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2.2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3125170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2.2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2.2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2.2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2.2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2.2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2.2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2.2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2.2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宾客摈弃殡仪馆五彩缤纷B.曹丕砒霜美人坯纰漏百出C.包庇媲美生僻字麻痹大意D.拓片下榻金字塔纷至沓来解析:A项,bn,bn,bn,bn;B项,都读“p”;C项,b,p,p,b;D项,t,t,t,t。答案:B2.下列词语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模样/模拟省事/省亲刊载/下载飞来横祸/骄横跋扈B.碣石/谒见荏苒/烹饪沮丧/狙击沽名钓誉/怙恶不悛C.潦水/潦草孱弱/孱头渎职/赎罪佶屈聱牙/吉光片羽D.霁月

2、/荠麦蓼蓝/寥落供给/提供风尘仆仆/扑朔迷离解析:A项,m/m,shng/xng,zi/zi,hng;B项,ji/y,rn/rn,j/j,g/h;C项,lo/lio,chn/cn,d/sh,j;D项,j,lio/lio,gng,p/p。答案: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医学专家说,肥胖是一种臃肿的体态,更是一种病态,它能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和癌症等诸多疾病,还会让人产生自卑心理。(2)该活动以“今天,你读书了吗”为口号倡导大众阅读,讲述中国人的阅读故事,通过各个层面中国人今天的阅读风貌。(3)由于交通事业迅速发展,为城乡物资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A.不止显示从

3、而B.不只展示从而C.不止展示进而D.不只显示进而解析:不止:继续不停;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不只:不但,不仅;表示递进关系。显示:明显地表现。展示:清楚地摆出来。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进而: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答案:B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我们写文章要在遣词造句上多下功夫,因为一篇好文章中的任何一个词语和句子都应该能够经得起读者的反复。(2)21世纪以来,中国博士生招生规模逐年膨胀,数量与美国相当,而质量却在下滑,这种情况受到有识之士的。(3)我们有非常好的疫苗体系,一旦疫苗被举报有问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会极其迅速地做出反

4、应。A.捉摸诟骂监测B.捉摸诟病检测C.琢磨诟骂检测D.琢磨诟病监测解析:琢磨:雕刻和打磨(玉石);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又指思索、考虑。捉摸: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句中。诟骂:辱骂。诟病:指责。监测:监视检测。检测:检验测定。答案:D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故乡在远方张抗抗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几十年来,我漂泊不定,浪迹天涯。我走过田野,穿过城市,我到过许多许多地方。我从哪里来?哪儿是我的故园我的家乡?我不知道。19岁那年我离开了杭州城。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的西子湖畔是我的出生地。离杭州100里水路的江南小镇洛舍是我的外婆家。然而,我只是杭州的一个过客,我的祖籍在广东新

5、会。我长到30岁时,才同我的父母一起回过广东老家。老家有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和神秘幽静的榕树岛。夕阳西下时,我看见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急急盘旋回巢,巨大的榕树林上空遮天蔽日,鸟声盈盈。那就是闻名于世的小鸟天堂。新会县世为葵乡,小河碧绿的水波上,一串串细长的小船满载清香弥漫的葵叶,沉甸甸贴水而行,悠悠远去但老家于我,却已无故园的感觉。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我也并不真正认识一个人。我甚至说不出一句完整地道的家乡方言。我和我早年离家的父亲,犹如被放逐的弃儿,在陌生的乡音里,茫然寻找辨别着这块土地残留给自己的根性。梦中常常出现的是江南。暑假寒假,坐小火轮去洛舍镇外婆家。镇东头有一座大石桥,夏天时许多光

6、屁股的孩子从桥墩上往河里跳水。那小河连着烟波浩渺的洛舍洋,我曾经在桥下淘米,竹编的淘箩湿淋淋从水里拎起,珍珠般的白米上扑扑蹦跳着一条小鱼儿而外婆早已过世了。外婆走时就带走了故乡。其实外婆外公也不是地道的浙江人氏。听说外婆的祖上是江苏丹阳人,不知何年移来德清洛舍;又听说洛舍其名是早年此地曾有一支移民来自洛阳,洛阳人之舍,谓之洛舍。由此看来,外婆外公的祖籍也难以考证,我魂牵梦系的江南小镇,又何为我的故乡?所以对于我从小出生长大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膜和猜疑。自然,我喜欢西湖的柔和淡泊,喜欢植物园的绿草地和春天时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喜欢冬天时满山的翠竹和苍郁的香樟树但它们只是我摇篮上的饰带和点缀

7、,我欣赏它们,赞美它们,但它们不属于我。每次我回杭州探望父母,在嘈杂喧闹的街巷里,自己身上那种从遥远的异地带来的“生人味”,总使我觉得自己同这里的温馨和湿润格格不入我究竟来自何方?更多的时候,我会凝神默想着那遥远的冰雪之地,想起笼罩在雾霭中的幽蓝色的小兴安岭群山。踏着没膝深的雪地进山去,灌木林里尚未封冻的山泉一路叮咚欢歌,偶有暖泉顺坡溢流,便把低洼地的塔头墩子水晶一般封存,可窥见冰层下碧玉般的青草。山里无风的日子,静谧的柞树林中轻轻慢慢地飘着小清雪,落在头巾上,不化,一会儿就亮晶晶的披了一肩,是雪女王送你的礼物。若闭上眼睛,能听见雪花亲吻着树叶的声音。那是我21岁的生命中,第一次发现原来落雪有

