布德威克、韦纳等人研究“学困生”的失败归因特性;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觉得:“学困生”的实质是学习个体自信心缺少与自我概念的悲观,布鲁姆觉得“学困生”学业成绩差的重

4、要因素是由于教师不对的的学生观及不恰当的教学措施导致的等等。自20世纪中期以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备受关注。研究表白:“青少年时期心理品质的发展对人毕生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马加爵事件后,国内大部分学校也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开设心理辅导课、建立心理征询室等,加强了对“学困生”的心理辅导。21世纪,国际竞争将重要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关系到对目前和将来人才资源保护的大问题。在国内,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来开始注重对“学困生”的研究,真正引起注重是在978年后来。戴湘华、吴祥帧、王铁军、徐仁德等人对差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较为具体的经验型或分析型研

5、究。钟启泉以国外差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为根据,从因素诊断的角度、治疗的角度、教学论和性格学分析的角度以及避免教育的角度,综合地考察差生问题,揭示现代差生概念的内涵,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略。迄今为止在各级、各类书刊上刊登的有关“学困生”的文章大概有千余篇,如桂林市西山小学“差生”的研究与教育方略的研究、浙江金华县罗埠镇中心小学有关优化小学数学“学困生”方略的研究、浙江省玉环县外淌小学小学数学“学困生”不良心态调查与教学对策研究等,她们的这些研究为小学数学“学困生”发展方略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本和实践基本。但她们未能就其深层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剖析,未能对学生这一本体从心理角度做出对策思考。从国内

6、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现状看,理论研究多于应用摸索,标语形式多于实践实验。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遵循教育规律,构建全新心理健康教育实现途径和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学生的平常生活活动中,多层次、全方位的进行跟踪教育。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课题立足于应用摸索,立足于全面实践,在摸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对于丰富国内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有重大意义。本课题着手于途径和模式的实验和摸索,侧重于应用实践,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预期获得成果将易于推广,并且能抓住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均

7、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根据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觉得教学体系除了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外,同步还要增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即智力,情感,意志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等方面的发展。老式教学体系看待“学困生”的措施就是倾盆大雨似的布置操作性练习,弄得她们承当过重,非但不能增进其发展,反而会使她们更加落后。她主张对“学困生”在非智力发展和个性发展上下功夫。1、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理论: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最高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成员,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从个性养成开始,要为学生提供充足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入一种自主的、积极的

8、、布满发明性的学习过程。充足调动涉及“学困生”在内的每一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她们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理论觉得人的智能具有多元性,某一智能的高度发展,是对人的才智的一种发现和提高,而对于自身不太发达的某一智能,可以通过后天的开发使其得到发展。、新课程理论: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新的课程原则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本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世纪初的课堂教学新的规定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三、有关概念的界定“学困生”,简言之,就是学习困难生,即那

9、些在智力、体力、生理、心理等方面,无任何后天因素的影响,导致不能严格规定自己,行为习惯差,学习吃力,不遵守纪律的部分在校生(参照北京师范大学苏达礼专家的观点)。小学生常用心理问题及疏导一书中指出:学习困难与学习障碍(学习失能)、学习不良(学习差生)等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也有所区别。学习障碍即学习失能,是指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而使小朋友在聆听、说话、阅读、书写、推理和数学能力方面,体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学业不良即学习成绩低下或落后,也被称为“学习差生”,这是一种在教育领域用的最多的概念。狭义的学习困难专指学习障碍,广义的学习困难涉及学业不良。学业不良是指学生的智商在正常范畴内

10、,但由于多种因素,不能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体现出学习成绩低下。本课题所指的“学困生”是指在正常的教学规定下具有一定的学习动机,智力正常又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计算较慢、对的率低、记忆力较弱,成绩较差,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的的学生。这一定义比较接近学业不良的定义,是一种倾向于广义的理解。“学困生”中较为严重的是持续得低分的学生(一般是指常常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发展指转化和提高的过程,是指在数学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学生,在有针对性的辅导下,使其“自我对的的认知自我积极的体验行为的自我引导自我反思内化自我品质形成”的过程,协助她们克服心理障碍,使”学困生”在数学

