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工作计划第二学期(2篇).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3135808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音乐工作计划第二学期(2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年级音乐工作计划第二学期(2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年级音乐工作计划第二学期(2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一年级音乐工作计划第二学期(2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一年级音乐工作计划第二学期(2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音乐工作计划第二学期(2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音乐工作计划第二学期(2篇).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音乐工作计划第二学期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在幼儿园时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在音乐欣赏这一块,教材安排了一些比较轻快、又朗朗上口的乐曲,因此学生在仔细聆听后能有自己的想法,并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二、教材分析作为全新的教材,在编写中体现了以下基本理念: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2、以审美为中心;3、以文化为主线(单元主题);4、加强实践与创造。一年级上册共编_个主题单元,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重点内容)。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

2、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级采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了。新教材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允许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允许学生有个性化得独立见解。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本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兼顾时代,以图为主,教材生动活泼。三、具体目标(一)感受与鉴赏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用声音或打击乐器模

3、仿。2、听长短音。3、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4、聆听进行曲、舞曲、儿歌不同风格作出相应动作。5、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片段,初步感受风格。(二)表现1、歌唱的正确姿势。2、每学年背唱4-6首歌曲。3、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4、能作简单的律动、歌表演。5、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三)创造1、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2、歌词的创作活动。3、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四)音乐与相关文化1、乐于与他人参与活动。2、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3、声音与生活的探索。四、主要措施1、灵活处理教材,使学生做到学而致用,采用点面结合,循序渐进法教学。2

4、、以表扬为主,使学生有竞争意识。在比比、练练、再比比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3、充分利用挂图、音响设备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记忆歌词。4、紧抓优等生、特长生,从而带动整个班级的进步,同时使他们有更多的学习表现机会。一年级音乐工作计划第二学期(二)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一年级绝大多数小朋友接受过学前教育,其中一部分受过较好的学前教育,会唱好多歌曲。多半为独生子女,家长较宠溺,稳定性差,很好动,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比较喜欢唱歌,能够感受音乐律动美。学生入学不久,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学习目的还

5、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重点放在舞蹈、律动上。不但能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还可以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二、教材内容一册教学内容分为我上学了、好朋友、动物说话、开火车、宝宝睡觉、做游戏、北京儿歌、过新年八个单元,其中表演的作品15首,聆听作品17首。三、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

6、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应充分注意这一年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能够区别独唱、独奏、齐唱、齐奏。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7、。3、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能够将成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节奏或旋律。4、能够通过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媒听赏音乐。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能够了解声音与日常生活现象及自然现象的联系。能够用简单的韵律操动作配合不同节奏、节拍、情绪的音乐。四、教学重点1、初步培养儿童良好的歌唱习惯,从自然的声音来歌唱,逐步求得音色的统一。2、知道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听辨音的高低,听辨音的长短,听辨并说明音的强弱差别。五、教学难点比较不同乐器,人声及同一乐器的不同音区音的高低,比较同一音组内构成大

8、、小三度纯四,纯五度旋律音程的两个音的高低。六、教学改革措施1、教改专题: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2、教改措施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1)建立必要的课堂常规(2)运用多媒体课件,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兴趣(3)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4)引导学生歌表演,增强学习兴趣(5)自制乐器练伴奏,提高学习兴趣(6)绘画、故事、表演相结合,诱发欣赏兴趣七、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本学期我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强调以音乐为本、注重情感体验,面向所有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我的课堂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激发孩子的天性和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自己和学生的关系,提倡民主教学,使学生的心情愉快、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使学生以充满自信的态度迎接每一次的学习。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