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基础实验突破2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3119561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材基础实验突破2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材基础实验突破2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材基础实验突破2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材基础实验突破2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材基础实验突破2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基础实验突破2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基础实验突破二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例 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 图示回答问题:大理后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 A 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选填“向左” “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2) 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 。(3) 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装置中进行。【解析】根据题目的信息可知, (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 A 所示,反应前,

2、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 的中间; 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原因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 B 所示,指针不偏转,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装置中进行,防止气体逸出。1.(2019东营中考)小英同学从资料中得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实验回顾】1756 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素夫将金属锡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冷却后在密闭容器里称量,发现总质量和 煅烧前没有变化。177

3、4年,拉瓦锡将 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 3.5份质量的氧气,得到了 与罗蒙诺索夫相同的结论,拉瓦锡还通过这个实验研究了 空气的成分(或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成就了化学 史上的另一经典实验。【实验重现】 小英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将铁粉、活性炭粉、食盐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后,涂在用铁片折成的连续的 Z 形 架表面,然后放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进行 实验探究,实验过程中做到操作规范、准确称量和细致观察。(1)证明化学反应发生且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有铁片上的物质变红或有红色物质牛成,天平平衡(2) 此实验用

4、氧气替代空气的主要目的是加快反应的速率或增大反应物的浓度等(3) 实验室里现有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粉末以及下列仪器:弹簧夹眾孔II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B锥形瓶利用上述药品、仪器制取少量纯净氧气,其简易制取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有 CDHIA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日202=2日20 + 02 f,能否组装一套制氧气的装置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否(选填能”或“否”),并说明理由: 氧化锰是粉末状-无法实现固液分离总结与反思】1663 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将金属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冷却后称量时打开了盖,得出的结论是物质的总质量增加了,导致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臂,你认为质量增大的原因

5、是 有空气进入.。2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分别规范地完成了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小吒球(1)四个小组分别在反应结束后进行了称量,只有丙组的 C 实验天平平衡,说明质量守恒,微观解释其守 恒的原因是 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甲组的A实验在老师的引导下,也使天平平衡 了,其初次称量不平衡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锥形瓶冷却便讲行称量.导致因白磷燃烧放热而使气球鼓起引起的 浮力造成天平指针偏右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了 B、D两个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同学

6、们在分析B实验后一致认为该实验应在密 闭体系中进行实验,防止 气体逸出;在分析D实验不平衡的原因时出现了实验结果与分析的结果恰好相反的 情况,即称量镁条燃烧的产物小于镁条的质量,经过分析得出该结果的原因是 牛成的氧化镁形成白烟散发到空 气中。3针对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发生改变,化学小组的四位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柚酸網片锌粒1 *.D)【提出假设】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设计并进行实验】甲、乙分别设计了如图 A、B 所示实验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他们药品混合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 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1) 写出实验A中烧杯内的现象: 产牛气

7、泡:化学方稈式为 Zn + 2HCl=ZnC2+H2_f 。实验B中 烧杯内溶液颜色变化:由无色变蓝色:化学方稈式为 Cu + 2AgNO3=Cu (NOJ仝+2Ag 。(2) 丙进行了如图C所示的实验:将灼热的玻璃管接触白磷使其燃烧,并且正确称变化前后的质量,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是先膨胀后缩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 + 5O2=点=2PO。【实验结论】甲认为: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发生改变。乙丙认为: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会发生改变,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乙、丙结论正确的理由是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你认为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8、你认为丁进行了如图D所 示的实验来证明 不合理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铁不能和硫酸锌反应。镁粉图I图24.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 1) 。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 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1) 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Mg + 02=2Mg0 。(2) 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小马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 恒定律。你 不同意(选填“同意”或“不同意”)他的观点。3)小红按如图 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 )固体;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作出猜想】黄色固体是 Mg3N2。【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收集到的黄色固体放入试管 中加入适量的 水在试管 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产牛气泡湿润红色石 蕊试纸变蓝色黄色固体是Mgs%【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02的含量, 的解释是相同条件下.镁更容易和氧气反应。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