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知识点新版新人教版通用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3103758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知识点新版新人教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知识点新版新人教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知识点新版新人教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知识点新版新人教版通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 2原子的结构一、原子的构成原 子 核 ( 带 正 原子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原子核体积很小,约占原子体积的十万(不带电)几点说明核外电子(每个电 子 带 一 个 单 位 负它们在核外一个相对很大的空间内做着高虽然有不同种原子,但是构成原子的所有质子都是一样的,同理所有的中子是一样的, 所有的电子也是一样的。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质量相当,都约是一个电子质量的 1836 倍,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 在原子核上,涉及到原子的质量时,可以忽略电子的质量。对于任意一个原子而言,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每一个质子和每一个电子所带电量相等, 电性相反,原子中中

2、子不带电,所以原子中虽有带电的粒子,但整个原子不带电,呈电中 性。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不同种原子,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在数值上 等于核内质子数)肯定不同(不同种原子,质子数肯定不同)。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H),质子数也不一定等 于中子数。在数值上有关系式: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易错点:由于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而误认为原子带电;由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而误认为原子的质量和体积一定比分子小。例题1、利用课本 P53 表格 3-1 中相关数据,计算 2 个水分子中有 个质子, 个中子, 个 电子。2、总结带正电荷的粒子、带负电

3、荷的粒子、不带电荷的粒子分别有哪些?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在含有很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 动,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就像分了层一样。这样的运动,我们称为 分层运动或分层排布2、现在发现的所有原子中,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 1 层,最多的有 7 层。电子层序数越 大,层内电子的能量越大,离原子核距离越远。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掌握前 18 种元素原子的排布规律】 总是尽可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第一层排满才能排第二层,第二层排满才 能排第三层。 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 2n2 个电子(n 为层序数,第一层 n=1,第二层 n=2)。

4、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 2 个)。3、原子结构示意熟悉课本 P54 图 3-11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含义会画前 18 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有一个特点:核内质子数=各层电子数目之和,此例子中有 17=2+8+7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没有反映出中子的信息。4、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相对稳定结构: 。认真研读 P54 图 3-12,寻找规律: 每一(横)行:核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依次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且结尾都以相对 稳定结构结尾;电子层数相同;结尾都是稀有气体原子 每一(竖)列:电子层数从上往下依次增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仔细研究研究下列表格【非

5、常重要】元素类别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性质结论金属元素4 个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易发生化学 反应元素的化学 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非金属元素大于或等于 4 个(H 为 1)易获得电子使最外层达到 8 电子的稳定结构(形成阴离子)稀有气体元素8(He 为 2 个)难得失电子(为相对稳定结构)极难发生化学反应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但是 H 与 Li,H 与 Na 化学性质不同,He与Mg化学性质不相似;He与Ne、Ar虽然最外层电子数不同,但是化学性质极其相似。5、离子离子的形成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或者原子团得失电子。离子的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6、离子有阳离子与阴离子之分。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物理变化】互相吸引,结合形成稳定的、不带电性的化合物。除了分子、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氯化钠是由氯离 子和钠离子构成的。保持 NaCl 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和 。离子中质子数一定不等于核外电子数,离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是 8(氢是 0)个电子的 稳定结构。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离子也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变回原子。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原子团或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的多少及电荷 的正负(数字在前,符号在后),当离子所带电荷数为 1 时,1 可以不写。如 Na+(钠离子)、 Ca2+(钙离子)、H+(氢离子)、Cl-(氯离子)、O2-(氧离子)、OH-(氢氧根离子)等。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Mg2+表示 1 个镁离子带 2 个单位的负电荷。2O2-表示 2 个氧离子。离子符号只有微观含义,没有宏观含义。三、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在课本,多读几遍。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kg) 标准碳原子的质量(kg) 12、表达式:123、Ar 有单位,是“1”,省略不写;Ar 不是实际质量,但是能反映出原子的实际质量大 小关系,且有:Ar(甲):Ar(乙)= m(甲):m(乙);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