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高中数学必修二人教B版练习:2.2 直线的方程2.2.4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3135846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高中数学必修二人教B版练习:2.2 直线的方程2.2.4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 高中数学必修二人教B版练习:2.2 直线的方程2.2.4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 高中数学必修二人教B版练习:2.2 直线的方程2.2.4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 高中数学必修二人教B版练习:2.2 直线的方程2.2.4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 高中数学必修二人教B版练习:2.2 直线的方程2.2.4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 高中数学必修二人教B版练习:2.2 直线的方程2.2.4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高中数学必修二人教B版练习:2.2 直线的方程2.2.4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第二章2.22.2.4 A级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已知两点A(2,4)、B(1,5)到直线l:axy10的距离相等,则实数a的值为 (C)A3B3C3或3D1或3解析由题意,解得a3或3. 2若点P(x,y)在直线xy40上,O为原点,则|OP|的最小值是 (B)A B2 C D2解析|OP|的最小值即为点O到直线xy40的距离,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d2. 3已知点A(a,2)(a0)到直线l:xy30的距离为1,则a (C)A B2C1 D1解析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得:1,|a1|,又a0,a1. 4过点(1,2)且与原点距离最大的直线方程是 (A)Ax

2、2y50 B2xy40Cx3y70 D3xy50解析所求直线与两点A(1,2)、O(0,0)连线垂直时与原点距离最大. 5(2016广元模拟)若直线l1:x2ym0(m0)与直线l2:xny30之间的距离是5,则mn (A)A0 B1 C1 D2解析直线l1:x2ym0(m0)与直线l2:xny30之间的距离为,n2,m2(负值舍去),mn0,故选A6(2017安徽省六安一中期末)若动点A,B分别在直线l1:xy70和l2:xy50上移动,则AB的中点M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A)A3 B2 C3 D4解析l1:xy70和l2:xy50是平行直线,可判断过原点且与直线垂直时,M到原点的距离取

3、最小值,直线l1:xy70和l2:xy50,两直线的距离为,AB的中点M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3,故选A二、填空题7(2016重庆检测)已知直线l1的方程为3x4y70,直线l2的方程为6x8y10,则直线l1与l2的距离为_. 解析直线l1的方程为3x4y70,直线l2的方程为6x8y10,即3x4y0,直线l1与l2的距离为. 8过点A(3,1)的直线中,与原点距离最远的直线方程为_3xy100_. 解析设原点为O,则所求直线过点A(3,1)且与OA垂直,又kOA,所求直线的斜率为3,故其方程为y13(x3). 即3xy100. 三、解答题9已知正方形中心G(1,0),一边所在直线方程为x

4、3y50,求其他三边所在直线方程. 解析正方形中心G(1,0)到四边距离相等,均为. 设与已知直线平行的一边所在直线方程为x3yc10,由,c15(舍去)或c17. 故与已知直线平行的一边所在直线方程为x3y70. 设另两边所在直线方程为3xyc20. 由,得c29或c23. 另两边所在直线方程为3xy90或3xy30. 综上可知另三边所在直线方程分别为:x3y70,3xy90或3xy30. 10如图,在ABC中,顶点A、B和内心I的坐标分别为A(9,1)、B(3,4)、I(4,1),求顶点C的坐标. 解析AB边所在直线方程为,即x2y110. 内心I到直线AB的距离,d. 可设AC边所在直线

5、的方程为y1k(x9),即kxy19k0. 又I到直线AC的距离也是,解得k. kAB,k. 故AC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1(x9),即x2y70. 同理,可求BC边所在直线方程为2xy20. 解方程组,得. 故C点坐标为(1,4). B级素养提升一、选择题1与直线l:3x4y10平行且到直线l的距离为2的直线方程是 (A)A3x4y110或3x4y90B3x4y110C3x4y110或3x4y90D3x4y90解析设所求直线方程为3x4ym0,由题意得2,解得m9或11. 2两平行直线l1、l2分别过点P(1,3)、Q(2,1),它们分别绕P、Q旋转,但始终保持平行,则l1,l2之间的距离的取值

6、范围是 (C)A(0,) B0,5 C(0,5 D0,解析当这两条直线l1、l2与直线PQ垂直时,d达到最大值,此时d5. 0d5. 3(2017山东省泰安市期末)过点(2,3)的直线l被两平行直线l1:2x5y90与l2:2x5y70所截线段AB的中点恰在直线x4y10上,则直线l的方程为 (B)A5x4y110 B4x5y70C2x3y40 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解析设AB的中点C(a,b),线段AB的中点恰在直线x4y10上,a4b10,a4b1点C到两平行直线的距离相等,|2a5b9|2a5b7|,把a4b1代入,得|2(4b1)5b9|2(4b1)5b7|, |3b11|3b5|,3b1

7、13b5,b1,a4b13,直线l过点(2,3)和点(3,1),kl,l的直线方程:4x5y70. 故选B4(2016哈尔滨模拟)设A,B是x轴上的两点,点P的横坐标为3,且|PA|PB|,若直线PA的方程为xy10,则直线PB的方程是 (D)Axy50 B2xy10Cx2y40 Dxy70解析由|PA|PB|知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由点P的横坐标为3,且PA的方程为xy10,得P(3,4). 直线PA,PB关于直线x3对称,直线PA上的点(0,1)关于直线x3的对称点(6,1)在直线PB上,直线PB的方程为xy70,故选D二、填空题5点P在直线3xy50上,且点P到直线xy10的距离为,

8、则点P的坐标为_(1,2)或(2,1)_. 解析设点P的坐标为(a,53a),由题意得,解得a1或2. 点P的坐标为(1,2)或(2,1). 三、解答题6ABC的三个顶点是A(1,4)、B(2,1)、C(2,3). (1)求BC边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2)求ABC的面积S. 解析(1)设BC边的高所在直线为l,由题意知kBC1,则kl1,又点A(1,4)在直线l上,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41(x1),即xy30. (2)BC所在直线方程为y11(x2),即xy10,点A(1,4)到BC的距离d2,又|BC|4,则SABC|BC|d428. C级能力拔高1已知直线l经过点A(2,4),且被平行直线

9、l1:xy10与l2:xy10所截得的线段的中点M在直线xy30上. 求直线l的方程. 解析解法一:点M在直线xy30上,设点M坐标为(t,3t),则点M到l1、l2的距离相等,即,解得t,M. 又l过点A(2,4),由两点式得,即5xy60,故直线l的方程为5xy60. 解法二:设与l1、l2平行且距离相等的直线l3:xyc0,由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得,解得c0,即l3:xy0. 由题意得中点M在l3上,又点M在xy30上. 解方程组,得. M. 又l过点A(2,4),故由两点式得直线l的方程为5xy60. 解法三:由题意知直线l的斜率必存在,设l:y4k(x2),由,得. 直线l与l1、l2的交点分别为,. M为中点,M. 又点M在直线xy30上,30,解得k5. 故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y45(x2),即5xy60. 2已知直线l过点P(3,1),且被两平行直线l1:xy10和l2:xy60 截得的线段的长为5,求直线l的方程. 解析若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则直线l的方程为x3,此时与l1、l2的交点分别为A(3,4)和B(3,9),截得线段AB的长为|AB|49|5,符合题意. 若直线l的斜率存在,则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3)1,解方程组,得A,解方程组,得B. |AB|5,2225,解得k0,即所求直线方程为y1. 综上可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3或y1. 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