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的设计原则讲解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313880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7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渗透的设计原则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反渗透的设计原则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反渗透的设计原则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反渗透的设计原则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反渗透的设计原则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反渗透的设计原则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渗透的设计原则讲解(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反渗透的设计原则一、了解产水量 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设备每小时的产水量。二、膜型号的选择 1、根据膜的进水水质选择膜的型号:进水(溶解性固体)TDSGOOOppm可选用超低压膜元件进水3000ppmTDS1000ppm可选用抗污染膜元件进水TDS3000ppm可选用苦咸水淡化膜元件进水 TDS5000PPM 可选用海水淡化膜元件 2、根据产水量选择膜元件:一般情况:产水量v 4T/H的反渗透设备多选用4040膜元件; 产水量4T/H的反渗透设备多选用8040膜元件。三、膜元件的确定:单支膜元件的产水量通常是指其标准产水量(即在259,在满足 进水条件下的产水量)但考虑到进水温度、进水水质、以及

2、膜的产水 量衰减、膜的排列方式等诸多因素,在选择膜元件的数量时一定要留 出一定的余量,以保证反渗透装置的设计产水量。计算系统所需的膜元件时,用系统设计产水量除膜元件平均产水量,所得的最大整数值为膜元件的最低数。四、压力容器的确定膜组件:一个或多个膜元件组合起来,放置在压力容器内,构成 一个脱盐部件,称为膜组件。最常见的压力容器有不锈钢和玻璃钢两种材质;常用压力容器直 径有4英寸(101.6mm)和8英寸(203.2mm)的尺寸;进水方式有端进 水和侧进水两种。根据膜元件的数量,综合考虑设备占地面积、设备回收率、设备 运行压力等因素,来确定压力容器。一般单支压力容器装填的膜的支 数越多,设备的回

3、收率也越高;压力容器的材质选择要根据水源、进 水水质及运行压力的高低而选择不同材质的容器。对于大型RO系统,常选用较长(即膜装填支数尽量多)的压力容 器组件,这样需较少的膜组件;对于小型RO系统,常使用较短的膜 组件,这样既方便运输,安装,占地面积又小。五、排列方式的确定 根据需要,可将多个膜组件排列成一级、二级甚至多级,每级中 的膜组件又可排列成一段、二段甚至多段。所谓一级是指进料液经一 次加压反渗透分离,二级是指经过二次加压反渗透分离,依此类推; 在同一级中,排列相同的膜组件成一个段。水处理中以一级二段和一 级三段最普遍。膜组件的选择和排列应遵守膜的设计导则,还要考虑 系统用途、原水条件、

4、设备空间限制、系统产水规模及系统水回收率 等诸多因素,来综合选定反渗透压力容器内置膜元件数和膜组件的基 本排列方式。在应用8040型膜元件的较大产水量的系统中,一般都采用内置46只膜元件的R/O压力容器(在超大型系统中,也可采用内置7只 8040膜元件的R/O压力容器)在应用4040型膜元件的小型系统中, 多见为每个压力容器内置13只4040型膜元件。反洗增压泵的选择应根据系统膜的数量与型号共同决定,进水压力应小于等于0.2MPa。化学清洗增压泵的选择应根据系统膜的数量与型号共同决定,进水压力应小于等于0.1MPa。具体选型如下表:泵的类型流量(L/h )扬程原水泵(产水流量+浓水流量)x1.

5、130米反洗泵膜的数量x膜面积X150-250 L/m2.h20米化学清洗泵膜的数量x膜面积X50-150 L/m2.h10米8英寸膜元件4英寸膜元件2.5英寸膜元件最大进水流量(m3/h )193.61.0最小浓水流量(m3/h )4.40.950.25级段的组合方式图示假木环曲T膜外形尺寸图:L= 英寸(5351 I ) L = -英寸(27丨 i ) L.=.,英寸(19“ 丨)L.:=l英寸(102丨)I I膜外形尺寸图:L= I英寸(10161 I ) -I 英寸(27丨)L = 英寸(19 I ) L =丨英寸(102丨丨)-I膜外形尺寸图:PA1-4040膜基本性能规范性能测试条

6、件使用条件膜的类型聚酰胺复合膜测试压力150psi(1.0Mpa)最高操作压力600psi(4.14Mpa)平均脱盐率99测试温度259最高进水流量16gpm(3.6m3/h)平均透过水 量GPD(mh/d)2500(9.5)测试浓 度(NaCI)1500ppm进水温度5 459有效膜面积ft2(m2)85(7.9)测试pH值6.57最大进水SDI5单支膜元件回收率15%测试时间30分钟后进水自由氯浓度0.1ppm清洗pH范围310单支膜元件允许最大压力降15psi(0.1Mpa)PA2-4040基本性能规范性能测试条件使用条件膜的类型聚酰胺复合膜测试压力150psi(1.0Mpa)最高操作压

