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的应用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313048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的应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环境科学系G073 曹泽龙【摘要】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的简要总结和反思,发杨“古为今用的精神。了解现代园林受现代技术的影响。提出了现代园林应具有人性化的标准!【关键词】 古典园林 现代园林1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观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观是最值得我们认真领会的。中国园林崇尚自然,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与现代园林的开展方向相吻合。人类与自然长期共存,其生命活动本能地与自然相互联通。科学证明、一旦失去了良好的自然环境,人就会自律性丧失,生物钟失调,新陈代谢不平衡。然而随着地球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猛开展,人口的快速膨胀,人类许多生态资源、环境资源受到了严

2、重破坏,大量土地资源、风景资源为工业化的负作用所破坏和浪费,人类的安康存在和开展都受到了严重威胁。这些都促使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观念日益被社会广泛承受和宣传,在生态学和自然科学的根基上建设大园林的观念也成为许多有识之士提出和倡导的方向。作为一名设计工作者,在设计时就必须分析你所做的方案实施后是否真正能到达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否能符合可持续开展的理念。我们不能仅仅从园林的形式上来审视天人合一的思想,而要从更理性、科学、客观的观点去审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具体来说:比方园林中的乔、灌、草的植物配比是否合理,是否更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园林绿地是否真正能满足修养水源、净化空气的 根本生态功能;园林

3、的道路广场设置是否比例得当,能否兼顾景观与功能使用等等,这都要进展理性的分析。仅仅从形式上拥有自然的景观是不够的。当前有一些城市出现城市广场热、欧陆风情热等,经过理性分析,它们能否符合自然生态的要求,真正改善城市的环境,是非常值得商榷的。2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思维方式师法自然一直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思维方式。“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古代造园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摹本,造园者通过对自然的感受,取自然美之精华于园林中,成就了无数美景名园。因此,深入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熟悉大自然应是园林创作设计的基根源泉。我们现在能在比过去优越得多的条件下去感知和认识自然,也能利用声、光、电等更多的科技手段来展现自然之美;

4、大干世界又是景象万千,日月光影,山形水貌,花草树木都是园林景观的重要元素,它们在自然界中千姿百态地存在着,可以让我们尽情展现。园林设计师应当广游天下美景,多接触真自然大山水,多搜集积累景观素材,进而更好地总结它们美的本质,才能把它们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放到我们的设计作品中。到那时必定百花齐放,精品不断。 师法自然的过程就是设计者将自己对自然美的亲身体验加以浓缩概括、提纯典型化后再用自然元素表达出来分享给大家的过程。师法自然的方法各有高招,我认为从设计思路上主要有两点:第一就是利用科技手段去夸张突出和概括自然美最有生命力的景观,比方说许多喷泉、叠泉水景的设计。你在自然界找不到它们,但却能体会到它们源

5、于自然的神韵。第二点就是在现代高科技,新材料的支撑下去扩展和延伸欣赏者的感知能力,使人类更能感到自然的神秘与美丽。3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设计技巧 中国有数千年的造园历史。从空间布局到叠山理水都有许多出色作品。若何相地立基,借景生情;若何小中见大,序列空间,都有许多创作手法可以学习。结合设计实践,谈谈我对以下几点的理解: 3.1因地制宜 我认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因地制宜,一方面讲的是景观创造要考虑基址现状,另一方面讲的是景点布置要服从整体需要,分主配关系。结合场地现状特点造景可能为广阔设计师所重视,而根据工程性质的不同因地制宜地布置景点却常常被大家忽略。比方在中华世纪坛绿地的设计上,最初的方案有许多复杂

