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设施培训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3133775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设施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消防设施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消防设施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消防设施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消防设施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设施培训(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防火1 建筑防火:主要由被动防火体系和主动防火体系构成,同时 考虑建筑内人员的安全疏散要求。2 被动防火体系:根据燃烧的基本原理,采取措施,防止燃烧 条件的产生或削弱燃烧条件的发展,阻止火势蔓延。3 主动防火体系:采取措施,及早探测火灾,破坏已形成的燃 烧条件,终止燃烧的连锁反应,使火熄灭或把火灾控制在一 定范围内,减少火灾损失。4 火的燃烧三要素:空气、可燃物、火源。5 建筑防火的质量控制目标:1.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应合理;2. 房屋建筑的平面布局、建筑设备布置、防火和防烟分区及建 筑构造满足消防要求;3.房屋的通道和出口满足安全疏散要 求;房屋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和灭火设施满足消防要求。

2、6 目前我国的建筑防火规范均以楼板的耐火极限为基准来确 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及其它构件的耐火等级。7 耐火极限:对任一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在标准耐火试验 条件下,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 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以小时为单位,8 耐火极限的判定条件:1. 当用标准规定的棉垫进行完整性测 试时,如棉垫被引燃,表明试件失去完整性;2.试件背火面的 平均温升超过试件表明初始温度140 摄氏度或单点最高温升 超过初始温度180 摄氏度时,表明试件失去隔热性;3.试件在 试验中发生垮塌或变形量超过规定数值,表明失去稳定性。9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A1级(不燃)、B1级(难燃)、B2 级(可

3、燃)、 B3 级(易燃)10 工业(仓库)与民用建筑的耐火极限:一、二、三、四级 一级最高;高层建筑只分为一二级。11 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 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风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不 计入建筑高度内。12钢结构的防火隔热措施主要采用混凝土或防火板包敷与防 火涂料喷涂两种。楼板的耐火等级和燃烧性能一级(不燃烧 体1.5H),二级(不燃烧体l.Oh),三级(不燃烧体0.5h), 四级(燃烧体);非承重墙一级(不燃烧体l.Oh),二级(不 燃烧体l.Oh),三级(不燃烧体0.5h)四级(燃烧体);防火 墙一二三级均是不燃烧体3.0h (高层就一二级)。13

4、火灾在相邻建筑物间蔓延的主要途径:热对流、飞火、热 辐射。14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通常为150m左右(既间距)15消防车道净高和宽不应小于4m,门垛间宽度不应小于 3.5m。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面积不小于12*12m的 火车场,大型消防车火车场面积不小于18*18m。消防车道距 离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 5m。16 防火分区的划分:一般包括水平防火分区和竖向防火分区 两部分;水平防火分区用以防止火灾在水平方向扩大蔓延;竖向防火分区用以防止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层与层之间竖向火 灾蔓延,电梯井、楼梯间等竖井的分区即属此类。17 中庭的防火措施: 1.房间与中庭相通的开口部位,应设能 自行关闭的甲级防

5、火门、窗; 2.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处 应设甲级防火门或耐火极限大于3.0h的特级防火卷帘,在火 灾报警后能自动关闭或降落;3.中庭的回廊与中庭间的防火卷 帘,在中庭无可燃物的情况下,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 防火卷帘; 4.中庭应按规定设置排烟设施。18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19防火分隔物: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挡烟 垂壁、防火水幕。20防火门(窗):按其耐火极限可分为甲乙丙三级,恼火极限 分别是 1.2、 0.9、 0.6h。21 防火门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 1.防火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在关闭后应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 2.用于疏散 走道的、楼梯间和前室的防

