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每日一练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3133433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每日一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语文每日一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每日一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每日一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每日一练(三)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氤氲(yn) 米芾(f) 嘈嘈切切(co) 皑皑白雪(i)B. 大堤 (d) 一簇(ch) 蠢蠢而蠕 (r) 心寒眸酸(m)C. 仓颉(ji) 冰雹(bo) 云缭烟绕(1io) 山隐水迢(tio)D. 啾啾(ji) 羯鼓(ji) 层叠互倚(y) 宵寒袭肘(zhu)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青霭 岑寂 空蒙迷幻 明火执仗 B. 惊悸 寒濑 一峰半壑 积毁销骨C. 幽暗 惊蜇 若既若离 山清水秀 D. 擎天 弥漫 秋雨潇潇 沧海一粟3. 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多年的努力使他终于获得了提拔

2、的机会,现在他已在政府要害部门任职,父亲欣慰地说:“你也算是升堂入室了。” B. 等到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情时,已是后悔莫及。 C. 惊蛰已过,空气里便有淡淡的土腥气,也许土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欲动。 D. 要领略“白云回望台,青霭人看无”的境界,在美国西部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仍须回到中国来。4.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于奏成了黄昏。 B. 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是值得谈一谈的问题。 C. 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

3、 D. 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 5. 填入横线中词语的顺序依次为 ( )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 , , ,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 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 A. 凄凉 凄清 凄楚 凄迷 B. 凄凉 凄楚 凄清 凄迷C. 凄清 凄凉 凄迷 凄楚 D. 凄清 凄迷 凄凉 凄楚高中语文每日一练(四)1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薄荷(b)

4、 耀目(yo) 万籁(li) 雷电霹雹(bo)B滂沱(tu) 青霭(i) 夜宿(xi) 淅淅沥沥(l)C氤氲(yn) 羯鼓(ji) 潺潺(chn) 一峰半壑(h)D寒濑(li) 岑寂(cn) 惊蛰(zh) 鸟声啾啾(ji)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淋淋离离 宛然 窥见 乍现B千变万化 骇人 翁郁 嗅闻C惊心动魄 迷离 清爽 擎天D心寒眸酸 按磨 幽暗 晌午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 是不可能的。这样岂不像住在竹筒里,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 令人耳朵过敏吧。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

5、从台阶下 侵到他舌底, 心底。A基本 进而 径直B基本 反而 一直C几乎 进而 径直D几乎 反而 一直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是一部让人们百看不厌的百科全书。B印度洋大海啸制造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惨剧。C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D他把捡到的钱包送到办公室后,碰到人看他,脸上露出忐忐忑忑的神情。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B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许回来中国。C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

6、中国的山水上纸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D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6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一句是( )A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地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B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C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D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高中语文每日一练(三)答案 1. B (r mu ) 2.C (惊蛰 若即若离)3.B (A. 升堂入室:形容人的技艺精湛。此处用法不对。C. 蠢蠢欲动:比喻坏人准备捣乱或敌人准备进

7、攻。D. 可望而不可即:形容可以到达而实际难以到达。而此处根本不存在“看来可以到达”的意思)4. C (“荡胸生层云,”中的逗号应当放在引号外面)5. A高中语文每日一练(四)答案1C(A“薄荷”应读“b”,B“夜宿”应读“s”,D“岑寂”应读“cn”)2C(A“离”应写为“漓”,B“翁”应写为“蓊”,D“磨”应写为“摩”。)3D(“基本”一般用于肯定句,“几乎”用于否定句;“进而”表递进关系,“反而”表转折关系;“径直”表直接、不拐弯,“一直”表示顺着某个方向下去。)4.D 5B(引号内的句号删去。)6B(拟人)高中语文每日一练(三)答案 1. B (r mu ) 2.C (惊蛰 若即若离)

8、3.B (A. 升堂入室:形容人的技艺精湛。此处用法不对。C. 蠢蠢欲动:比喻坏人准备捣乱或敌人准备进攻。D. 可望而不可即:形容可以到达而实际难以到达。而此处根本不存在“看来可以到达”的意思)4. C (“荡胸生层云,”中的逗号应当放在引号外面)5. A高中语文每日一练(四)答案1C(A“薄荷”应读“b”,B“夜宿”应读“s”,D“岑寂”应读“cn”)2C(A“离”应写为“漓”,B“翁”应写为“蓊”,D“磨”应写为“摩”。)3D(“基本”一般用于肯定句,“几乎”用于否定句;“进而”表递进关系,“反而”表转折关系;“径直”表直接、不拐弯,“一直”表示顺着某个方向下去。)4.D 5B(引号内的句

9、号删去。)6B(拟人)高中语文每日一练(三)答案 1. B (r mu ) 2.C (惊蛰 若即若离)3.B (A. 升堂入室:形容人的技艺精湛。此处用法不对。C. 蠢蠢欲动:比喻坏人准备捣乱或敌人准备进攻。D. 可望而不可即:形容可以到达而实际难以到达。而此处根本不存在“看来可以到达”的意思)4. C (“荡胸生层云,”中的逗号应当放在引号外面)5. A高中语文每日一练(四)答案1C(A“薄荷”应读“b”,B“夜宿”应读“s”,D“岑寂”应读“cn”)2C(A“离”应写为“漓”,B“翁”应写为“蓊”,D“磨”应写为“摩”。)3D(“基本”一般用于肯定句,“几乎”用于否定句;“进而”表递进关系

10、,“反而”表转折关系;“径直”表直接、不拐弯,“一直”表示顺着某个方向下去。)4.D 5B(引号内的句号删去。)6B(拟人)高中语文每日一练(三)答案 1. B (r mu ) 2.C (惊蛰 若即若离)3.B (A. 升堂入室:形容人的技艺精湛。此处用法不对。C. 蠢蠢欲动:比喻坏人准备捣乱或敌人准备进攻。D. 可望而不可即:形容可以到达而实际难以到达。而此处根本不存在“看来可以到达”的意思)4. C (“荡胸生层云,”中的逗号应当放在引号外面)5. A高中语文每日一练(四)答案1C(A“薄荷”应读“b”,B“夜宿”应读“s”,D“岑寂”应读“cn”)2C(A“离”应写为“漓”,B“翁”应写为“蓊”,D“磨”应写为“摩”。)3D(“基本”一般用于肯定句,“几乎”用于否定句;“进而”表递进关系,“反而”表转折关系;“径直”表直接、不拐弯,“一直”表示顺着某个方向下去。)4.D 5B(引号内的句号删去。)6B(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