6、的景观元素,如喷泉、小品、雕塑,但是最后都减掉了,设计上只用简单的圆形线和波浪曲线来与世纪坛的建筑形体来照应,绿地中大面积以绿化为主,用植物来衬托景观的主体中华世纪坛。再比方在北京东便门明城墙遗址公园的设计上。最初也想在公园中安排许多复杂的景观元素,甚至有“玻璃城墙、“激光城墙的设想。但是考虑到公园的性质是遗址公园,是以保护城墙为出发点,以展示古城墙的真实面貌为目的,应该把北京仅存的明代城墙遗址作为景观主体。因此公园最终方案从园路的线形、植物的配置以及景点布局都紧紧围绕明城墙展开,给城墙提供一个最自然的环境气氛。在林荫树木的掩映下,游人可以细细品味明城墙所拥有的历史与沧桑;同时,简洁的设计布局

7、使公园能很好地溶人到城市景观中,使其成为反映老北京历史变迁,展现古都风貌的重要文化景点。现在有一些设计师往往忽略了因地制宜的设计要领,把有的小区绿地建得像城市广场;有的绿地号称“花园广场,却全是硬质铺装;有的街道变成了造景手法的展览路,全然不考虑市民的活动需求、城市的生态需求以及周边的环境气氛。我想,设计者应该真正理解“因地制宜设计理念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因地制宜的设计作品才是最亲切的,也更有生命力。 3.2庭园理水 中国园林讲究“无水不成园。无论北方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私家园林都对水这种自然元素备加喜爱。“一池三山、“水狭必间其隔等等都是有关水景的重要理论。在密云田园培训中心、世贸国际公寓的环境设

8、计中,水体布局学习了传统园林中水面开合有序、大小曲折变化的特点。水中增加小岛,严密结合植物微地形,丰富了园林的空间层次。在水体景观的形态上讲究动静变化,运用了一些高科技手段,把自然界中水最有活力的形态凝固起来,展示在人们面前。比方一些喷泉、涌泉、溪流的设计应用,给园林增加了不少灵气。 3.3步移景异 在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沙漠景观的设计中,展览面积只有几百平米。若何以小见大,向人们更好地展示沙漠植物景观,是设计上首要考虑的问题。我在设计过程中突出应用了步移景异的设计理念。将巨人柱、大金琥、沙漠“河流等几个焦点景点作为道路变化的对景,道路线性的曲折变化则严密结合这些对景景观展开。这样的处理手法一方

9、面丰富了室内空间的层次与变化,另一面很好地保证了室内景观的完整性。 3.4植物配置 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之精巧在于她遵循画理诗情,还常常赋花木以人性,这也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许多植物的品格象征:如牡丹的豪放富贵、莲花的桔祥如意、梅花的坚强高洁等等,还有石榴代表多子多福、柿子代表事事如意,紫薇代表家庭和睦,都为广阔人民群众所认同。所以,现代园林的植物配置,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多赋草木以情趣,才能使人们更乐于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热爱自然;也能让我们的作品更有人情味道。 做了十几年设计,常常会有许多感想体会。园林是人与自然的结晶。满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时代的要求;能与自然更好地交流,

10、是现代人的渴望。“一种风景就是一种心情,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认为最美最美的景致。我想我们的园林作品应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韵,能与人们心中的美很好地交流,产生共鸣,陶冶情操。中华民族有落叶归根,尊重祖先的习惯,注重文化上的继承和文脉上的延续。在传统根基上的创新是一种方法也更易取得成功。中国古典园林的博大精深也不是随便就能学习成功的,她是我们园林工作者学习的宝藏。当今社会,我们正面临着时代的变革。中国参加WTO、申办2008奥运会成功等机遇,让我们有更多的时机去应对挑战。我们应遵循“扎根过去,立足现在,取向未来的原则,在现代高科技、新材料的支撑下,不断创新进取,做出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园林。 4 传统

11、的继承与拓展 4.1造园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来源于道家学说,强调“师法自然,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组景和造景的手法之高超,在世界古典园林中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但由于受空间所限,喜好欣赏小景,偏爱把玩细部,往往使得有些园林空间局促拥塞,变化繁冗琐碎。 古典园林,无论是强调师法自然,还是高于自然,其实质都是强调对“自然的艺术处理。不同之处,仅在于艺术处理的内容、手法和侧重点。可以说,各时期园林在风格上的差异,首先源于不同的自然观,即园林美学中的自然观。现代园林在扬弃古典园林自然观的同时,又有自己新的拓展。这种拓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由“仿生自然,向生态自然的拓展。早在1969年,美

