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小学生”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3106958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准小学生”如何做好幼小衔接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准小学生”如何做好幼小衔接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准小学生”如何做好幼小衔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准小学生”如何做好幼小衔接(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准小学生学会专心才能适合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过程在教育中非常重要,简称“幼小衔接”,一直是教育界研究探讨的问题。 除了老师做出的努力外,家长自身的努力更为重要。因为幼小衔接的重点仍然在孩子生活学习水平、性格培养方面,如果家长能在日常生活中以科学方式引导,这个过渡将会十分顺利。 养成好习惯 熟悉新角色 小学一年级新生,常常有不注意听讲、时间观点差、依赖性强等小“毛病”。家长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让孩子们提前熟悉新角色,为迎接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首先,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专心听别人讲话的良好习惯。比如,有意识地让孩子坐下来看看书(宜选择带有拼音、图画的经典名著);或在一小段

2、时间里集中精神做一件事,从5分钟到10分钟,慢慢培养集中精神做事的习惯。 其次,培养良好的承受水平也很重要。幼儿园老师多是给予孩子鼓励,但到了小学,难免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没有经过挫折教育的孩子易产生抗拒心理。家长应有意识地给孩子实行挫折教育,遇到不合理的要求要坚决拒绝,不管怎么哭闹,久而久之孩子才能适合挫折。 培养好心态 适合新环境 进入小学后,面对新的同学老师,一些孩子难免会不适合。学习环境也发生了改变:幼儿园以游戏、活动为主,孩子们总是处在“动”中;而小学则更侧重课堂学习,还得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必须“动中有静”。 很多刚升入小学的孩子无法改变爱动爱玩的习惯,家长应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使

3、其明白“长大成人”的道理,同时协助孩子客观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激励孩子持续向目标努力。 调好生物钟 跟上新节奏 幼儿园的孩子中午睡午觉,有时还迟到早退。一进小学,学生们最不习惯的就是午睡时间少了。 在上小学前,家长要帮子女提前调整好生物钟,每天早上630起床,午休控制在半小时左右,晚上2030就该睡觉,保证每天有10小时的充足睡眠时间。提前将生物钟调好,这将让一年级新生轻松适合学校的学习生活节奏。 做好自己事 认同新起点 小学一年级新生还会遇到与同学相处的问题。 幼儿园里,大家都是玩伴,团团围坐在一起;小学里则是同学,和同桌共享一张课桌,角色并不一样。暑假里,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子女与同龄伙伴一

4、起活动,找同学感觉。比如带着他们去社区会所,和小区里的同龄伙伴多接触、多玩;也能够创造机会让子女与亲戚朋友家的同龄孩子多亲近。 放手去锻炼 自己做事情 孩子入学后,很多事情要自己做,如:系鞋带、下雨打伞、削铅笔、背书包、按课程表准备书包、根据冷热添减衣服在日常生活中,要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让孩子学会自己起床、睡觉、脱穿衣服鞋袜、铺床叠被、学会洗脸、漱口、刷牙、洗手、洗脚、自己大小便等。 在学前缺乏锻炼,孩子在开学后就有可能手忙脚乱。老师是不会因为一两个孩子没有做好准备,而推迟正常的教学进程的。 平时多劳动 主动担任务 入学后,孩子们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外,还要分担班级、学校里的一些劳

5、动任务。 平时,家长应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如: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能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等。还要学会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学会洗简单的衣物,如小手绢、袜子等。 生活中学习 读书练水平 语文学习方面,培养观察水平和表达水平很重要。家长要教孩子多讲故事、背诵古诗、唱儿歌;带孩子外出时,要引导观察树木、房屋、动物等,回家后问他能否说说去过哪儿,那些地方有什么东西给自己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平时有意识地让孩子认认标牌上的字、食品包装袋上的字等,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提升识字量。 培养孩子爱看书的习惯也很重要。入学前家里有一定数量图书的孩子,入学后读写算的水平高于家里没有书的孩子。有些孩子在入学前没有接触过书,上学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很难适合“读书”生活。 数学学习准备的关键,不在于会做多少题目,而在于掌握简单的数学知识和数量关系。也就是要懂得数字所代表的数目的实际意义,单纯背诵口诀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有心的父母,可以在饮食起居过程中带领孩子处处学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