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专题会议记录课件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3124198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0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教研专题会议记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学教研专题会议记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学教研专题会议记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学教研专题会议记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学教研专题会议记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教研专题会议记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教研专题会议记录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次教学教研专题会议时间:2015年2月13日地点:办公室人员:全体老师主持:骆仁彬主讲:赵长松内容:一、工作目标 1、全面落实教学常规管理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成绩 3、减轻师生过重负担 (1)开展的教研活动都是乡中心学校要求的 (2)布置的工作都是乡中心学校要检查的二、工作内容 (一) 落实教学常规管理 1、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按照课程表授课,不得随意串课、不上课。不得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尤其是罚站、罚蹲写作业。 2、要求课前一首歌,让校园内充满歌声。上课时间做到不拖、不压堂,上、下课师生行规定礼节,禁止将学生撵出课堂。 3、早自习晨读,要求课堂内有朗朗的读书声。 4、班主任要帮助科任教师

2、制定每个学科的课代表,课代表帮助任课教师取教科书。教科书发放应该在课前进行,不要耽误上课时间。学生如果想借阅教科书可以向任课教师申请。 5、教案检查:每月一次。 (1)要求教案课时内容适当,目标、过程、反思齐全,媒体运用恰当,书写工整规范。课后反思及时。 (2)课时量要符合要求,按18周计算。 (3)根据校长要求教案检查情况每月公布一次。 6、作业检查:每月一次。 (1)中高年级大作文8篇,一、二年级造句(写话)练习每学期10次。语文每课一次,数学每周3次,外语每课一次。科学、品德每课一次,其他学科要有实践性作业。 (2)作业要求学生书写规范、整洁、格式统一。 (3)作业批改课内正式作文至少精

3、批8次,评语恰当。其他作业评价采用等级制,教师要注明批改日期,写在作业右下方。有适当的批改摘记。 (4)寒、暑假作业要批改,等待上级部门检查。(二)提高教学质量和成绩 1、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要有相应的单元测试和随堂检测,可以以年级组进行测试,要有单元测试成绩。要有月考成绩。其他学科要有平时成绩,每生不少于5次。 2、任课教师尤其是科任教师不能脱离教材授课,必须完成教材的规定任务。 3、听课笔记每学期20课时,要求将听课时间写清楚。 4、政治笔记每周一次。 5、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努力干好本职工作第二次教学教研专题会议记录时间:2015年3月13日地点:办公室人员:全体老师主持:骆仁彬主讲:赵长

4、松内容:必须了解的几个教育教学新观 第一,在教育教学的主导思想上,要由单纯的知识教育转变为知识与智慧并重的教育。 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是一种结果的教育、继承的教育;培养智慧的教育是一种创新的教育,创新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过程的教育。 第二,在知识的传授上,要变“双基”为“四基”,即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础上,再加上“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主要指一门学科教学的主线或一门学科内容的诠释架构和逻辑架构。“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的活动及其过程。 第三,在基本能力的培养上,要变“双能”为“四能”,即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再加上“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四

5、,在思维方式的训练上,要由长期因袭的单向思维变为双向思维的培养。与创新有关的思维与能力主要有两种:演绎思维及其能力,归纳思维及其能力。 第五、在教学的水平上,应是人师的境界: 教师做到:教人以道义,教人以知识,教人以智慧,教人以发展。 学生达到:学习的兴趣,向上的精神,创造的激情,社会的责任感。第三次教学教研专题会议记录时间:2015年4月10日地点:办公室人员:全体老师主持:骆仁彬主讲:赵长松内容:复习课借鉴的几种教学模式 (一)“自助餐”式复习课 传统复习课总是由老师提供复习材料,学生围绕固定材料进行讨论和整理,往往老师认为讲得面面俱到,而学生还是漏洞百出。为了激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

6、学习愿望,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前做一些准备工作。 1、自备菜单 课前,布置给学生具体的复习要求:一是在复习回忆基础上对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整理;二是记录与此相关的问题和提问。这样既使学生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导向,体现了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又为教师收集信息提供了机会。它是上好“自助餐”式复习课的前提,在自备菜单的过程中,他们需要认真学习,精心准备。既可记录自己不懂的问题,也可包含自己已懂但又十分有价值的问题,既可请求同学的帮助,也可明确向同学挑战,他们的思维始终处在对知识、对问题解决的期待之中。 2、消化菜肴 课中,根据学生提供的道道菜肴(再学习的信息)进行逐步消化。可分为两大环节( 1)小组交流。先在小

7、组里交流自己整理的知识要点,在相互补充的过程中逐步充实、完善;再提出自己菜单中的问题,尽量争取在组内成员帮助下解决。小组交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空间,使每个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体验成功的愉悦和合作的价值。(2)各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一是归纳知识要点,老师根据汇报补充整理成板书以便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二是组际间的质疑解疑,各小组提出组内尚未解决的问题或组内已经解决但易被忽视却很有价值的问题。通过质疑、讨论、争论,激起学生智慧的碰撞、情感的共鸣,从而使知识的本质更加清晰,记忆更加深刻! 3、细品佳肴 由于菜单出自不同的学习个体,就难免会出现有些问题超越课标要求,或很难在45分钟内全部消