7、力600psi(4.14Mpa)平均脱盐率99.5测试温度259最高进水流量16gpm(3.6m3/h)平均透过水 量GPD(m3/d)1900(7.2)测试浓 度(NaCI)1500ppm进水温度5 459有效膜面积ft2(m2)85(7.9)测试pH值6.57最大进水SDI5单支膜元件回收率15%测试时间30分钟后进水自由氯浓度0.1ppm清洗pH范围310单支膜元件允许最大压力降15psi(0.1Mpa)PA3-4040膜基本性能规范性能测试条件使用条件膜的类型聚酰胺复合膜测试压力150psi(1.OMpa)最高操作压力600psi(4.14Mpa)平均脱盐率98测试温度259最高进水流

8、量16gpm(3.6m3/h)平均透过水 量GPD(m3/d)3000(114)测试浓 度(NaCI)1500ppm进水温度5 459有效膜面积ft2(m2)80(7.4)测试pH值6.57进水SDI155单支膜元件回收率15%测试时间30分钟后进水自由氯浓度0.1ppm清洗pH范围310单支膜元件允许最大压力降15psi(0.1Mpa)PA1-8040膜基本性能规范性能测试条件使用条件膜的类型聚酰胺复合膜测试压力150psi(1.0Mpa)最高操作压力600psi(4.14Mpa)平均脱盐率99测试温度259最高进水流量85gpm(19m3/h)平均透过水 量GPD(m3/d)12000(4

9、5.4)测试浓 度(NaCI)1500ppm进水温度5 459有效膜面积ft2(m2)400(37)测试pH值6.57进水SDI155单支膜元件回收率15%测试时间30分钟后进水自由氯浓度0.1ppm清洗pH范围310单支膜元件允许最大压力降15psi(0.1Mpa)PA2-8040膜基本性能规范性能测试条件使用条件膜的类型聚酰胺复合膜测试压力150psi(1.0Mpa)最高操作压力600psi(4.14Mpa)平均脱盐率99.5测试温度259最高进水流量75gpm(17m3/h)平均透过水 量GPD(m3/d)10500(39.7)测试浓 度(NaCI)1500ppm进水温度5 459有效膜

10、面积ft2(m2)400(37)测试pH值6.57进水SDI155单支膜元件回收率15%测试时间30分钟后进水自由氯浓度0.1ppm清洗pH范围310单支膜元件允许最大压力降15psi(0.1Mpa)PA3-8040膜基本性能规范性能测试条件使用条件膜的类型聚酰胺复合膜测试压力150psi(1.OMpa)最高操作压力600psi(4.14Mpa)平均脱盐率98.0测试温度259最高进水流量85gpm(19m3/h)平均透过 水量GPD(m3 /d)13000(49.2)测试浓 度(NaCI)1500ppm进水温度5 459有效膜面 积 ft2(m2)400(37)测试pH值6.57进水SDI1

11、55单支膜元件回收率15%测试时间30分钟后进水自由氯浓度0.1ppm清洗pH范围310单支膜元件允许最大压力降15psi(0.1Mpa)ESPA1-4040膜基本性能规范性能测试条件使用条件膜的类型聚酰胺复合膜测试压力150psi(1.OMpa)最高操作压力600psi(4.14Mpa)平均脱盐率99.2测试温度259最高进水流量16gpm(3.6m3/h)平均透过 水量GPD(m3 /d)2600(9.84)测试浓 度(NaCI)1500ppm进水温度5 459有效膜面 积 ft2(m2)85(7.9)测试pH值6.5-7最大进水SDI5单支膜元件回收率15%测试时间30分钟后进水自由氯浓

12、度O.lppm清洗pH范围112单支膜元件允许最大压力降15psi(0.1Mpa)ESPA2-4040膜基本性能规范性能测试条件使用条件膜的类型聚酰胺复合膜测试压力150psi(1.0Mpa)最高操作压力600psi(4.14Mpa)平均脱盐率99.5测试温度259最高进水流量16gpm(3.6m3/h)平均透过水量GPD(m3/d)1900(7.2)测试浓 度(NaCI)1500ppm进水温度5 459有效膜面 积 ft2(m2)85(7.9)测试pH值6.57最大进水SDI5单支膜元件回收率15%测试时间30分钟后进水自由氯浓度0.1ppm清洗pH范围112单支膜元件允许最大压力降10psi(0.07Mpa)ESPA3-4040膜基本性能规范性能测试条件使用条件膜的类型聚酰胺复合膜测试压力150psi(1.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