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3133754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1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一、监测措施(一)全面普查1、松材线虫病发生区以乡(镇、林场)为单位,每年分 别于 3-4 月和 9-10 月份按森林资源小班分布图,沿设计路线 对全区松林进行普查,查清发生分布范围、发生面积(以小班 统计为准)和病死树数量,绘制发生分布图(省级绘至乡镇、 市县绘至小班),计算病死树株率和木材损失,掌握疫情发生 情况,为制定年度防治计划提供依据。2、未发生松材线虫病的地区要以县(区、市)为单位, 每年分别于 3-4 月和 9-10 月份对交通沿线、风景区、大型企 业、仓库、驻军营房、城镇和电视发射台等人为活动频繁的地 区附近的松林进行全面普查。发现

2、松树枯死,查明分布地点、 树种、面积、枯死株数、松褐天牛危害情况,绘制松树枯死情 况分布图。同时取样分离鉴定,确定是否有松材线虫,并及时 上报和进行跟踪调查,随时掌握疫情动态。(二)常年监测1、定期巡查。已发生松材线虫病的省市对未发生区要以 县(区、市)为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每季度定期对交通沿 线、风景区、大型企业、仓库、码头、车站、驻军营房、城镇 周围、木材加工厂、大型建筑工地和电视发射台等人为活动频 繁的地区附近的松林进行巡查,发现松树有感病症状,立即取 样分离鉴定,确定是否有松材线虫。2、固定监测。在发生区边缘地带、交通沿线、风景区、 城镇周围和易感林分设置固定监测点,风景生态林和重要

3、经济 地区每村(或林场分场)至少设置 1 个、其它地区每乡(镇、 或林场)设置 3-5 个固定监测点,派专人定期调查,发现松树 枯死立即取样分离鉴定,确定是否有松材线虫。(三)诱捕器监测在松褐天牛羽化期( 5-8 月),每个固定监测点设置一个 诱捕器。放置点设在山顶、林道旁空气流通处。诱捕器下端应 离地面 1.5 米左右。集虫器用锌铁皮或塑料等加工,防止天牛 成虫爬出逃逸。先在诱捕器诱芯内放入清洁棉花,再加入调配 好的引诱剂 200 毫升,以后每隔 20 日往诱芯添加 140 毫升。 每隔 1-2日(羽化后期可 5-7日)检查诱捕天牛情况,收集诱 捕的天牛进行分离、镜检,检查是否携带松材线虫,

4、一旦发现 天牛携带松材线虫,秋季采用“打孔流胶法”在诱捕点周围 1 平 方公里范围内进行早期诊断,抽取病树样品进行分离鉴定,确 定疫情发生地点,分析疫情扩散蔓延情况。二、防治措施(一)清理病死树1、病害发生危害历时较长,发生面积大,病死树数量大, 病死树株率在 10%以上的病区,在春节前组织专业队,采用 一次性全面皆伐,彻底伐除发病山头或地块的感病寄主植物。 不能安全、有效处理疫木的地区,全面封山育林。2、松材线虫病危害较轻的松林,病死树数量少且分散, 病死树株率在 10%以下,采用全面清理病死树的措施。病木 能不下山的尽量不下山。在每年 4 月底前组织专业队对发生区 边缘病死树周围 100

5、米范围内的松树实施强度砍伐病死树,形 成隔离带,防止病害继续扩散蔓延,并对中心发生区的病死树 进行全面清理,以减少病原,压缩受害面积,控制病害的发生3、对新发生疫点和孤立疫点要采用皆伐措施,并在 4 月 份前对四周 1 千米范围内松林采用“流胶法”举行早期诊断,发 现松树异常及时伐除,以彻底清除病原,确保拔除结果。4、实施病区皆伐时,应先伐死树,后伐残余活树,死树 和活树要分开放置,分别进行除害处理。5、为保证除治成效,实施清理病死树和病区皆伐时,所 有伐桩高度应低于 5 厘米,病区除治迹地清理干净,不残留直 径 1 厘米以上松树枝桠。(二)病木除害处理1、病死树伐根可罩塑料薄膜后覆土或磷化铝

