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万科建筑工程防渗漏体系作业指引(共73页)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3115593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6.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万科建筑工程防渗漏体系作业指引(共7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南京万科建筑工程防渗漏体系作业指引(共7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南京万科建筑工程防渗漏体系作业指引(共7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南京万科建筑工程防渗漏体系作业指引(共7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南京万科建筑工程防渗漏体系作业指引(共7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万科建筑工程防渗漏体系作业指引(共7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万科建筑工程防渗漏体系作业指引(共73页)(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南京万科建筑工程防渗漏体系作业指引 编制张国伟、吕建君日期2007-12-29审核郝震日期2008-1-1批准段军日期2008-1-9流 程 要 素流程目标:流程时间要求流程监控点数目流程主要责任岗位流程涉及职位数目修订记录日 期修订状态修改内容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总目录第一篇:总则3页第二篇:防渗漏体系预控管理5页第三篇:防渗漏材料预控管理10页第四篇:防渗漏节点做法过程管理22页第五篇:防渗漏施工验收管理74页第一篇 总则根据房屋建筑工程的特点及国内住宅建筑市场现状,目前国内现行防渗漏验收标准难以满足我们的客户要求,所以在集团防渗漏体系验收标准提高至100%验收的前

2、提下,如何保证施工、验收质量将是我们的工作重点。防水工程作为影响使用功能最大的隐蔽工程,必将强调“预控在前、施工过程监控居中、试验性验收在后”的三步控制法,从而实现过程精品的工程目标。防水设计的原则:(一) 防排结合,先排后防坡屋面排重于防,宜排防结合;平屋面防重于排,宜防排结合。(二) 刚柔互补,综合治理建筑防水体系宜一刚一柔,柔在外、刚在内。混凝土简称“砼”,顾名思义人工石,是一种抗渗性能良好的结构材料,能够承受(相对)长时间的压力水浸泡,特别是突然遭受水压时不会发生灾难性垮塌、透水事故,是建筑物最重要的一道防水安全防线。 但是,无论混凝土的质量如何,混凝土都是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能,建筑物内

3、轻微的渗漏水也足以影响到室内空间的使用,甚至导致建筑物无法正常使用。在现代机械化程度高、追求高速度施工的今天,依赖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功能具有很高的风险。柔性防水层是完全不透水的有机薄膜材料,其防水原理是将环境水与所保护的建筑完全隔离开来。柔性防水薄膜的不足是自身承受外界作用力性能不足。而强调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砌筑工程的灰缝饱满度及后期勾缝、抹灰工程的粘结牢固无龟裂、塞缝做法的饱满密实等,则是整个防渗漏体系的基础,将柔性防水薄膜与混凝土结构复合能取得优性互补。防渗漏的重点部位:室外防水(屋面、露台、开敞阳台)、室内防水(卫生间)、外门窗、地下室防水(底板、侧墙、覆土地下车库顶板)、上部结构外围护

4、墙体。本体系编制依据如下:1、建筑构造通用图集2002年第2版(地下工程防水)88J6-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3、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024、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验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JC/T 894-20016、聚氨酯防水材料GB/T19250-20037、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酯胎)GB 18242-20008、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GB 18967-2003 9、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GB 12952-2003 10、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GB 18445-2001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

5、300-2001 12、聚合物乳液建筑防水涂料 JC/T864-2000 说明:以上标准除第1项为华北、西北地区建筑标准图集外,其余均为通用的国标和行业标准。建筑构造通用图集2002年第2版(地下工程防水)未找到当地相关图集。注:本体系为指引性文件,设计院、项目经理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应该在此基础上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完善项目的设计图纸详图、作业、管理文件等,具体参照本体系文件第二篇要求执行。在具体实施时需要以本体系文件编制参考依据作为设计、项目管理、验收等工作的主要依据。第二篇 防渗漏体系预控管理2.1防渗漏体系重点环节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漏的重点部位在于室外防水(屋面、露台、开敞阳台)、室

6、内防水(卫生间)、外门窗、地下室防水(底板、侧墙、覆土地下车库顶板)、上部结构外围护墙体,其中:2.1.1室外防水:钢筋砼结构的浇捣、养护质量对防渗漏有重要意义,其次是防水层施工和穿过结构板的管道节点构造是重要的环节。2.1.2室内防水:钢筋砼楼地面的构造设计和施工质量是重点,其次防水层施工和穿过楼地面的管道节点构造是重要环节。2.1.3外门窗:验收门窗拼脚质量是保证门窗自身质量的前提,门窗立樘固定方式及施打发泡剂、塞缝、打胶的质量是保证门窗无渗漏的要点。2.1.4地下室底板、侧墙:重点在于底板和侧墙的钢筋砼自身的抗渗等级、构造和施工质量,结构自防水、防水层的施工质量和穿墙螺杆洞的封堵和预留洞

7、的处理。2.1.5覆土地下车库顶板:重点在于顶板和墙板的钢筋砼构造和施工质量,以及防水层的施工质量和穿墙螺杆洞的封堵和预留洞的处理,设计允许荷载对施工材料、机械堆放的限制要求是必须关注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拆模时间和施工荷载(钢筋堆放、砼泵车等)。2.1.6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等特殊部位:应采取多道防线进行加强防水处理,提高 防水可靠性。此等部位应联合设计院,确定节点做法。2.1.7上部结构外围护墙体:强调砌筑结构的灰缝饱满度并且必须按照清水墙标准砌筑、勾缝或者增加一道抹灰抗裂层是外墙防渗漏的保证,而墙体预留洞口的封堵和外保温层的防渗漏则是一个关键。过程中应注意:外墙砌筑必须满铺砂浆,