8、化,而这些问题中有的极具思考价值。于是便成了一些学有余力或学有兴趣的学生课后继续品尝的一道佳肴。只要给他们三五分钟用来展示自己课后研究的发现,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更宽阔的舞台,就能激励他们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培养出一部分独具思维的数学爱好者。他们的讲解更易被其他学生接受,他们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也更容易带动和感染其他学生。 (二)“理练结合”式复习课 我们知道,复习课的本质就是查漏补缺、系统整理和综合应用。在老师的引导下梳理知识和巩固练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便于操作也最为常用的方法。它主要可以分成三种模式:以理带练即先理后练;理练结合即边理边练;练为主理为辅,即先练后理。复习边理边练的形

9、式居多。那么如何让传统的摸式焕发出新的活力呢? 1、教学过程注重开放,突出主体。 (1)抓准复习起点。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了解学生、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的沉淀,便于形成学习平台,抓准基点展开梳理,从而有助于面向全体、查漏补缺。那么这个点如何抓呢?方法一,设计开放题来了解学生己有的知识结构组串学生知识的散点。从而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基础,有的放矢。方法二,通过交流谈话来了解。可让学生先说说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复习等。这样相对以往教学中教师喋喋不休、大量的注入,课堂更多关注了质的体现

10、。 (2)突出学生自主梳理的过程。 “看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做一遍”。传统复习课中总是由老师越俎代庖梳理知识,学生仅仅做了听客和陪衬。新型复习课则让学生亲身经历梳理、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独立思考的空间,使他们人人参与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教师可以提供整理情况给学生,与他们进行交流。 (3)注重学生参与评价。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评价学生学习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我们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舞台,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展示的空间让给学生,把评价的机会交给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学会自我肯定、自我反思

11、。在相互的质疑评价中,就能暴露学生的不同思考和存在的不同问题,引发辨析、矫正,从而完善知识网络。 2、练习内容多样化,强调应用。 (1)突出练习的实效性。 练习是巩固和拓展知识的有效手段,但要讲究练的形式、练的实效。 (2)加强练习的应用性。第四次教学教研专题会议记录时间:2015年5月15日地点:办公室人员:全体老师主持:骆仁彬主讲:赵长松内容:怎样做听课记录 一、掌握听课记录的基本要求 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而在记录本上的体现,左边是实录,右边是评点。 (一)课堂实录包括: 1、听课年、月、日、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 2、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

12、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 3、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 4、学习活动情况; 5、教学效果。 课堂实录记到什么程度,要根据每次听课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来确定,通常有下面三种形式: 一是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 二是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都记下来。 三是记实,把教师开始讲课,师生活动,直到下课都记录下来。 (二)课堂评点 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 1、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 2、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3、课堂结构设计; 4、教学方法的选择; 5、教学手段的运用; 6、教学基本功; 7、教学思想; 8、其他。

13、 写教学这一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 一是间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 二是总评,就是对间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有的记录本专设有意见栏)待课后与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这里值得提出来的是,在做听课记录时许多人偏于记课堂实录,而不做评点。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记录的内容多是教者板书什么就记什么,成了讲授者的“板书”,此外别无它记。显然这种听课记录其价值是不太大的。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课堂评点往往比实录更重要。 二、依据听课重点,抓住记录要点 往往有这样一些情况,记录面面俱到,四面出击,多而全,结果哪方面都不深刻,所以,听课记录有的需要

14、全面一些,有时需要突出某一个方面。记录要抓重点,对内容要选择,不宜“有言必录”,落在纸上的文字要精练,言简意赅,为了简便迅速有时用符号做标志和提示。 在记录时,有时来不及把想写的都记录下来,还可以留空位子,待有空闲时间时进行补遗。第五次教学教研专题会议记录时间:2015年6月12日地点:办公室人员:全体老师主持:骆仁彬主讲:赵长松 怎样评课 一节课的评价标准 评课作为一种质量分析,首先应该有一种质量标准。这就如同一种产品的质量验收,在验收前应有质量标准一样。要评析好一节课也是这样,评课者首先要熟悉和掌握评课的一般标准。什么是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因为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地区不同,每次评课的目的任务不同,很难有一个通用的标准。近些年来,各地区教研、科研部门,各基层学校根据需要,结合当地或本校实际情况,区别不同学科,因地制宜地制订了许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或课堂评价量表,这些就可以作为评课的参考。下面这个评价标准是我们经过多年教研实践总结出来的,可以为大家评课提供参考。 一、教学目的(体现目标意识)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 2、重点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了关键,能以简驾繁,所教知识准确 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