6、( 1-2 粒) 进行熏蒸处理,或用虫线清等化学药剂进行喷淋,也可采取连 根刨除的方法。22、病区零散聚集的病死树,砍伐后当场将树干和树枝砍 成小段,装入专用熏蒸袋(凡直径 1厘米以3 上的枝条和刨出根桩均要全部装袋),再投放磷化铝(20克/M),密封塑料袋,搁置山上原地至传媒天牛羽化期 结束。对滞留于林间的病枝材,亦采用此法。3、清理下山的病枝、根桩等集中指定地点及时烧毁。4、伐下的病材,在集中指定地点采用如下处理方法:药物熏蒸:挑选平展坡地或高山,将砍伐材(包括直径 1 厘米以上的枝条和根桩)集中堆放,覆盖熏蒸帐幕,在堆垛四 周挖宽 30厘米,深 20厘米小沟,把帐幕四边埋入沟中用土压 实

7、,再投放硫酰氟或溴甲33烷(50克/M, 20C, 24-48小时),或磷化铝(20克 /M, 20C, 72小时以上)熏蒸至木料中松褐天牛和松材线虫 死亡率达到 100%。若杀虫率不到 100%,则要再次投药熏蒸 直至搜检及格为止。加热处理:将病树枝、干置于 60C 热处理房加热 2-3 小 时(或利用微波处理),取出检查松褐天牛死亡率,若死亡率 达不到 100%,继续进行处理直至松褐天牛全部死亡为止。变 性处理:将病木作成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制浆、烧碳等 消灭其中的病原和传播媒介。切片处理:将病木切成厚度不超 过 1 厘米的碎片,以使其中松褐天牛不能成活。销毁处理:如不具有上述条件当场

8、销毁。一切病木除害处 理必需 4月底松褐天牛成虫成仙前全部结束。(三)传媒天牛防治1、诱木防治在除治区的山顶、山脊、林道旁或空气流通处,选择衰弱 或较小的松树作为诱木,引诱传媒天牛集中在诱木上产卵,每 10 亩设置 1 株(松褐天牛密度大的林分可适当增设诱木数 量),于松褐天牛羽化初期( 5 月上旬),在诱木基部离地面 30-40 厘米处的 3 个方向侧面,用刀砍 3-4 刀(小树可少些) 刀口深入木质部约 1-2 厘米,刀口与树干大致成 30 度角。用 注射器把引诱剂注入刀口内。诱木引诱剂使用浓度为1:3 (1 份引诱剂原液用 3 倍清水稀释)。施药量(毫升)大致与诱木 树干基部直径(厘米)

9、树相当。于每年秋季将诱木伐除并进行 除害处理,杀死其中所诱天牛,减少天牛种群密度。也可采取 饵木堆诱杀松墨天牛,在其羽化盛期的 6-8 月,可设置饵木诱 杀。方法是:将中等大小的活松木锯成 3 段,搭成三角架,堆 高 1.5 米,每公顷林地设 2-5 堆,待天牛产卵结束后( 9 月) 取回饵木集中烧毁。2、诱捕器诱杀在传媒天牛成仙期,在发病林分每隔 1000 米设置一个诱 捕器,诱杀松褐天牛成虫。方法同诱捕器监测。集虫器内盛净 水或 3%杀螟松乳剂。3、喷药防治发生区于传媒天牛成虫期采用地面树干、冠部喷洒或飞机 喷洒绿色威雷(触破式微胶囊剂), 50-80 毫升/亩( 300-400 倍液),

10、或别的内吸性好、下导性强的杀虫剂,分别于松褐天 牛成仙初期、盛期举行防治。松褐天牛幼龄幼虫期采用地面树 干喷洒虫线清乳油80倍液,喷药量为 2-3升/株。4、树干注药防治对有特殊意义的名松古树和需保护的松树,于松褐天牛成 仙初期,在树干基部打孔注入虫线光A33 (Emamectin安息香酸盐液剂)400毫升/M (估计立木 料积),或注入虫线清1:1乳剂400毫升/M,举行保护。5、生物防治(1) 除治区在传媒天牛幼虫幼龄期,林间释放松褐天牛 的天敌肿腿蜂,也可通过肿腿蜂携带白僵菌的方法熏染天牛幼 虫,以降低林间天牛数量,达到控制和削减病死树的目的。每 年于松褐天牛幼虫期释放天敌,气温最好在25C以上的晴天 举行。放蜂方法采用单株放蜂法、中心放蜂法或分片布点放蜂 法,每10亩设一个放蜂点,每点放蜂 1 万头左右。(2) 防治初龄及寄生在松树皮下的序言昆虫,在 6-7 月 间,对松林施放白僵菌粉,即用白僵菌粉兑水 50 倍对松林喷 雾。每公顷用粉7.5-15公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