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录井仪现场标定、检验规定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3108117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录井仪现场标定、检验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综合录井仪现场标定、检验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综合录井仪现场标定、检验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综合录井仪现场标定、检验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综合录井仪现场标定、检验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录井仪现场标定、检验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录井仪现场标定、检验规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录井仪现场标定、检验规定1 范围本规定规范了综合录井仪设备现场标定、检验的基本技术与工艺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在川渝地区对石油天然气探井、评价井、开发井进行录井技术服务的神开系列综合录 井仪、DLS综合录井仪、SW系列录井仪、CPS系列、SDL-9000型综合录井仪,在其它探区作业的录 井队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SY/T 6679

2、.1 2009 综合录井仪校准方法 第一部分 传感器部分SY/T 6679. 2 2009综合录井仪校准方法 第二部分 录井气相色谱仪SY/T 5 1 9 0 - 2 0 0 7综合录井仪技术条件Q/CNPC 1 1 3 - 2 0 0 5综合录井仪技术规范3综合录井仪技术要求3.1 气体分析单元(包括全烃、烃组分、二氧化碳测量单元)3 .1.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办法3 . 1部分a)全烃:色谱仪所检测到的烃类气体的总和。b)最小检知浓度:在色谱仪上所产生的信号是噪声的两倍的气体浓度。c)峰宽:从色谱峰两侧的拐点做切线与基线相交之间的距离。d)分离度:反应色谱柱将两相邻组分分

3、开的能力,它等于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时间之差的两倍与 两组分色谱峰宽之和的比值。r=2 (T-T)/W+W2 1 1 2式中:R分离度_第一个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单位为秒(s);T-第二个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单位为秒(s);2W第一个色谱的峰宽,单位为秒(s);W2第二个色谱的峰宽,单位为秒(s);3.1.2 气体分析单元技术要求3.1.2.1 外观a)色谱仪应标明仪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编号、出厂日期。b)色谱仪各调节旋钮、按键、开关、指示灯工作正常。c)色谱仪各气体压力、气体流量、柱箱温度、检测器温度显示正常。3.1.2.2 密封性色谱仪气体管线应无堵漏现象。3.1.3 技术指标表1色谱

4、仪主要技术指标序号项目技术指标全烃组分非烃1基线漂移1%(60min)1%(1个分析周期)2%(1个分析周期)2最小检知浓度0.01%0.003%C02:0.2%3测量误差5%5%5%4重复性5%5%2.5%5分离度三1.06分析周期W180sW180s3.2 硫化氢测量单元a)最小检知浓度0.0002%;b)测量范围:最小检知浓度0.01%;c)测量误差不大于满量程的 2%;d)响应时间:30s内达到最大值80%。3.3 钻井工程参数与钻井液参数测量单元表2钻井工程参数与钻井液参数测量单元技术指标参数测量范围准确度泵冲传感器冲/min04001转速传感器r/min04001机械扭矩传感器KN

5、.m02002%FS电扭矩传感器A01000 (交、直流)2.5%FS立压传感器MPa0422%FS套压传感器MPa0682%FS大钩负荷传感器KN040002%FS钻井液液位传感器m050.5%钻井液温度传感器C01001%电导传感器 s/m0302%FS密度传感器g/cm3030.01出口流量传感器(0100)%5%4综合录井仪标定4.1 气体分析单元标定4.1.1标定要求正常使用情况下,综合录井仪气体分析单元每口井标定一次,录井时间超过 1 年,每年进行 一次标定。仪器大修后和技术指标偏离时应重新进行标定。4.1.2 标定环境4.1.2.1 环境温度:10C30C4.1.2.2相对湿度:

6、20%85%4.1.2.3 电源电压:2 2 0 10%4.1.2.4 电源频率:505%4.1. 3气体分析单元校准4.1.3.1 外观目测检查仪器外观,应符合3. 1. 2. 1要求。4.1.3.2 密封性在正常条件下,用试漏液检查气源至色谱仪所有气体通道的管路,应符合3.1.2.2要求。4.1.3.3 基线漂移a)在正常条件下,待基线稳定后,记录全烃初始基线值C,并在其后每10min记录一次基线值C$, 连续记录60min,按式(1)计算基线漂移。式(!)=| Cmax-C J /RX1OO%少-基线漂移1Cmax 与初始基线值偏离最大的值,单位为毫伏(mV)C仪器初始基线值,单位为毫伏

7、(mV)R满量程值,单位为毫伏(mV)b)在正常条件下,待基线稳定后,分别记录烃组分和非烃初始基线值C,并在其后一个分析周期 内记录与初始基线偏离最大的值Cmax,按式(1)计算基线漂移。4.1.3.4最小检测浓度 在正常条件下,待基线稳定后,按3.1.3技术指标规定,对仪器进相应的浓度样品,仪器采集的信 号满足最小检测浓度定义要求。4.1.3.5 测量误差表3 注入气体浓度序号标准气体名称注入浓度1全烃:甲烷1%,10%,100%2组分:甲烷1%,10%,100%3非烃:二氧化碳20%,50%,80%注: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其它浓度值的标准物质。在正常条件下,待基线稳定10min后,按表3的注

8、入浓度要求,分别注入标准气体,每种浓度的气 体注入次(N23),分别记录其稳定示值CC,按式2计算示值误差。式2: W=(C -C ) /C*100%CW测量误差;CCn 次测量示值的算数平均值,用百分数(%)表示;C标准气体的进样浓度,用百分数()表示;4.1.3.6 重复性测试表4注入气体浓度序号标准气体名称注入浓度1全烃:甲烷10%2组分:甲烷10%3非烃:二氧化碳50%注: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其它浓度值的标准物质。在正常条件下,待基线稳定lOmin后,按表4的注入浓度要求,分别注入标准气体,每种浓度的气体注入”次(N25),分别记录其稳定示值C I,按式3计算重复性。马(Ci - Cn)

