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烟草2019面试资料整理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3136980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烟草2019面试资料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云南烟草2019面试资料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云南烟草2019面试资料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云南烟草2019面试资料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云南烟草2019面试资料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烟草2019面试资料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烟草2019面试资料整理(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前,我国有超过3亿的烟民,人数居世界首位。卷烟(cigare tte)用卷烟纸将烟丝卷制成条状的烟制品。又称纸烟、香烟、烟卷。有滤嘴 卷烟和无嘴卷烟,又有淡味和浓味之分。卷烟开始进入中国商品市场是在1890年,设厂制 造则始于1893年,产销逐年增加,自1980年起至今中国卷烟产量居世界各国之首。卷烟按原料分主要有4种: 烤烟型卷烟,以烤烟为原料,流行于英国、中国、印度、加拿大等国。通遮管烘烤的方 法调制。烟叶经烘烤后,叶片色泽金黄,光泽鲜明,味香口感醇和。烤烟是世界上生产烟卷 的主要原料,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烤烟生产国。 混合型卷烟,以烤、晒、晾烟为原料。 香料型卷烟,以香料烟为原料,香料

2、烟的芳香主要来自它的腺毛分泌物或渗出物。流行于 土耳其、希腊、苏联及东欧等国 晒烟型卷烟,以深色晒烟为原料,流行于南欧及非洲部分国家。晒烟俗称土烟,加工方法 简单,把成熟的烟叶挂在屋檐下晾晒干成烟叶。晒烟的烟味浓,劲头大,主要用于斗烟、水 烟和卷烟。按香型可分为四种:烤烟型、混合型、外香型、雪茄型烤烟型:烟气中具有明显烤烟香气的卷烟。混合型:烟气中具有烤烟、晾烟、晒烟混合均匀一致香气的卷烟,其主要原料为烤烟、白肋 烟和其他晾、晒烟。它主要有美国式风格、欧洲式风格、中国式风格和其它风格。外香型:烟气中具有独特的烟草以外的外加香气风格的卷烟。主要有薄荷型、奶油型、可可 型、玫瑰型。雪茄型:烟气中具

3、有明显雪茄烟香气的卷烟,其主要原料为雪茄型晾晒烟。卷烟叶组配方中卷烟原料配方是由多种类型的烟草混配而成,在配方结构中原料组分各司其 职,各有各的作用。卷烟的成分包括:主料烟:是指质量相对较好的烟叶。这类烟叶具有突出的香味和良好的香味品质。使用比例 较大,是确定卷烟风格和提供香味的主要来源。辅料烟:在配方中起协调、美化香味的作用,使用比例较小,多为与主料烟相比不同香型或 不同类型的烟叶,是卷烟风格特色和香味品质的组成部分。谐调烟:卷烟叶组配方在配方中起调节劲头和烟气浓度的作用。如主料烟劲头不足,烟味偏 淡,会多用一些烟碱含量较高的烟叶来做调节。填充烟:指烟叶品质比较中性,既不具备好的香味品质,品

4、质缺陷也不是很明显,单有较好 的填充性,也包括膨胀烟叶和再造烟叶,来填充和降低成本的作用。原料配方的结构是影响卷烟风格的特点的主要因素。配方结构的核心为使用地区、多品种、 多年份烟叶,选用烟叶是应尽可能扩大使用范围,以增强产品风格的独特性和质量稳定性。叶组配方的重要意义1、提高卷烟质量:充分利用各种烟叶的不同质量特性,选择最佳配方组合,是参与的各种 烟叶能扬长避短,互相补充,并协调一致发挥各自作用。2、有利于卷烟质量的稳定:通过多地区、多类型、多等级烟叶(或者配方单元)配方,每一 种烟叶对质量的作用相对减小,可以避免单一烟叶质量变化差异导致卷烟烟气质量产生较大 波动,保证烟气质量的稳定。3、通

5、过配方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卷烟风格:将不同吸食特点的烟叶合理混配,可以形成不 同风格的卷烟产品,满足不同吸食习惯烟民的需求。4、有利用合理利用烟叶原料,降低成本:通过合理搭配,可以弥补一些质量不高的烟叶的 质量缺陷,进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降低卷烟成本。卷烟中成分就是一道菜里面的各种食材,只有完美搭配起来才是一道好菜。叶组配方设计叶组配方设计工作流程的第一个内容是收集烟叶样品。对于烟厂来说,收集的烟叶样品主要 是指收集本厂烟叶仓库及可以保证供应的烟叶。烟叶样品应尽可能全面,各品种、各地区、 各等级的都要有代表性。收集完烟叶样品后,要对各种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筛选, 选取烟碱