6、火门,应能自行关闭; 3.双扇和多 扇防火门,应设顺序闭门器; 4.常开或经常性开启的防火门, 在发生火灾时,应具有自行关闭和信号反馈功能; 5.设在变形 缝附近的防火门,应在楼层数较多的一侧,且门开启后不应 跨越变形缝,防止烟火通过变形缝蔓延扩大; 6.医院的洁净手 术室或手术部应设乙级防火门,当在手术室有困难时,可在 洁净手术部设乙级防火门;7.平时或营业时需要关闭的安全出 口的门应设报警式逃生系统或其它具有类似功能的能就地打 开的门锁系统; 8.常闭防火门上标明“常闭防火门、应随时关 闭”字样; 9.高层建筑的户门不应直接开向前室,当确有困难 时,部分开向前室的户门为乙级防火门。22管道

7、井、电梯井等竖向井道的设置要求:一对于高层建筑:1. 电梯井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管道及电 缆、电线等; 2.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 竖向通道,应分别独立设置;其井壁的耐火极限不低于 1.0h 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为乙级防火门; 3.建筑高度不超 过100m的高层建筑,其电缆井、管道井应每隔2-3层在楼板 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做防火分隔,在竖井每 层封堵、检修门为乙级防火门时, 10、 11F 住宅楼梯间内及 其它建筑的消防前室内可设管道和电缆井;建筑高度超过 100m的高层建筑,应在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 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二对于

8、其它建筑: 1.电梯井和电梯机房 的墙壁等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不燃烧体;2.档案 库严禁明火采暖,烟囱不应穿越或紧靠库区。23 内装修的放宽要求: 1.纸面石膏板按我国现行建筑材料防 火测试和分级方法,属 B1 级,但如纸面石膏板安装在钢龙骨 上时,可作为 A 级装修材料使用; 2.当胶合板表明涂覆一级 饰面型防火涂料时,可作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3.单位重量 小于300g/m2的纸质、布质壁纸,当直接贴在A级基材上时, 可作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4.涂于A级基材上的无机装饰材 料,可作为A级装修材料使用;涂于A级基材上,湿涂覆比 小于1.5ks/m2的有机装饰涂料,可作为B1级装

9、修材料使用; 5.当采用不同装饰材料进行分层装修时,各层装修材料的燃烧 性能等级均应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6 当顶棚或墙面表面局部采用多孔或泡沫塑料时,其厚度不应 大于15m m,面积不应超过该房间顶棚或墙面面积的10%24 玻璃幕墙与楼板相接处有什么要求:1.窗槛墙、窗间墙的 填充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当外墙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 不燃烧体时,其墙内填充材料可采用难燃烧材料; 2.无窗间墙 或窗槛墙高度小于0.8m的玻璃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 耐火极限不低于1.0h、高度不低于0.8m的不燃烧体裙墙或防 火玻璃裙墙、 3.建筑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 防火封

10、堵材料封堵。25 安全出口疏散门的一般要求:1.疏散用门应向疏散方向开 启; 2.供人员疏散的门不应采用悬吊门、推拉门、侧拉门(库 房除外); 3.当门开启后,门扇不应影响疏散走道和平台的宽 度; 4.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入场门、太平门不应设置 门槛; 5.安全出口应分散不同方向布置; 6.防火门应为向疏散 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在关闭后应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 7.用于疏散的走道、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火门,应具有自行关闭 的功能; 8.常开的防火门,当发生火灾时,应具有自行关闭和 信号反馈的功能,9.工业建筑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 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 10地下汽车库每

11、个 防火分区都必须设置两个直通室外的人员疏散安全出口(IV 类汽车库除外); 11.水泵房、发电机房等设备用房不得利用直 通室外的汽车疏散口做安全出口; 12与地下锅炉房、消防水 泵房、消控中心直通的疏散楼梯,可作为其直接对外的安全 出口。26 安全疏散距离:室内最远点到房间门或住宅户门最远点不 应超过15m,高层建筑的公共场所距离不应超过30m,地下 车库最不利点到自然排烟口距离不超过30m。27避难层设置要求:1.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旅馆、办公楼、 综合楼等公共建筑应设避难层;2.避难层的人员面积指标不小 于0.2m2;避难层的设置数量和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应满 足人员疏散时间的要求。