9、2式3: Cv =丄-*100%Cn n -1Cv 重复性Cn-N次测量示值的算数平均值,用百分数()表示;Ci 第i次的稳定值,用百分数()表示;N测量次数。4.l.3.7 分析周期查看并记录色谱仪设定的分析周期,分析周期应符合3.1.3技术指标规定,注入一个混合气样, 在分析周期内,所有气体组分按标准出峰完毕。所有校准结果应符合3.1.3 技术指标规定。4 .1.4 标定方法4 . 1. 4. 1全烃用气囊/气瓶进样,每次进样量保证记录仪或仪器显示出平头峰;4.1.4.2 组分用针筒进样(采用最短气路进样方式),选长周期分析,保证出峰完整,重烃用混合 气样分配浓度;4.1.4.3每个样品进

10、样两次以上,重复性误差符合3.1.3的规定,取平均值作为该浓度的出峰值; 进样浓度从小到大依次进行;4.1.4.4 气样和进样浓度表 5注入气体浓度序号标准气体名称注入浓度1全烃:甲烷1%、 10%、 50%、 100%2组分C1:甲烷1%、 10%、 50%、 100%3组分重烃:混合气样稀释按1 /10、1 /5、1/2.1 /1 比例4非烃:二氧化碳20%,50%,80%注: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其它浓度值的标准物质。按表5浓度要求,分别注入标准气体,每个样品至少进样两次,重复性误差符合3.1.3的规定,取 两次进样的平均峰值作为该浓度的出峰值;进样浓度应从小到大依次进行。4.1.5 标注在

11、记录原图或打印长图上标注井号、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操作员、操作日期、气样名称、钢瓶 号、浓度、衰减档次及技术条件。技术条件包括:样品气、空气、氢气流速或压力、保留时间。(按顺 序填写)4.1.6 工作曲线刻度 将各浓度点和相应的计算机采集值的对应关系作为气体测量仪工作曲线。4.2 硫化氢单元硫化氢传感器测量单元采用送检方式检测,现场联机用零位和半量程(50ppm)两点做工作曲线。 4.3工程参数和钻井液测量单元各测量单元测量点原则上不少于3点,选择的测量点应具有代表性。将各测量点和相应的计算机采 集值的对应关系作为该测量单元工作曲线刻度。4.3.1 大钩负荷测量单元a)传感器(6MPa压力传感

12、器)与压力计、采集机正确连接;b)缓慢匀速调节压力,在每一个测量点处停稳,记录各测量点的压力值和计算机采集值;c)压力匀速增加和匀速减少各进行一个量程;d)工作曲线以零点对应0负荷、满度点对应钻机最大负荷值,实测一个大钩负荷值以3点做工作曲线。4.3.2 立管压力、套管压力测量单元a)传感器与压力计、采集机正确连接;b)缓慢匀速调节压力,在每一个测量点处停稳,记录各测量点的压力值和计算机采集值;c)压力匀速增加和匀速减少各进行一个量程;d)用各测量点的压力值和计算机采集值做该单元的工作曲线。4.3.3 转盘扭矩(机械、电扭矩) 在做工作曲线时传感器零点对应0负荷、满度点对应钻机最大扭矩值,取一

13、个随钻扭矩值以3点做工作曲线。4.3.4 钻井液体积测量单元a)超声波传感器探头垂直于面积大于1.5m2的钻井液液面模拟板;b)缓慢匀速移动钻井液液面模拟板,以0.5m、lm、2m及泥浆底部深度距离为测量点(传感器盲区设置为30cm),在每一个测量点处停稳lmin,记录各测量点的距离值和计算机采集值;c)钻井液液面模拟板正反向各进行一个行程。4.3.5 钻井液密度测量单元a)传感器垂直于水平面在空气中,此时为传感器零点,对应密度为零;b)传感器垂直放入清水中,此时代表密度为lg/cm3,记录计算机采集值;c)在现场取重泥浆,将传感器垂直放入重泥浆中,记录计算机采集值,对应重泥浆密度;D)以3点

14、做密度刻度曲线。4.3.6 钻井液电导率测量单元a)采用电阻刻度法,选用输出范围为0.0110.00kQ的电阻箱;b)按传感器操作手册要求,调节电阻箱电阻值,在每一个点处停稳lmin,记录各测点的电导率值和 计算机采集值;c)电阻箱电阻值从大到小再从小到大各进行一个量程。4.3.7 钻井液温度测量单元a)采用电阻刻度法。b)选用输出范围为0.0110.00kQ的电阻箱;c)调节电阻箱电阻值(100138.5Q ),记录各测点的温度值和计算机采集值;d)用温度计实测一个环境温度,记录温度值和计算机采集值;e)用零点、实测点及满度点做工作曲线。4.3.8 出口流量测量单元 将传感器靶子放到(机械)零位点稳定,记录零位值和计算机采集值,将传感器靶子放到(机械) 满度点稳定,记录满度值和计算机采集值,用此两点对出口流量测量单元进行刻度。5 综合录井仪现场检验 综合录井仪现场校验分为气体测量单元、硫化氢测量单元和钻井工程参数与钻井液参数测量单元现 场校验。录井过程中进行现场检验。5.1 气体测量单元现场检验5.1.1 检验要求 综合录井仪气体测量单元现场检验正常情况每次起下钻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