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夏德仁科学发展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3119263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夏德仁科学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夏德仁科学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夏德仁科学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夏德仁科学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夏德仁科学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夏德仁科学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夏德仁科学发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夏德仁科学发展 夏德仁:科学发展 突出特色 着力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 在中组部市委书记、市长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 专题培训班上的交流发言 中共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 夏德仁 大连市总面积12574平方公里,人口600万,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工业、贸易、金融、旅游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大连以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为目标,持续实施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改造与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提升了城市功能,大大提高了大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中央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后,大连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23年到2023年的7年间,大连年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5%以上。20

2、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00亿元,是2023年的2.66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0.2亿元,是2023年的3.62倍;固定资产投资3273亿元,是2023年的8.05倍。大连先后荣获联合国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全球环境500佳”、“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国际花园城市” 等荣誉称号,两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23年和2023年两次成功举办“中国夏季达沃斯年会”。 大连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注意把握了以下几点: 一、以国际城市为目标,强化城市功能建设 城市功能定位决定城市规划建设方向。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连逐步明晰了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定位。中央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

3、兴战略以后,特别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大连进一步提出了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的目标,明确了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聚集区的功能定位。围绕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近10年来投入400多亿元用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建成30万吨级原油码头、30万吨级矿石码头等一大批港口基础设施,国际航运中心框架基本形成。围绕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构筑了由海港、空港、高速公路、铁路以及正在建设的高速铁路等组成的物流运输网络,建设了由多个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各类物流基地构成的物流网络体系。围绕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规划建设了两大金融核心功能区、

4、两大后台服务基地、一个离岸金融中心等一批金融服务基础设施。目前,大连中外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居东北之首,2023年大连在中国金融中心指数中排名第六,被确认为第二级次核心区域金融中心。围绕建设现代产业聚集区,先后规划建设了7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9个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区域,大大促进了产业集聚化发展。为强化城市的保障能力,投资100亿建设了“引碧入连”、“引英入连”等供水工程,投资800亿开工建设了红沿河核电工程。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大连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过去以发展重化工业为主,污染比较严重。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连逐步确立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振兴老工业基地

5、与调整城市规划布局、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并重的指导思想。先后搬迁改造工业企业200多家,通过加快产业“退二进三”步伐,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目前已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已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软件基地。大力实施碧海蓝天工程、绿化美化工程。提高新建项目“绿色门槛”准入标准,实行生态环境一票否决,并先后关闭“双高”企业和落后小水泥、小造纸厂及非煤矿山220多家,拆除燃煤锅炉4200多台。建设29个污水处理厂,完成80项废水治理项目,目前大连的污水处理率保持在90%以上。加大植树和绿化力度,森林覆盖率达到44.5%

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至12.3平方米。清理海域养殖浮筏20万亩。2023年,大连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平均削减5%以上,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59天。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升了大连城市竞争力和对外开放的形象,为高质量引进外资创造了良好条件。近年来,以英特尔集成电路为代表的89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大连。 三、坚持以人为本,使城市发展始终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大连始终秉承了以人为本的城建宗旨,把民之所想作为工作目标,民之所需作为工作重点,民之要求作为工作标准,坚持每年为市民办一批实事。大力实施“五个一”民生工程(每个区每年开发改

7、造一片旧城区,新建一座停车场,改造一个集贸市场,新建一处市民健身场所,改造提升一条路街环境),不断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力度,共安排经济适用住房建设196万平方米、2.2万套。构筑了城市快速路、城市轻轨以及正在建设的城市地铁组成的交通体系,公交车辆万人拥有率为24标台,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为45。规划建设了市民健身中心、大剧院等一批文体设施,先后建设公园56处、城市广场百余个,并修建了20.99公里长的滨海路人行木栈道,其长度为世界之最。为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按照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管理理念,依托“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系和现代科技手段,初步建立起科学、民主的决策系统和

8、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注意培养市民的城市主人翁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征求市民对城市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让广大市民参与城市建设与管理,把城建工程变成民心工程。广大市民自觉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献计出力,自觉维护城市秩序,自觉爱护城市环境,形成排队乘车、购物等良好习惯,使城市变得更加井然有序。 四、尊重城市历史,传承城市文脉 大连于1899年建市,曾遭受沙俄、日本殖民统治者50年的殖民统治。在这50年的时间里,经历过4轮较大的城市规划。第一次规划是沙俄请两名德国建筑师按欧式风格制作,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日本殖民者占领时期,又对大连作了三次规划,分别是1909年的大连市区规

9、划、1919年的市街扩张规划和1937年的大连都市规划。这期间虽然建设了一些日式建筑,但总体上沿袭了欧式建筑风格。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对大连做过4次城市规划,都重视保留了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建筑特色和城市风貌,仅政府明文保护的历史建筑就达207处,并严格对这些建筑进行管理和维修,即使有损毁,仍按过去的风格进行修复。我们认为,应该尊重人类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尊重历史文脉。上世纪90年代后,大连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注重突出欧洲建筑的一些元素,先后对中山广场、日本风情街、俄罗斯风情街、天津街和胜利桥北老区等一批承袭建筑文脉的建筑群重新进行维修与改造。对于新建的建筑,市政府坚持严格遵循规划,严格控制容积率

10、,坚持单体建筑的高标准设计,在与历史建筑保持和谐相融的同时,体现大连作为一个东北亚国际城市的时代特点,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大连的城市规划建设凸现新旧和谐、中西融汇,既保持了历史的厚重,又展示出城市的现代气息和国际化魅力。 当前,大连城市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全面贯彻国务院进一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去年召开的市委十届七次、八次全会,提出了加快实施全域城市化的战略构想,按照组团式、链条式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形成主城区、新市区、渤海区域、黄海区域“四大城市组团”,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的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在加快全域城市化中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三个中心、一个聚集区”建设,努力实现城市科学发展新跨越,向着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夏德仁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 安全发展 科学发展。(版) 1 科学发展 立足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体会 坚持科学发展 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 安全发展 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