8、声,如桑蚕啜叶、婴童吮乳,声声有情。那时住帐篷,炉筒一夜夜燃着粗壮的大木棒,隆隆如森林火车如林场的牵引拖拉机轰响,时时还夹着山脚下传来的咔咔冰崩声山林里的早晨宁静而妩媚,坡上的林梢一抹玫瑰红,淡紫色的炊烟缠绵缭绕。门前的白雪地上,又印上了夜里悄悄来过的不知名的小动物一条条丝带般的脚印儿,细细辨认,如梅花如柳梢亦如一个个问号,清晰又杂乱地蜿蜒于雪原,消失于密林深处小小的脚印沉浮于无边的雪野之上,恰如我们漂泊动荡的青春年华。我19岁便离开了我的出生地杭州城,走向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那时我曾日夜思念我的西湖,我的故园在温暖的南方。但现在我知道,我已没有了故乡。我们总是在走,一边走一边播撒着全世界都能

9、生长的种子。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既来则定,四海为家。我们像一群新时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无归宿的流浪移民。也许我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然而在城市闷热窒息的夏日里,我仍时时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进了我们青春血汗的土地。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20年的日月就把我这样一个纤弱的江南女子,磨砺得柔韧而坚实起来。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开头作者“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漂泊不定,浪迹天涯”,从而发出“我从哪里来?哪儿是我的故园我的家乡”的疑问,正是这些疑问,使作者走

10、上了对故乡探寻的心灵之旅。B.文中一共描绘了作者经历的四个故乡:祖籍广东新会、外婆家江南小镇洛舍、出生地杭州和献出青春岁月的北大荒。这些故乡中唯有北大荒给作者留下过深刻的印象。C.第段作者主要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杭州的喜爱,但自19岁离开后,作者渐渐感到这里不属于她,回家探亲有了“生人味”而显得格格不入。D.在文中作者将冰天雪地的寒冷的北大荒与温馨、湿润的杭州城进行鲜明的对比,主要目的是想表达自己年轻时曾对出生地杭州产生过强烈的思念之情。E.本文与一般写思念故乡的抒情散文不同,作者借助于自己对几个故乡情感的体悟,更多的是在表达自己对于“故乡”的一种理解,一种对“故乡”的更深意义的探求。

11、解析:B项,“唯有北大荒”不妥;D项,主要想表达北大荒对作者的磨砺,它使自己变得坚实起来,是自己的精神的家园。答案:BD6.在写北大荒生活前,作者写了新会、洛舍、杭州三个故乡,请说说作者眼中这三个故乡的共同点。参考答案:都在温暖的南方,景色都很优美,充满诗情画意,但作者对这三个故乡的感受是陌生的,甚至有些隔膜。7.身在城市,作者为何时时想起那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参考答案:因为那片北方的土地曾经是作者的第二故乡、作者的精神家园,那里的土地粗犷、质朴,融进了作者青春的血汗,并将纤弱的作者磨砺得柔韧、坚实起来。8.作者笔下的“故乡”究竟指什么?给你什么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参考答案:作

12、者所说的故乡不仅指祖辈生活过的地方,更多的是指一个曾留下自己奋斗足迹、能寄托和净化自己灵魂的精神家园。作者笔下的杭州、洛舍、北大荒正是这样的地方。现实生活中,不少打工者的生活使“背井离乡”成为一种常态,要想在流浪中不沉沦、不迷失自己,就要像作者一样不断奋斗,不断磨砺自己,让自己找到一种精神归属和感情寄托,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的故乡。三、表达交流9.有生命的词语应该反映时代气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词义和色彩。“奇葩”就是这样一个雅俗共赏、含义丰富、褒贬兼备、极富生命力的词语。请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奇葩”一词的含义。(1)林书豪是第一个在仅仅一周时间内就达到这个高度的NBA运动员,堪称奇葩。(2)

13、有的老师不许学生课堂上插嘴,同学们也大都认为课堂上随意插嘴的人是奇葩。(3)综观这些奇葩校规,其特点是荒唐可笑,简单粗暴。尽管用心良苦,但收效甚微。解析:第一,结合平时积累,把握词语的本义;第二,结合语境合理解释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等;第三,把解释义代入语句,验证准确与否。(1)要突出“仅仅一周时间内就达到这个高度”;(2)要注意“大都认为”;(3)要结合“荒唐可笑,简单粗暴”理解。参考答案:(1)奇迹,含赞许、赞赏意味。(2)另类,含讽刺、调侃意味。(3)离奇出格,含批评、否定意味。10.仿照下面的画线句子,续写两句话,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现如今,“个性”早已成为“新新人类”的代名词,“你真有个性”成为一种语言的时尚。其实,个性不是奇装异服,不是夸夸其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个性就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苏轼那笑对人生的豪迈与豁达;个性就是;个性就是。答案:示例“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那追求真理的执着与理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那与世无争的闲适与淡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那蔑视权贵的不羁与洒脱“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那蹈死不顾的英勇与豪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