11、学习成绩、爱好、自信心等方面均得到提高。四、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研究对象(一)课题研究目的本课题着重通过科学系统的研究、实践,力求为“学困生”发明体现的空间和时间,使她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饱尝学习成功的乐趣,使她们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信心、发展能力,坚实地迈向成功。(二)课题研究对象根据“学困生”界定原则,每个实验教师选用510名“学困生”进行调查、访谈,并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研究,写出个案研究报告。(三)课题研究内容1、“学困生”的类型、心理状况及因素分析,重要研究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自身、学校、家庭和社会因素。(1)“学困生”的类型根据能力和个性两个维度,“学困生”大体有如下四种

12、类型:能力型困难:有些学生在思维能力、观测能力、语言体现能力、想象力等智力方面局限性;个性特性指标为中档水平,坚持性较强,自我意识水平较高。临时型困难:个别学生综合能力尚属一般,观测力中上水平;个性特性指标均在中上水平;但由于意外因素,诸如生病缺课、家庭变故或其他意外状况耽误了学业而导致的学习困难。动力型困难:有些学生综合能力一般;个性特性指标水平偏低(涉及动机、意志、自我意识等),由于环境或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对学习缺少动力、缺少自制力而导致学习困难。整体型困难:思维、言语、数理能力差;动机、意志等水平低。(2)“学困生”的成因导致“学困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重要有生理因素、心理因

13、素和环境因素。生理因素。有些“学困生”是由脑损伤、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或遗传、生化因素导致的。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概括起来说有认知能力缺陷、基本学习技能失调、动机情绪、个性。环境因素。影响学习困难的环境因素也许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种层面。从家庭来看,家庭构造、家庭的经济文化背景、家庭氛围、父母教养方式、父母自身的行为方式等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是重要影响因素。从社会来看,社会经济条件、社会风气、社会规范与文化等社会因素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社会环境一方面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家庭和学校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从学校来看,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观念、教学措施

14、、教育内容、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我们在查找“学困生”的因素时,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交互起作用,每一种“学困生”的具体因素也许各不相似,需要我们具体分析。 、“学困生”的发展方略研究。教育转化“学困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每位教师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教师应让“学困生”在爱与真诚的水乳交融之下,换其心,动其情,激其志,导其形,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感染,并得到灵与感的升华。(1)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不同的对策。对于临时性学习困难的学生,她们的学习困难限度较轻,工作做得及时的话比较容易转变,否则错失良机会发展为稳定性的学习困难。必须抓

15、紧时间找出近来影响学生的不良因素对症疏导。对于能力型困难学生,能力较差是她们学习重要障碍,而她们的动机、意志水平并不低,重点在于协助她们分析具体的认知障碍和技能障碍来指引训练,并让她们改善学习措施。对于动力型学习困难学生,核心在于协助她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她们的学习动机。对于整体性困难的学生来说,则需全面指引,特别是进行个别补救教学。(2)倾注爱心,以心换心。 建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是基本。 鼓励善待“学困生”,培养自信心是主线。 以真动其情是核心。(3)在具体的教学中协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成效。“学困生”在学习中常常失败,缺少成功的体验,这极大地影响了她们的动机和自信。教师要为“学困生”创设学习成功的机会,使她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从而达到学习上的成功。 在课前预习中指引“学困生”。 学生当主角,让“学困生”上台“多唱戏”。 练习分层设计,作业弹性布置。 自批互改和订正奖励制相结合。、如何引导社会和家长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五、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文献资料法 收集和研究国内外各方面对“学困生”转化的著作、论述、演讲等文献资料,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科学、更丰富、更有理论根据。2、调查研究法在课题的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