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学探究题答题技巧专项练习(七八年级用)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3104496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科学探究题答题技巧专项练习(七八年级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科学探究题答题技巧专项练习(七八年级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科学探究题答题技巧专项练习(七八年级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科学探究题答题技巧专项练习(七八年级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科学探究题答题技巧专项练习(七八年级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科学探究题答题技巧专项练习(七八年级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科学探究题答题技巧专项练习(七八年级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探究题答题技巧专项练习(七八年级)1 控制变量法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变量,是指没有固定的值,可以改变的数)变量一般有水分,光照,温度,长度,粗细,材料等等2 对照不做处理的一组称为 (做处理的一组称为实验组) 对照作用的标准答案:对照 与(一般指实验组)作对比 ,得出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 转换法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

2、易测量的物理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例如探究的特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试验中都用到了这种方法,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可以通过电磁铁吸引铁钉的多少来显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等等。4 对实验材料选择的要求(1)种子:颗粒饱满 植物:生长良好,大小高度差不多动物:健康,大小,年龄差不多(2)数量相同且一般为多个5 探究环节一般情况下,探究问题,提出问题,假设和结论都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只是句式不同。例如探究“蜗牛是否有听觉” 探究的问题是:蜗牛是否有听觉。 提出的问题是:蜗牛有听觉吗? 提出的假设是:蜗牛可能没有听觉。(或者蜗牛可能有听觉) 得出的结论是:蜗牛没有听觉。但是,在探究一种因素对某种

3、事物或现象的影响时,我们可能还需要回答具有怎样的影响(一般是有利或者是有害)例如探究“废电池浸出液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探究的问题是:废电池浸出液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提出的问题是:废电池浸出液对植株生长有怎样的影响? 提出的假设是:废电池浸出液可能对植株生长有不利的影响。 得出的结论是:废电池浸出液对植株生长有不利的影响。(可能还需要加一句:且废电池浸出液浓度越大,对植株生长影响越大)6 不足之处(1) 缺少对照,答案:缺少对照(2) 实验材料选择不满足多量原则,答案:数量太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3) 缺乏普遍性 原因:实验材料种类少 实验材料数目少(对实验材料选择的要求讲过) 试验次数少 答案

4、:,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或者不能得出普遍规律探究环节题(杭州)32(10分)波尔多液是由胆矾(CuSO45H2O)、生成灰(CaO)分别与水一定质量比混合而成的杀毒剂。其主要是利用Cu2+起杀菌作用。但农业应用中,对幼苗一般不建议使用。为什么?小金进行了多项实验,其中一项实验如下:挑选均匀一致、色泽明亮的饱满莴苣叶种子,用体积分数20%的乙醇溶液消毒,蒸馏水洗净,然后用滤纸吸干水分。CuSO4溶液浓度(毫克/升)根长厘米)芽长(厘米)01.022.43500.812.221000.522.131500.491.962000.321.54在铺有一层脱脂棉的培养皿中预先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

5、每瓶均匀放置50粒种子,于25恒温箱内培养。每天喷适量蒸馏水,保证种子的正常发育。每天观察记录种子发育情况,第14天时测定萌发幼苗的根长、芽长,所得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2)该实验的研究目的是 (3)实验中,小金为什么对种子进行消毒?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专家要求农业生产中不得过量使用波尔多液,从保护环境考虑,主要目的是减小 ( )污染。例题 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将一节5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000毫升的清水中23天;在4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在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在4只鱼缸中分别加入50毫升、

6、100毫升、200毫升、400毫升废电池浸出液;在向各鱼缸分别放入三条金鱼,定期喂养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如下表ABCD所加浸出液的体积(毫升)50100200400金鱼成活的时间(天)151271根据以上设计,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2)该实验第5步中,放入各缸的金鱼必须是_。(3)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_。数据处理题(台州)26. 立定跳远是我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之一,小晨想研究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因素。 他根据平时训练体会,猜想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因素有:弹跳力量、跳跃角度、自身体重等。 小晨用弹簧玩具枪、小钢球做了系列实验,记录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图丁是图