12、28 避难层的安全疏散与防火措施: 1.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 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 2.消防电梯作为辅 助安全疏散设施,必须在避难层停靠; 3 避难层应设消防专线 电话,及消火栓和消防卷盘; 4.避难层内应设应急广播和应急 照明,其供电时间不小于lh,照度不低于1lx; 5在避难层应 设置独立的防烟设施,并将避难层划分为单独的防烟分区。 29火灾自动报警和联动控制系统通常由火灾探测器、报警控 制器和联动控制台等几部分组成。功能包括火灾探测器和手 动报警按钮组成的火灾报警触发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联 动控制系统和消防通信系统等部分。30作为完整的消防系统工程其检测内容包括:火灾自

13、动报警 系统、消防水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防排烟 及通风空调系统、钢质防火卷帘、挡烟垂壁和防火门。系统布线31用500V的兆欧表,持续60s测量绝缘电阻,记录最小值。火灾探测器和手报32 宽度小于 3m 的内走道顶棚布置探测器事宜居中布置,感 温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距端 墙的距离不应大于间距的一半,探测器距墙梁的水平距离不 应小于0.5m,周围0.5m内无遮挡物。33 手动报警按钮: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手动报警按钮,一个分区内任何位置到最近手报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安装在墙上时距地宜为1.3-1.5m,标志明显。火灾报警控制器检测34火灾报警控

14、制器的基本功能:火灾报警功能(探测器最长 1分延迟,火灾信号10s内发出),火灾报警控制功能(消音、 复位、故障报警、火警优先及报警记忆),自检功能、信息显 示与查询功能、电源功能,(简写)消防通信及联动设备检测35 消防电话总机能接受来自消防电话分级的通话或接受现场 消防电话塞孔向消防法控制室的呼叫,消防专用电话总机与 电话分级或塞孔间的呼叫方式应是直通的,消控室还能与变 配电室、应急发电机房、空调机房、水泵房、电梯控制机房 等联动设备间进行直接通话,消控室应设外线电话。36 应急广播联动要求: 1.二层及以上的楼房发生火灾,应先 接通着火层及相邻的上下层; 2.首层发生火灾,应先接通本层2

15、 层及地下各层; 3.地下室发生火灾,应先接通地下各层及首 层; 4.含多个防火分区的单层建筑,应先接通着火的防火分区 及相邻的防火分区。37应急工作持续时间:建筑内用作照明30min,用于消控室 等坚持工作场所90min,疏散走道的应急照明0.51x,楼梯和 地下人防的照度不低于5.0lx,人员密集场所不小于1.0lx。 消控室照度 最小 3001x 水泵房风机房最小 1001x 配电室 200lx。38 火灾应急广播设置: 1.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应设置扬声 器2.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w,一个分区内任何部 位到最近一个的距离不大于25m、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至 走道端的距离不应大

16、于12.5m; 3.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 声压级要大于背景噪音15dB; 4.客房设置专用扬声器时,其 功率不宜小于1.0w5.未设置火灾应急广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 统应设有火灾警报装置。39 消防设备启停控制及工作状态显示功能:1 对消火栓系统 消防水泵的控制:当发生火灾时,消防控制室应能输出指令, 启动水泵,当工作泵故障时砖混备用泵运行,并显示工作状 态和故障状态; 2.对自动喷水和水喷雾灭火系统的控制:和上 面的一样,倒数第二句话不要。3.对官网气体灭火系统、泡沫 灭火系统、干粉魅惑系统的控制、4.对常开防火门、防火卷帘 等防烟设施的控制5对排烟设施的控制。40 固定灭火设施系统的组成:水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41 自动消防设施八大系统:火灾报警、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 控制系统、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干 粉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