6、含量、含糖量及含氮量适当的烟叶,然后进行烟叶感观鉴定,淘汰不符合要求的烟 叶。感观鉴定主要是判断烟叶的成熟度、烟叶品质、嗅香及颜色是否符合要求。经过两次筛 选认为基本符合要求的烟叶,还需逐一进行评吸鉴定,对每一种烟叶的烟质作出评价,决定 该种烟叶是否可用,并粗定出用量比重范围。最后,参照粗定的用量比重范围,对选定的烟 叶进行配比试验。在配比试验的末期进行成本核算,最终确定该卷烟的叶组配方。以上是叶组配方设计的一般程序及内容。化学分析、感官鉴定、评吸鉴定三者的顺序可 以改变,也可以同时进行,其关键是确定筛选的原则。确定筛选原则虽然可以参考一定的理 论依据,但更多的是靠实践经验。为了便于生产使用,

7、叶组配方最终确定后,要按规定的格式计算配方用叶比例,并做出 叶组配方表。以叶片和烟梗为原料的卷烟厂,其叶组配方应单列出各种叶片、烟梗、膨胀叶 丝、烟草薄片的使用比例,各品种使用比例之和应为百分之百。以烟叶为原料的卷烟厂,除 烟梗不必在配方中单列外,其余均应单列。最终确定的叶组配方不能随意变动,且能保证卷烟产品的质量和口味风格稳定。也就是 说,卷严的香型、口感及焦油含量保持相对稳定。叶组配方方法包括:传统配方法、化学配方法、计算机配方法传统法:依靠人的感观来判定,配方的选择、修改、拟合及最终配方的确定都具有很强的经 验成分。且传统方法只能对配方中有限的几种成分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比较片面。化学法

8、: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在烟叶中所含有的具体化学成分和卷烟品质之间确立定量关系, 并利用关系精细化地进行修改和调配配方。计算机辅助配方设计法,利用数学方法和化学成分,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各种烟叶的使用量 来设计配方。可极大地提高配方设计工作的效率。卷烟产品设计步骤 从市场需求出发,结合原材料资源,确定新产品的目标,如产品的类型、等级、质量水 平、烟味浓淡、焦油量高低、效益水平、烟支规格、包装装潢等 选定原材料,如烟叶种类、卷烟纸标准、滤嘴性能、香料种类等 制定具体工艺措施,如烟丝配方(包括烟叶薄片和膨胀烟丝)、加工技术条件、烟支长 度和直径、吸阻大小、滤嘴种类和长度、是否通气稀释等。叶组配方设计叶组

9、配方设计是最重要的,要运用各种类型、不同等级的烟叶组成最佳产品质量的配方。要 求设计人员掌握各种烟叶的共性和个性,如香味浓淡、劲头大小、刺激性强弱、杂气多少、 余味的好坏、填充性能高低、焦油含量多少,根据平吸和化学分析、物理检测的数据,通过 反复试制,优选出最佳烟叶配方。制丝时结合加工方法,如对晾、晒烟叶采用加料烘焙,并 针对性的施加香料,如杂气严重的掩饰杂气,味平淡的加增浓香精,或加带酒味、水果味、 木香味等不同香精,以适合不同消费者的要求。采用的卷烟纸要求燃烧时无不良气味,不使 烟支熄火;自然透气度高低影响抽吸次数和燃烧率,要选择适当,以符合设计烟气中的焦油 含量。还必须对滤嘴进行选择,是

10、用单一滤嘴还是采用通气滤嘴。滤嘴通气稀释度与焦油减 少量成正比关系,滤嘴长度和吸阻也是正比关系,吸阻大对过滤效率有利,但对香味有损失, 需通过测定,综合平衡其效果。标准及检测 卷烟质量检测的国家标准规定质量检测分三个方面: 色、香味的鉴定,由评吸小组通过感官评吸,分色泽、香味、谐调、杂气、刺激性及余味 各项计分,以定优劣; 物理检测,是对烟支长度、圆周、支重、吸阻、硬度、外观接嘴、搭口、含末量及燃烧 性进行测量,还有包装检查,以定合格与否; 分析烟丝化学成分,检查总糖、烟碱(即尼古丁)、总氮量和糖碱比的稳定情况,并用吸烟 机抽吸烟气检查焦油、烟碱及一氧化碳等含量,验证小盒包装上标明的焦油量低、

11、中、高档 次。烟气烟草燃烧时形成的气体中带有悬浮微粒的气溶胶。微粒由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分子凝聚而成, 平均直径约为0.20.4µm,粒子浓度为1091010/cm3。随烟气老化时间的延长, 粒子直径增大而粒数减少。部分微粒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两种粒子的电荷大致相等,总的 烟微粒在电学上呈中性。卷烟燃吸时从烟蒂末端逸出的全部物质称为主流烟气,其余称侧流或支流烟气。主流或侧流 烟气都可分为粒相和气相两个部分,能被玻璃纤维滤片或静电沉积装置所捕集的称总粒相物, 不能捕集的称为气相物。总粒相物减去其中水分和烟碱称为焦油。每支卷烟主流烟气的重量约500mg。气相部分约占重量的92%,其组成约

