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主题系列活动教案:树叶拼贴画主题生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3135688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主题系列活动教案:树叶拼贴画主题生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园大班主题系列活动教案:树叶拼贴画主题生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园大班主题系列活动教案:树叶拼贴画主题生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园大班主题系列活动教案:树叶拼贴画主题生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园大班主题系列活动教案:树叶拼贴画主题生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主题系列活动教案:树叶拼贴画主题生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主题系列活动教案:树叶拼贴画主题生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主题系列活动教案:树叶拼贴画-主题生成- 设计意图: 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变得斑斓起来。一些叶子被秋风吹落,停歇在墙脚、草丛、路边给大地增添了色彩。一叶而知秋,孩子们眼里的秋天会是怎样的呢?带大班孩子们拾落叶、看落叶、玩落叶,会有什么样的发现和惊喜呢?孩子们通过亲近自然而获得的感受和体验又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和叙述?于是我们设计了以树叶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会获得更丰盛的有关树叶的感知经验,也会从情感上对秋天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在此根底上,幼儿还可以在科学、艺术等领域获得开展。生活活动:捡树叶在餐后散步活动中,幼儿在附近的大学校园里发现了许多不一样的树叶,他们一边兴致

2、勃勃地对叶子进行描述形状、颜色、大小、薄厚等,一边互相比拟谁的叶子更特别一些。几次散步下来,幼儿捡回许多树叶。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把捡回来的树叶放在区域中察看它们的不一样,并把它们画下来,或是沿着树叶的边描下来,再根据树叶本身的颜色进行着色,从中他们发现了树叶颜色的变化。区域活动:树叶分类、尝试拼贴随后几天,教师又请家长和幼儿在出行路上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幼儿把自己和家人一起收集的树叶也带到幼儿园,这时,区域里积攒了大量的树叶。教师激励幼儿按照形状、大小、颜色等类别给收集来的树叶进行分类。有几个幼儿还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了树叶拼画,并且带到了幼儿园。我们把幼儿带来的作品展示在区域的墙面,又在

3、区域中投放了相关的制作材料,供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在区域中尝试做树叶拼贴画。大多数幼儿做的都是金鱼、房子等常规图案,也有一些幼儿用剪刀剪出需要的形状,再进行拼贴,这样的办法跳出了树叶形状的限制,但同时也失去了运用树叶的自然形状进行造型的独特意义。我们上网搜索、下载了唐大焱先生树叶画作品集,作为电脑屏保。孩子们在自由活动时间,看到大师作品,发出了诧异的赞叹:“哇,真漂亮!“做得真好看!“做得像真的一样!幼儿在观赏的过程中发现了树叶拼贴画的一些特点:生动、形象、漂亮但如何让幼儿进一步发现大师树叶拼贴画之所以如此精彩的一些根本技巧和办法?这还需要通过我们的引导。接下来,我们组织了树叶拼贴画观赏与创作的

4、集体教学活动。集体教学活动:树叶拼贴画观赏及创作活动目标:1.通过观赏大师树叶拼贴画作品,了解制作拼贴画的几个根本要领,如构图、形状、色彩搭配以及树叶的堆叠方式等。2.迁移观赏所获得的经验,发挥想象制作树叶拼贴画。活动准备:1.已收集并已分类摆放的各种树叶。2.供观赏的树叶拼贴画大师作品,制作成PPT。3.淡色卡纸,胶带,双面胶,记号笔等。活动过程:一、导入师:有小朋友在电脑上看到了漂亮的树叶拼贴画,觉得太漂亮了,今天我们一起来观赏吧!二、大师作品观赏及讨论1.师播放PPT,逐图引导幼儿观赏和讨论。旨在引导幼儿发现树叶拼贴画作品独特的表现手法。本计划中只举一例,其余略(图片“两个跳舞的女娃)幼