12、国宾州大学园林学教授麦克哈格(Ian McHarg)在其经典名著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中,就提出了综合性的生态规划思想。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诸如为保护表土层,不在容易造成土壤侵蚀的陡坡地段建设;保护有生态意义的低湿地与水系;按当地群落进展种植设计;多用乡土树种等 根本生态观点与知识,已被设计师理解、掌握和运用。在生态与环境思想的引导下,园林中的一些工程技术措施,例如,为减小迳流峰值的场地雨水滞蓄手段;为两栖生物考虑的自然多样化驳岸工程措施;污水的自然或生物净化技术;为地下水回灌的“生态铺地等,均带有明显的生态成分。 自然观的另外一个重要拓展,是静态自然向动态自然的拓

13、展。即现代景观设计,开场将景观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设计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画风光。有意识地接纳相关自然因素的介入,力图将自然的演变和开展进程,纳入开放的景观体系之中。典型的例子如20世纪90年代,荷兰WEST8景观设计事务所设计的鹿特丹围堰旁的贝壳景观工程。基地原有的乱沙堆平整后,用黑白相间的贝壳铺成3cm厚、色彩反差强烈的几何图案,吸引了成百上千的海鸟在此盘旋、栖息,寂静的海滩逐渐变得生机勃勃起来。假设干年后,自然力的侵蚀使薄薄的贝壳层渐渐消失,这片区域将成为沙丘地。 4.2 功能定位 无论东方古典园林还是西方古典园林,其 根本的功能定位都属欣赏型,服务对象

14、都是以宫廷或贵族等为代表的极少数人。因此,园林的功能都围绕他们的日常活动与心理需求展开。这实际上是一种脱离群众的功能定位,同时也反映出等级社会中,园林功能性的局限与单一。随着现代生产力的飞速开展,更加开放的生活方式,引发了人们各种不同的生理及心理需求。现代园林设计顺应这一趋势,在保持园林设计欣赏性的同时,从环境心理学、行为学理论等科学的角度,来分析群众的多元需求和开放式空间中的种种行为现象,为现代园林设计进展了重新定位。它通过定性研究人群的分布特性,来确定行为环境(behavior setting)不同的规模与尺度,并根据人的行为迹象(behavior traces)来得出合理顺畅的流线类型(

15、如抄近路、左转弯、识途性等);又通过定点研究人的各种不同的行为趋向(behavior trend)与状态模式,来确定不同的户外设施的选用设置,及不同的局域空间知性特征。为了科学合理地安排这一切,环境心理学还提出了一系列指标化的模型体系,为园林设计中不同情况下的功能分析提供依据。如潜势(Pottential)模型,地域倾向面(Trend)模型等等。总之,现代园林在功能定位上,不再局限于古典园林的单一模式,而是向微观上深化细化,宏观上多元化的方向开展。 4.3 造景元素 古典园林在景观的塑造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模仿性,如中国的千山万水,等等,现代园林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另一方面又充

16、分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和全新的艺术处理手法,对传统要素的造景潜力,进展了更深层次的开发与挖掘。 4.3.1 水景 水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景之一,中国古典园林水景在高度提炼和概括自然水体的根基之上,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技巧。水体的聚散、开合、收放、曲直极有章法,正所谓“收之成溪涧,放之为湖海。这方面的经典实例也比比皆是。此外,它还极其注重水体的配合组景,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就写道“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总的来说,受道家“虚静为本思想的影响,中国园林的理水,重在表现其静态美,动也是静中之动势。 现代景观中的水景处理,更多地继承了古典园林中对水景动态美的表现手法,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动态水景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