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师素质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3120600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师素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师素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师素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师素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师素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师素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师素质(呼兰区第一中学 范笑秋 黑龙江 哈尔滨 150500)摘要:本文对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师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体育教师在素质教育中应具备的素质,提高体育教师素质的途径。关键词:素质教育 体育教师素质 1.前言: 1992年第四次全国高教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1994年教育部制定并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计划;1995年在北京召开两次“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体育改革报告会”。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从战略高度明确地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

2、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优势,关系到21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明确规定:“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 所以说,作为教师就要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求知,教会学生办事,教会学生健体。2.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在我国基础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概念。是对我国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和个性发展教育和谐统一的现代教育,是强调对我国学生素质的整体性自由发展进行养成的

3、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等方面。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教育模式。 某些人认为,素质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教育观,是从人自身需要的角度规范教育,以人为出发点而不是以社会为发点去办教育。 另外一些人认为,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理想人格的教育,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尽管专家、学者们对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看法不尽相同,但从提出的一些观点来看,有一些共同性。这些共同性包括:素质教育强调全面性,即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密切结合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注重发挥人的智力潜能,强调人的个性心理素质的培养。3.体育教师素质的现状

4、 体育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使体育教师某些素质存在缺陷。 3.1 体育教师队伍的社会地位体育教师的情绪处于多元、错位、不平衡状态。由于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不重视学校体育,不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对学校体育投入非常有限,使得广大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长期得不到改善,致使许多体育教师感到其社会地位低,经济待遇差,自己的劳动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承认。3.2 体育教师的学识水平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努力下,体育教师的学历达标率逐年稳步上升,但这与教育部规定的要求小学教师需中师毕业,初中教师需达到大专毕业水平,高中教师需达

5、到大学本科毕业文化程度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3.3 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不能适应新的形势 体育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重训练轻教学,重技术传授轻能力与个性发展,重尖子生而忽视普通学生和差生培养的思想。在教学观念上,重教轻学、重技轻思。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素质发展。3.4 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于素质教育的实践 许多教师不注意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教法和手段陈旧,教学有形无神,停留在重负荷、低效率阶段,致使许多学生心与愿违,学习积极性差,对体育课不感兴趣。4.体育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

6、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这句话高度肯定了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与作用。因此说,体育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4.1 崇高的道德素质。体育教师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行为表现对学生思想道德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4.1.1 体育教师应具有较高的社会觉悟。任何学校里最重要都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完全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正确的政治观点和较高的思想觉悟,是人民教师必备的条件。体育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任,必须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4.1.2 体育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思想。干一行爱一行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热

7、爱本职工作,是体育教师重要素质之一。体育教师的工作、生活比较清苦,他们所花费的社会必要的劳动量往往超过社会规定的工作量的界限,他们的劳动支付和由这种劳动所取得的报酬往往是难于相等的。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并在体育工作方面有所作为和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其对事业的忠诚、信念和价值观。4.1.3 体育教师要关心、热爱学生。体育教师即要热爱学生,又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关心和热爱学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广大体育教师爱祖国,爱人民,爱教育事业的最为集中的体现。没有高尚的道德素质,教师就不会去关心、热爱学生,也不可能自觉地去爱岗、敬业。只有热爱学生,教师才能精心培养他们,使学生成为具有远

8、大理想、思想道德高尚,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有坚强毅力的一代新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4.2 多层次的知识结构。体育教师自身的文化水平对培养学生至关重要,而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更是要求教师自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多层化的知识结构。4.2.1 精湛的体育学科专业知识。体育教师必须精确掌握所教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达到掌握准确、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运用熟练的水平。对于教材所涉及的问题都能知其然和所以然,举一反三,为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即要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又要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及

9、时将本学科最新的信息、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开阔他们的视野,开发他们的创造力。 4.2.2 渊博的教学知识。教学知识是教师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如想最有效、最大限度地把教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经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就要在教育科学理论科学知识论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因此体育教师即要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深入教学内在规律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又要掌握和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成果和动态,并加以吸收、借鉴,从而用于指导教学实践。4.3 体育教师要有全面的素质能力。当今的教学改革,素质能力被视为一个教师能否为党的教育事业建功立业的前提条件,根据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他

10、们具备运动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能力、课外体育活动组织能力和训练能力、科研能力及其它方面的能力,如社会活动能力,独立而有创造性的工作能力、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场地器材规划能力等。4.3.1 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体育教师的角色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科研能力是体育教师为师必备的能力。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思想观念,它所蕴含的体育教育观念、体育理论和体育教学方法势必会给体育教师提出新的挑战。体育教师要适应新的体育与健康科学的发展,必须具备从学校体育实际出发,进行选题、设计、制定计划、选择和运用科研方法的能力。4.3.2 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素质教育要求体育教师必备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体育教师提高

11、教学水平、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当今时代是瞬息万变的,创新贯穿体育教育全过程,即是体育课堂充满活力的保证,也是体育教师对外部环境应变能力的表现。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是其自身发展的精神动力。4.4 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师格教育,即是现代教育思潮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师格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未来体育教师的人格特征表现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情开朗、坚定果敢、勇于开拓、多才多艺、沉着自制、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勤奋好学、知识广博、团结合作等。体育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健康的象征,它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兴趣、能力、性格等会产生重大的影响。5.提高体育教师素质的途径5.1 体育

12、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 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贯彻学校体育教育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每一个体育教师的光荣职责,让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健康体魄,体现中华民族旺盛的生命力,是我们当代体育教师的历史使命。目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认积到学校体育不仅仅是培养体质健壮的人,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手段培养政治思想高尚,意志品质顽强,身心健康,能适应各种复杂多变环境的人才,从而拓宽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5.2体育教师其次要参与培训和教学研究 通过培训、进修等各种方式尽快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掌握

13、教学科研方法。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和教训,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认识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体育教师素质。6.建议:6.1体育教师素质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础。6.2体育教师通过素质教育,纠正体育教师在世俗的偏见。6.3体育教师要有终身体育意识。6.4体育教师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的需要。6.5体育教师要注重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参考文献:1柳斌.关于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李荣新.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3王慧.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4燕国才.关于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教育科学研究,1990。5.阎保山等.提高体育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J.中国学校体育,1999。6.韩晓东.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师素质再构J.体育学刊,2001。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作者简介:范笑秋,哈尔滨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中学地 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南北大街59号邮 编:150500电 话:13654577726 E-ma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