5、1:“这个最漂亮,我最喜欢这个!幼2:“我也是!幼3:“我也是!幼1:“她还戴了耳环呢,则小则小她的腰则细。幼儿边指边比划师:“小女孩的腰是用什么做的?幼3:“就是叶子的把子那边!幼4:“就是我们捡树叶的时候可以用手拿的那里。师:“哦,是叶柄。幼:“对,叶柄!师:“为什么你们觉得这幅作品做得好看?幼2:“因为小姑娘的裙子做的好看。幼1:“裙子的颜色好看,样子也好看。师:“裙子怎么做好看的?幼1:“用银杏树叶一片片贴上去的师:“噢,为了做出裙摆的效果,选择了扇形的银杏树叶按大小顺序一层层贴上去,而且还教师用几片银杏叶演示堆叠的办法和平铺的办法幼3:“不要把叶子都露出来的师:“对,贴的时候不一定每

6、次把叶子全部露出来,可以根据你自己想要的样子摆出来。幼4:“腰那里用叶柄做的,细细的,好看。幼5:“做得很像。许多幼儿:“做得像真的一样。教师反思:在观赏大师作品的环节,我们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追问、探问,以帮忙幼儿梳理图片中引起他们兴趣的局部所采用的独特表现手法,如巧用树叶的叶柄来表现细腰、根据银杏叶特有的扇形来表现裙摆。同时,我们让幼儿直观比拟,发现突破常规思维的拼贴办法。活动之后我们认为,在此根底上还可以引导幼儿做发散性的思维练习,如联想其他形状的树叶可以用来表现什么等,这会更好地为后续的创作活动搭建好支架。2大师作品与幼儿作品比拟。旨在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大师作品在选叶、处理叶子、搭配等方面

7、的办法,发现自己作品中尚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师:“你们觉得我们自己做的作品不够好,为什么呢?幼1:“那是因为电脑里的画用的叶子很漂亮,我们收集的叶子不够漂亮!师:“那今天观赏了这么多的画,你们觉得哪些样子的叶子用起来比拟好看呢?很多孩子发现银杏叶、枫叶、还有鸡心型的叶子、细细的叶柄都很漂亮。师:“漂亮的小耳环、小鸟的眼睛都是用什么样的叶子做的呢?幼边比划边说:“就是那种小小小小的叶子师:“除了叶子的选择,有没有觉得还有别的地方我们做得不够好的?老师将小朋友的作品与电脑图片放在一起,一下就有幼儿发现了。幼1:“我们做的这个纸皱皱的,叶子都不好看了!幼2:“我我们那个叶子都是翘起来的,它那

8、个上面的没有!师:“说的很好!那怎么做我们的叶子也能像那样不翘起来呢?幼儿:“压压就平了。“放在屁股底下!“放在石头底下“放在电脑底下压!“把树叶放在桌子下面压就是把桌子反过来压。“放在书里,像我们以前做树叶书签一样。教师反思:作品比拟环节的主要意图是让幼儿通过比照发现创作树叶拼贴画还可以提高的空间。我们的预期是,通过比照,幼儿发现的会是选叶、造型、色彩搭配、画面构思等方面的问题,但实施过程中,幼儿发现的是作品底板和叶子形态方面的问题,这是预料之外的。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们顺应幼儿的问题,引导他们讨论如何解决相应的问题,并根据他们的解决计划对原有设计作了调整。集体教学活动延伸到第二天进行。三、让

9、树叶变平整通过生成的活动,满足幼儿解决问题的需要。幼儿讨论后,觉得夹在书里的方法比拟好,也容易做到,就把树叶夹到班级图书角的书中。师:“我们要等树叶平整了再做拼贴画,所以今天就做不起来了。小朋友可以先想一想,也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讨论一下你想做什么。第二天幼儿一到班上就去看书里的叶子有没有变平整。他们发现过了一晚上夹在书里的树叶真的变平整了。教师反思:在有关“用什么方法让树叶变平整的讨论中,幼儿想出了多种办法。但最终还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用了一种。这样的做法虽然让孩子发散去思考了,最终却又回归到单一方法,未能达成更饱满的教育价值。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提供支持性的条件及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实验