12、为氮58%、氧 12%、二氧化碳13%、一氧化碳3.5%、氢和氩0.5%、水和低分子有机物的蒸气5%;粒相 部分约占8%。卷烟在燃吸过程中,大量的化学变化是在缺氧、富氢的环境中发生的。燃吸时温度分布范围 一般可分3个区域: 高温区(600900C),有机物燃烧造成缺氧气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和挥发性烃类 主要是在这一区内生成。 热解蒸馏区(100600C),来自高温区的热气流进入该区作为能源,使各种有机物发生蒸 馏、热解、合成等反应,绝大多数化合物都在这一区域内形成。这些反应主要是吸热反应, 导致烟气温度急剧下降。 低温区(100C以下),烟气中轻的气体透过卷烟纸扩散到空气中,空气则渗入烟

13、支内部 稀释烟气流,烟气温度继续下降至略高于室温。烟气中的已检测到的化合物约近7000种,有1000多种与烟叶的成分相同,表明烟叶中挥 发性较高的香味物质和有害物质可以经过蒸馏直接影响烟气的质量,其余大部分是由热解和 热解合成中产生的。碳水化合物会增加烟气的醛类含量,而碳水化合物和多酚类化合物又是 烟气中酚类的重要来源。烟碱和其他含氮化合物的分解,产生各种含氮杂环和稠环的化合物 及腈类。木质素、多酚以及氨基酸的热解和环化可以生成各种芳香烃。稠环芳烃类含量甚少, 但其来源却比较广泛。硝酸盐类为亚硝胺类的主要来源。研究烟草中各种成分在燃吸过程中 的分解产物,广泛采用的有效方法是在卷烟中加入带有放射

14、性示踪原子的化合物,也有的采 用在模拟燃吸温度的条件下,对某种成分进行裂解试验的方法。“双喜”(百年红)初期,广东中烟、上烟集团、湖北中烟分别开展配方研发工作。也就是说,在广东中烟 技术中心人员紧张研发的同时,上烟集团和湖北中烟的技术人员也进行着同样的工作。大家 的研发工作都紧紧围绕以下几个要素:中式烤烟型风格、盒标焦油量10mg、一氧化碳10mg、 目标市场确定为全国市场、零售价每包30元。3月18日,三家企业的副总经理、技术中心和营销中心有关负责人在上海召开会议, 就前期完成的卷烟样品、包装和营销方案进行交流碰撞。会上,大家发现三家企业的卷烟样 品各有特色,好比三个高手,有人擅长用刀,有人

15、擅长用剑,有人擅长用戟,难说孰优孰劣。 为此,会议决定打破地域限制、打破企业边界,联合成立配方研发项目组,由广东中烟技术 中心牵头,上烟集团、湖北中烟协同。协同作战模式自此开启。烟叶是配方研发的基础。联合研发,首先要汇聚三方原料优势。对工业企业而言,原料 采购要坚持品牌需求导向。因此,三家企业的烟叶原料在区域布局、烟叶品种、部位要求等 方面各有特点。上烟集团、湖北中烟的烟叶原料很快汇聚到了广东中烟技术中心,其中既有津巴布韦、 美国等国外优质烟叶,也有国内各大优质产区的烟叶。上烟集团、湖北中烟的技术人员随后也来到了广州。以研发新品为契机,三家国家级企 业技术中心的技术力量汇聚在了一起。项目组成员

16、对三家企业提供的上百种烟叶样品进行逐 一评吸,梳理总结对每种单料烟的共性认识,形成定性评价,然后采用多等级小比例的叶组 配比,拟定叶组配方。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筛选、调整、优化,他们从10个配方中选出了 5 个,又将范围一点点缩小,最终精选出了 1个叶组配方。加香是影响产品风格特色的关键因素。在加香试验中,新品风格逐步明晰:一种更加注 重透发性,辛香多一点;一种更加关注软绵度,本香多一点;一种兼具前两者特点,甜香重 一点。4月7日,三方在武汉召开会议,决定以一款初步通过认可的样品为基础进一步开展内 质优化,明确了产品风格以烟草本香为主。至此,新品配方研发工作进入到了优化调整的新 阶段。优化调整配方,是秉承匠心精雕细琢的过程。这就好比打造一件手工瓷器,雏形初具后, 需要对瓷土、彩料、烧制工艺等进行重新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