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总复习化学测试卷二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3122744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总复习化学测试卷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初中总复习化学测试卷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初中总复习化学测试卷二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初中总复习化学测试卷二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初中总复习化学测试卷二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总复习化学测试卷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总复习化学测试卷二(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试题二1(2013贵州贵阳)为完成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编号处所指物质的选用正确的是( )2(2014届北京市延庆县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下列区分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操作中,最合理的是( )A观察气体的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C伸入燃着的木条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3(2013广西南宁)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CO(CO2)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BMnO2粉末(KCl)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Fe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锌粉、过滤DNa2SO4溶液(NaCl)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4(2013辽宁沈阳)通常的食醋中约含3%5%的乙酸(化学式为C2H

2、4O2),有关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是一种氧化物 B乙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 D乙酸含有2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2个氧元素5(2013湖南娄底)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为(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30552070反应后的质量/g0100X5A50 B70 C40 D156(2014届河北省初中毕业生结课小模拟考试)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C30时乙的溶解

3、度为30 g 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7(2014届上海市崇明县第一学期期末试题)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稀盐酸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 C、加热一定量的氯酸 D、向一定量的双氧水溶液中加水稀释 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钾和二氧化锰固体 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8(2013山东莱芜)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关于丁酸乙酯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 B由20个原子构成C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6:2 D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9(2014届上海市静安区一

4、模试题)小敏来到实验室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实验,请按照要求答问题: 实验台前有如下仪器和药品,请写出仪器A、B的名称:A (1) ,B (2) 。小敏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做制取氧气的实验,实验前她发现其中缺少一种药品,该药品名称是 (3) ;该反应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 。 下表是小敏实验时的主要步骤及相关实验装置,其中 (5) (填字母序号)步骤中的实验装置有错误,改正的方法是 (6) 。改正后进行实验,这些步骤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7) (填字母序号)实验步骤a制备气体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d清洗仪器、整理桌面相关实验装置 利用上述装置另选药品,也能完成二氧化碳

5、气体制备,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8) 。下图甲装置也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甲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打开弹簧夹,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便能发生,请简述使甲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 (9) 。10(2014届北京市海淀区第一学期期末)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 ,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3)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4)

6、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镁条能在CO2中燃烧,他在装置D中进行实验,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这个实验使你对物质燃烧的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 。11(2014届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区第一学期期末试题)根据下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实验时该装置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目的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 端进入(填“b”或“c”)。请写出实验室制CO2的化学方

7、式 。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果发生装置选用C,其优点是 ; (4)若D装置中盛有紫色石蕊溶液,通入CO2气体后,溶液变 ,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2(2013黑龙江大庆)以下是中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图1)(1)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要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氢气,请将所选装置接口按从左到右顺序连接为 。(2)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多种方法。a,用KMnO4制氧气应选用 作为发生装置(填装置序号)。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b如用H2O2溶液制氧气,除H2O2溶液外还需要加入的试剂是 (填名称)。如图2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种装置图,该装置的特点是:打开弹

8、簧夹,块状固体和液体接触,反应发生;关闭弹簧夹后,产生的气体将液面压回,使固体和液体分开,反应停止。用H2O2溶液制氧气时, (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此装置。c实验室还用KClO3来制备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KClO3与MnO2的混合物ag加热一段时间,得到bg固体,将得到的固体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后,又得到cg固体,则KCl03的分解率为 。(用含a,bc的式子表示)(提示:KCl03的分解率是指已分解KClO3质量与原加入KClO3质量之比)13(2013山西)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

9、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段加入,溶液液的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1)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_。(2)当pH7时,消耗NaOH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_。(3)计算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14(2分)现有空气、氮气、二氧化碳和氧气四瓶无色气体,鉴别采用的方法最好是?15(3分)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其可能原因是: , , 。16家庭小实验:将洗净的碎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放入小玻璃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到鸡蛋壳表面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一会儿,便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7

10、请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1)反应中伴有发光放热现象(2)加热某种固体(或固体混合物)后固体质量减少(3)反应有沉淀生成18(4分)写出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1)试管口竖直向上,加入锌粒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没放棉花 ;(3)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 ;(4)把容器放在桌上使劲塞进橡皮塞 。19(4分)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大地震。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1)“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为搜救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调用了许多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C.分子

11、不断运动 D.分子间有间隔(2)地震中许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 (填操作名称)而实现。化学指标中含有水源的pH和硬度两项。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请简述实验步骤与现象: 。病理学指标中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要杀灭细菌可以向水中加入漂白粉、氯气等消毒剂,也可以通过 操作,既杀灭细菌,又能得到几乎纯净的水。20下列物质中,哪些含有氧分子?哪些含有氧元素?哪些物质是混合物?哪些物质是纯净物?哪些物质是单质?哪些物质是化合物?哪些物质是氧化物?二氧化碳 海水 氯酸钾 空气 水 三氧化二铁 高锰酸钾 氧气21(4分)右图表示的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请回答:ClH+H+盐酸Na+Na+ClH2OOHClH2ONa+Na+氢氧化钠溶液OHCl(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从图中可看出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22(14分)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l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