10、,根据第二天效果的比拟来发现让树叶变平整的最正确方法。四、创作树叶拼贴画引导幼儿迁移感知、体验的经验进行创作叙述。师:“树叶都压得平平的了,今天小朋友们就要用树叶来做漂亮的拼贴画了。有没有回家跟爸爸妈妈商量好要做什么了呢?请几名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师总结:“有的小朋友想做动物,有的小朋友想做他的好朋友,还有的小朋友想用树叶拼贴画告诉我们一个故事。每个小朋友的想法都不一样。贴的时候还要记得用一用昨天我们看到的大师作品中用的那些方法哦。电脑屏幕上自动播放大师作品,配上舒缓的轻音乐,幼儿一人一张卡纸,愉快地从分类框当选择所需要的树叶进行创作。教师走动察看,个别指导。教师反思:幼儿创作的氛围是轻松愉

11、悦的,他们自主选取所需要的树叶,在底板上比比弄弄,不时地调换树叶的方向,或从筐里重新选择树叶。有的孩子面带微笑,有的孩子哼着小曲、有的孩子在走动时以跑跳步的方式前行幼儿似乎成竹在胸。这样的状态应该和他们前期经验得到了丰盛、创作中的障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等因素相关,最重要的是幼儿在从事一个他们想做、并能给他们带来愉快体验的活动。五、作品展示,相互观赏旨在通过幼儿作品的相互观赏、评价,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树叶拼贴画创作新经验的体验,并使认识和理解回升到一定程度。师:“你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喜欢?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幼儿树叶拼贴画中呈现出的构思、选叶、拟形、配色、拼贴手法等方面的精彩之处。教师反思:幼

12、儿作品在构思方面呈现出了几个类型,有表现动物的,有表现人物的,也有表现一个活动情境的;在选叶、色彩搭配以及叶子拼贴的办法上,亦体现出一定的发明性。如在“帆船竞赛这幅作品中,幼儿采用了多种不同方式来表现船帆,在造型上大胆突破树叶原型对表现手法的限制。可见,幼儿在观赏中所获得的新经验得到了较好的迁移和运用。集体分享的环节也加强了幼儿通过该活动所获得的成功体验。尹心仪宣钗洪活动点评:总体看来,?树叶拼贴画系列活动的过程自然流畅,虽然教师有一定预设,但根本上是跟随幼儿经验生长的方向去提供及时的支持和帮忙,因此,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处于主动参与的状态,探究发现和表现叙述的热情始终是持续的。教师利用区域材

13、料投放及电脑呈现观赏图片等伎俩不事声张却又有效地点燃了幼儿艺术表现的激动及提高作品表现水平的内在需求,使幼儿的学习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幼儿内在的激动教育中最珍贵的资源被教师很好地利用了。这正是杜威所认为的传统教育与进步教育的分野。从教师反思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教师在追随儿童学习、理解儿童学习、鹰架儿童学习中所作的一系列尝试和努力。这中间有成功鹰架的愉悦,也有错失机会的遗憾,而这些珍贵的体验正是促使教师经验连续生长的重要条件。树叶拼贴画是本案例中儿童借以传达对落叶之美的感受和体验的一种表现手法。如何帮忙孩子在艺术活动中开展表现叙述的能力也是艺术活动的目标之一。教师在适宜的机会组织了“大师作品的观赏,引导幼儿“发现大师在制作拼贴画时的一些要领。不能无视的是,一个好的作品波及到许多因素,如造型、颜色、布局、透视等,但幼儿掌握这些美术表现的技能是要一点点逐步累积的。在一次活动中关注太多的点,或许对孩子而言就没有令他专注的重点了。因此,如果教师将大师作品根据表现手法予以分类,以累加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感知,或许幼儿能更好地感受“大师作品中出彩的手法。同时,幼儿的一幅作品也不一定要一次性完成,可以分成不同的重点去做,最后完成,也可以通过幼儿的合作来完成。总之,只有在幼儿有强烈的叙述美的愿望下,技能的学习才是充沛而有意义的。点评人:南京师范大学张永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