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流域高中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3121814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流域高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理流域高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理流域高中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理流域高中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理流域高中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流域高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流域高中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地理流域高中教案课标要求: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p 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理解该流域开发建立的根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1、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根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2、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p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3、通过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p 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4、掌握河流开发的分析p 方法,树立科学开展观念。(二)过程与方法1、阅读相关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根本特点。2、阅读相关图表,学会分析p 河流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掌握河流开发

2、的分析p 方法,树立科学开展观念。重点:1、分析p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及开发的现状;2、分析p 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四)重点、难点难点:根据流域的自然背景,分析p 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及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一、背景知识1、河流与人类的关系人类文明大多发于大河流域:尼罗河文明、两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黄河长江、印度河恒河;大河两岸多是人口、城市稠密地区。2、流域和水系:图3.14流域(供水区)指供应河流地表水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水的地下集水区的总称;一般指地面集水区。分水岭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水系(河系)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

3、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支流注入干流;二级支流注入一级支流;三级支流注入二级支流。3、流域的特性特殊性、整体性。流域是一个自然区域,又是一个经济区域,区域内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和经济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络、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二、河流各局部与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图3.15(学生读图填表)组成局部 重要性 保护重点 山地 是河流的发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 应保护它的植被 河流 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局部 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河谷平原 是人类活动比拟集中的地区 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三、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

4、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1、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影响)水力丰富;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突出(分析p 水力丰富与否从两个方面分析p :河流水量的大小;河流的落差)2、气候(图3.16)亚热带,温暖潮湿气候。降水丰富,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相对较少。学习方法:(描绘气候特征:从气候的两个根本要素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着手。对气温的描绘可参考以下数值指标:描绘 酷寒 严寒 寒冷 温和 温暖 炎热 月均温 -30-34.9 <-20 <0 015.9 1619.9 20P56考虑:1、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河流的水量会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冬末春初多降水,河流在这个季节径流量

5、也最大,其中3月份水位最高;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河流流量在这一埋藏也最小,进入枯水期,其中以10月份水量最少。2、从诺克斯维尔市气温降水柱状图看,田纳西河流域水热条件的匹配并不佳。冬末春初多阴雨,光照少,不利于作物的播种和生长;而在作物生长的旺季夏季,正是需水量最大的季节,而该季节降水缺乏,极易形成旱灾,影响作物的生长和成熟。解决的措施就是开展农田灌溉。田纳西河水量圈套,可以为农田灌溉提供充足稳定的水。3、水系对航运影响有利水系兴旺,支流众多;水量丰富;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通往全国大局部地区不利河流落差大;水量很不稳定。学习方法:分析p 内河航运兴旺的条件兴旺水量大;水量变化小;经济开展程度

6、高不兴旺水量小;水量变化大;经济开展程度低P56考虑:田纳西河进入枯水期时,因水位过低,使吨位大的船只不能通航,将大大影响客货运量。可以通过修建水库大坝的方法调节水量,或是抬高水位。4、矿产资煤、铁、铜、磷、锌、云母等,丰富。知识储藏:矿产分为金属矿和非金属矿。金属矿可分为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等。常见金属矿:铁、铜、锰、铅锌、钨、钛、镍、金等。常见非金属矿:石英、云母、磷、盐、煤、石油、天然气、玉石矿等,以能矿和宝石类矿最为重要。四、流域的开发早期及其后果1、18世纪下半叶人口较少,农业较兴旺,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2、19世纪后期人口激增,对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学习方法:造成一个区域生态恶化的根本原因一是人口的增长;二是掠夺式的开发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