8、不允许存在虚(假)缝;外墙螺杆洞、脚手眼等必须建立隐蔽验收制度;外墙砌体梁下后砌及处理措施。2.2防渗漏体系的组织管理2.2.1对设计院防水设计的管理2.2.1.1设计前期阶段,设计部负责与设计院的有关防水工程的工作对接,负责将确定的防水工程标准节点和防水材料选择标准编入设计指导书并交付设计院,做好交底工作。2.2.1.2 设计部负责监控防水工程的过程设计,负责监控设计院将防水工程节点库的成果转化到施工图中。2.2.1.3 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比较复杂的节点,标准节点库没有表示的,设计部负责组织工程部、项目部研讨解决。2.2.1.4 对二次设计过程中的防水节点,由设计部监控二次设计单位按标准节点

9、选用,并通知设计院将选用的节点图以施工图或洽商的形式下发总包单位2.2.1.5 施工图出图前,设计部负责组织工程部、项目部审查图纸,填写审图记录。2.2.2对二次设计防水设计的管理2.2.2.1 设计部负责监控铝合金门窗、钢结构阳光房、雨棚等二次设计的防水节点设计,监控二次设计单位按按标准节点库选用防水节点,2.2.2.2 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比较复杂的节点,无法选用标准成果的,设计部负责组织工程部、项目部研讨解决。必要时,要求二次设计单位制作样板,并进行必要的试验。2.2.2.3 二次节点设计完毕,设计部负责组织工程部、项目部审查图纸,填写审图记录。2.2.2.4 对审查完成的二次节点,设计

10、部通知设计院将选用的节点图以施工图或洽商的形式下发总包单位。 2.2.3对监理单位防水监控体系的管理2.2.3.1 监理应对进场的防水材料按规定抽检,并做现场的见证取样。2.2.3.2 对防渗漏样板工程,监理应全过程旁站监理,对每道工序应验收。2.2.3.3 对防渗漏工程,监理应做到100检查,并且完成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重要工序为(包括但不限于):2.2.3.3.1门窗洞口防水工程:外门窗的塞口;外门窗口的打胶收口;外墙门窗的淋水试验。2.2.3.3.2卫生间防水工程:楼板砼密实度的闭水试验;管根和预留洞口的封堵及闭水试验;找平层;附加层;防水层;保护层;闭水试验2.2.3.3.3屋面、露台和

11、阳台防水工程:保温层;找坡层;找平层;防水层。闭水或淋水试验。2.2.3.3.4阳光房防水工程:阳光房的淋水试验2.2.3.3.5砌体结构外墙:砌筑灰缝饱满度并按照清水墙标准勾缝;外墙抹灰(如有);外墙淋水试验2.2.3.3.6地下室底板、侧墙:对混凝土浇筑应充分震捣密实,防水层单层改性沥青卷材的厚度不得小于4mm,涂膜类防水涂层的厚度不得小于2.5mm(可根据不同材料物性指标进行调整)。2.2.3.4其他工序按规范检查2.2.3.5工序检查过程中,监理应在现场做好标记,填写相应的检查记录2.2.3.6监理单位应该在进驻现场后完善,并作为正式监理文件报送项目经理部及工程管理部审核后执行。2.2

12、.4对施工单位防渗水施工的管理2.2.4.1 投标阶段,投标单位应在技术标的质量保证体系中明确防水工程质量管理架构,建立以技术负责人为组长的防水工程质量管理小组,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南京万科防渗漏体系2.2.4.2施工单位在正式进驻现场接到甲方移交图纸15天内完善防渗漏专项施工方案,并作为正式工程文件同时报送监理单位、项目经理部及工程管理部审核,并在基础垫层施工完毕后遵照执行。施工单位必须在正式防水工程施工前完善技术交底制度,项目经理部及监理单位应该随时抽查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落实情况并形成日志文件,工程管理部将作为监督部门有权在项目工程管理月度评估中抽查2.2.4.3防水工程实行样板引路制度,大

13、面积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按防渗漏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样板工程施工,每道工序应报请监理和甲方验收,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样板施工通过验收后,方可大面积施工,样板施工过程应该以照片或录象的形式作为工程施工资料存档,提交备份资料2.2.4.4 施工过程中,甲方和监理如对防水材料和施工质量有疑义,可随时抽样或抽查,并将抽样交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2.3本防渗漏体系的强制要求(以下采用黑体强调)2.3.1本体系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并结合招标图纸执行,投标单位在投标阶段均可以对该体系提出质疑,作为招标答疑的组成部分进行澄清,如果没有提出质疑视同接受; 2.3.2中高层(九层及九层以下)的项目,有防

14、水要求的房间及屋面穿楼板管道必须采用预留套管(带环型止水环)做法,见后附图,管道安装完成后按照不少于30%的比例做闭水试验;高层(十层(含)以上)的项目, 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及屋面穿楼板管道推荐采用预留套管(带环型止水环)做法,如未采用,则在管道安装完毕、管根封堵完成后进行100%专项闭水试验,试验合格后才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2.3.3穿楼板孔洞(管道、烟风道等)封堵完成后,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及屋面应该做专项闭水试验(比例参照3.2执行);管道或烟风道根部须做“八”字弧度,卷材加强层(满粘法)完成 后,方可进行后续防水施工;2.3.4上人屋面及非上人屋面必须设计为排气屋面,见后附图;2.3.5开敞阳台穿楼板管道处必须做防水,防水范围以管道为中心向外平面扩展不小于300MM;精装修交房的项目此部位防水可以满做;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