7、甲实验中,发射角度45时,5次实验钢球的落地点。 小晨用圆规画了一个尽量小的圆,使5个点均落在圆上或圆内,此时即可将圆心 O 点视作发射角度45时钢球的落地点。 这样处理实验数据的作用是( )。(2016湖州)26.小明的爸爸在一块新开辟的荒地种植西瓜,发现许多幼苗与附近的土壤上长势良好的幼苗不一样,出现矮小、叶片上有许多褐斑的症状。小明怀疑是土壤中缺钾。于是小明取土壤样本带到环保部检测。检测结果认为,导致幼苗长势不良的主因是pH过低,次因是缺钾,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和附近的土壤样本的其他指标非常接近。下面是小明在环保部门指导下进行的实验探究:材料:酸碱调节剂 钾肥 附近的土壤 新开辟荒地的土壤

8、大花盆3只 长势良好且株高相近的西瓜苗若干实验过程:将3只大花盆分为如下三组:A组:附近的土壤+幼苗10株B组: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幼苗10株+钾肥C组:新开辟荒地的土壤+细苗10株+酸碱调节剂各组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和记录每株幼苗的株高,并对数据进行处理。请回答:(1)“小明怀疑是土壤中缺钾”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 )的。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得出结论(2)测量和记录每株幼苗的株高后,对数据应如何处理?( )(3)请在右图中用柱形表示B、C组的预期实验结果。对照题(宁波)25.敌百虫是一种杀虫剂。有资料显示:“少量残留在土壤中的敌百虫,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某同学为

9、验证此说法,设计了实验,步骤如下: 在农田里取适量的土壤,将其均分为甲、乙两组,将甲组土壤进行灭菌,乙组不灭菌;配制适宜浓度的敌百虫溶液,等分两份,并分别与甲、乙两组土壤混合均匀,分别放在相同的无菌且适宜的环境下;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甲、乙两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并进行比较。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中对甲、乙两组土壤进行不同的处理,目的是为了 。(2)步骤将两组土壤分别放在相同的无菌环境中而不是自然环境中,原因是 。(3)若微生物能分解敌百虫,则可预测步骤中甲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 乙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丽水)25为了探究“丁香提取液对马铃薯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某科学兴趣

10、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步骤1:选取体积大小相近、薯皮未损伤、其它状况相同的马铃薯,分为16等份,每4份为一组,分别均匀喷洒等质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丁香提取液和清水(见下表),放在阴凉通风处迅速晾干。级别1234试剂0.0025%丁香提取液0.0050%丁香提取液0.0075%丁香提取液清水样品份数4444步骤2:把经过预处理的马铃薯用网袋装好后,放在温度为12、湿度为50%的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储藏180天,储藏期间每隔45天各取出一组样品测定其呼吸作用强度,并绘图(呼吸作用强度表示每千克马铃薯每小时减少的质量为多少毫克)。(1)设置清水组的作用是 ;(2)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例题 某科学兴趣小

11、组为了研究杏仁对昆虫的毒害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三个相同的透明容器标为A、B、C,在A中加入少量的水和一定量的碎杏仁,在B中加入与A等量的碎杏仁,在C中加入与A等量的水拧紧瓶盖,静置2小时,然后打开开瓶盖,在各容器铁丝网上分别放蚱蜢10只,再拧紧瓶盖(如图),观察并记录蚱蜢状态如下表:组时间蚱蜢状态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实验组A活跃活跃不活跃大部分死亡实验组B活跃活跃活跃活跃实验组C活跃活跃活跃活跃(1)本实验对蚱蜢的选择有什么要求?_(2)设置对照组C的目的是_(3)根据实验结果,试推测A组蚱蜢死亡的原因:_偶然性普遍性题(台州)27. 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本草纲目中说牛奶有“返老还童

12、”的功效,“奶茶”是否也具有类似的功效?【查阅资料】食醋中的酸性物质会使蛋白质凝固和沉淀。【实验步骤】在盛有100毫升某奶茶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食醋,充分搅拌后过滤、干燥,称量滤渣的质量。选取4种品牌的纯牛奶各100毫升,分别倒入4个烧杯,重复步骤操作。【数据记录】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从样品的选取上看,该实验存在的缺陷是 。例题 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请回答: 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_。 (绍兴)28材料一:国际微生物学界有一个科赫法则,主要包括:I在每一病例中都出现相同的微生物;要从宿主中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培养出该微生物;,上述培养出的微生物接种到健康宿主中,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从试验发病的宿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如果进行上述4个步骤,并得到确实的证明,就可以确认该微生物即为该病害的病原体。 材料二:沃伦和马歇尔猜想幽门螺杆菌可能是引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