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采集防范措施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3121568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本采集防范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标本采集防范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标本采集防范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标本采集防范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本采集防范措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春县人民医院感染、皮肤科标本采集防范措施1、标本容器的选择不当 :不同的检验标本需要不同的检验容器。 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选择标本容器,必须按要求进行采集和使用。同 时抽取几项检验血标本时,一般注入容器的顺序为:血培养瓶,抗凝 管,干燥试管。动作应迅速准确。2、采血的时机不当:护士要根据检验内容,事先通知病人,向病 人交代清楚有关的注意事项,严格掌握标本采集的适宜时机。3、采血部位不当:对输液输血病人,采集血标本时应在对侧肢体 采取。血气分析标本应采取动脉血。4、采血量不当:取血时要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选择不同的抗凝 剂试管。不同的抗凝剂试管,要求的采血量不同,要注意抗凝剂与血 液要有一定比例

2、,不能过多过少,并将血液与抗凝剂轻轻摇匀。5、采血的方法不当:采集血标本所用方法可直接造成血液成分的 变化,对于一些采血困难,缚止血带过长的病人,可以在针头刺入静 脉后的短时间内放松止血带,等待数分钟再抽血。气体,易挥发物质, ph 值等测定时,可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如:注射器中事先装有灭 菌的抗凝剂,取血后立即将注射器针头斜面刺入橡皮塞中,尽量避免 血液空气接触而影响血液成分含量或其ph值。血气标本采动脉血时 最好是血液自动流入注射器内。取血时最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 部位皮肤消毒后应等皮肤干燥后再抽血,抽血后取下针头,将血液顺 管壁缓慢注入试管内,避免将泡沫或用力将血液急速推入容器造成溶

3、血。6、病人和标本不符:病人与所采集的标本有不符的可能尤其同 时采集及送检几个病人的标本,在工作繁忙时更容易因相互交错病人 或标本容器造成错误所以护士需加强责任心,细致,认真执行查对制 度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病号姓名,说明检验目的,并建立标 签,把床号,姓名,检验目7、标本送检不及时:标本采集后应按要求及时送检在送检过程 中,应防止标本摇晃,振荡和污染如有失误应重新抽取标本送检以免 使标本失去检验意义延误疾病的诊治。标本采集错误应急预案1、发现血标本采集错误时,若血标本未送至输血科,及时找出 血标本。2、若血标本已送至检验科,立即电话通检验科,勿进行血交叉 配血,并由护士到输血科将错误血标本收回毁弃。3、血标本毁弃后,值班护士重新遵医嘱,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制度,结两人核对后抽取血标本,在医嘱单上签全名。4、由护士将血标本送至检验科,与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交检 验科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并在标本送检本上登记患者床号、姓名、年 龄、住院号及标本到达时间,送检护士签全名。5、重新采取标本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取得谅解及配合。6、主动上报护士长、值班医生,及时上报不良事件至护理部,织讨论,及时总结经验教训。7、科室组织学习并制定出方案流程图感染、皮肤科2020年1月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