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3103561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三年级)有趣的昆虫一、活动主题的提出2003年4月在柳州举办的昆虫展已经结束。一个课间,同学们拿着一些昆虫图片资料互相传看,小声谈论着。我问孩子们:“对昆虫感兴趣吗?”男孩子异口同声地回答:“感兴趣!”一些女孩子则说很怕。我又问道:“因为怕就远离在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昆虫,还是要大胆地去认识它们呢?”同学们纷纷表示愿意去认识更多的昆虫。基于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又对相关主题活动的研究内容作出了讨论:“其实昆虫是大自然中一种极为有趣和神秘的生命,它们外形各异,但同一个科目的昆虫又有它共同的特点。如果让你去研究昆虫,你最想知道它们什么方面的特点?”一生急忙站起:“我想了解知了为什么

2、会唱歌?”“嗯,除了知了以外大自然中还有蟋蟀、蝈蝈、蛐蛐等很多小昆虫都是有名的歌手。他研究了知了,那还有哪些同学也想对这些夏季的歌唱家进行研究?”几个孩子即时举起了手,“晚上,我家的墙角边常常传出蛐蛐的叫声,我想研究蛐蛐。”“我要研究蚊子和苍蝇为什么叫得那么难听。”“我要研究蝈蝈。”大家说得很兴奋,忽儿又一生站起来,“我要研究鹦鹉。”他刚说完台下就一片反对,“鹦鹉不是昆虫,是鸟类!”那孩子也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悻悻坐下。我引导:“鹦鹉、百灵鸟是鸟类里的演讲家和歌唱家,你到是可以研究一下它们和昆虫的发声方法有什么不同。你说呢?”他高兴地点点头。“同学们,刚才大家说的是已听说过或见过昆虫的声音,

3、那还有一些会发声的昆虫有待我们去发现,对昆虫声音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进行相关研究。”除此之外,同学们还提出了关于昆虫的食性、住所、生活习性、外形和种类几个问题,我们以“有趣的昆虫”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孩子们的共同讨论下也渐渐浮出水面。正如瑞吉欧教育提出的“接过孩子抛来的球”,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不就是在孩子们兴趣的传接中,在大自然、社会生活和他们自我体验的范围内寻找一个个有趣的主题吗?而这些主题就好象雏鸟一样,只有在不断地讨论中磨合才能逐渐地羽翼丰满。二、活动目标的定位知识能力:1培养孩子们一般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思维能力等等。2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

4、理资料的方法。3了解昆虫小常识,并对自我学习研究的内容有一定认识。情感态度:1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2通过参与此次实践活动提高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价值取向:1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2加强交流,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双方达到“双赢”。三、活动的实施步骤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共分为四个阶段进行:活动准备阶段;自主研究阶段;互通信息、分组合作;汇报评价阶段。每一个阶段都紧承上一个阶段的实践成果,为了使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我们对学生的研究过程作了一些跟踪指导。第一阶段:活动准备在确定课题之后,一些学生对主题的实践

5、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构想,然而要想让学生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围绕关键问题有效地展开研究,还必须让他们对自己所研究课题的范畴有一定的认识。于是,我领着孩子们来到学校的菜园去捕捉了一些昆虫。当孩子们带着蝴蝶、瓢虫和一些不知名的小东西再次走进课堂时,他们已经开始对这些昆虫的样子评头论足起来。“瞧,它的翅膀有深蓝色的花纹呢,好漂亮。”“哎,别碰它的翅膀,我妈妈说它有毒。”一群男孩子则在另一边谈论着:“这一只是七星瓢虫,你看它背上有七个点。”“对呀,我看过一本书上说后面有七个点的七星瓢虫是益虫,如果是其它的瓢虫都是害虫。”听到同学们的声声议论,我惊叹于孩子们竟有这样的观察力,随即我又组织他们坐好,顺势问道:

6、“你们知道什么叫昆虫吗?”一阵沉寂后一生站起来回答:“昆虫都有头。”“好!还有什么?”“它们都有眼睛和嘴巴。”我板书:头、眼、嘴。又一生站起来说:“有脚和翅膀。”慢慢地,我事先查到关于“昆虫”的解释也逐渐在孩子们不断归纳和求证中明朗起来。认识了“昆虫”后,我又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收集资料的打算。有的说翻看书报找资料,有的说自己去捕捉昆虫进行观察,有的说通过上网或询问获取资料,还有的说要带着录音机到大自然去录那些昆虫的叫声如此种种,大家兴致勃勃、跃跃欲试,接下来就考验他们自主收集资料的能力了。同时,我要求孩子们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整理有效的把内容呈现出来,以供大家查阅。于此,活动前期的动员和

7、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第二阶段:自主研究阶段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准备,同学们已在校内外展开了广泛地资料收集。为了有效利用起网络,使之成为同学们简便、快捷地资料查询方式,我们还对部分孩子进行了基本培训:1用搜索站点击出关键词的方法查找相关资料;2对获取资料进行复制、整理和打印。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们那一份份精心准备的资料纷纷传来。有打印的文字资料,有手笔和复印的图画资料,有工整誊抄的数据资料等等。然而,许多文字资料涉猎过广,大都没有经过分类整理,成了某一昆虫的专题报告。当然,这与我们通常所接触到的文本格式有关。而孩子们为了使自己的数据材料显得更丰厚,基本是不会加以筛选的。这也为我们下一阶段的分组合作

8、、互通信息埋下垫笔。第三阶段:互通信息、分组合作如果说自主研究为孩子们提供了独立思考和主观判断的空间,那么分组学习则让孩子们懂得和形成了交流合作的高效学习方法与互相协助的共同意识。在课堂上,我先让孩子们再一次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整理,把有关昆虫声音、住所等特性的资料分别放在相关“信息车”(一个车型的资料箱)里,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问题分列站好,即自由分组。在新的小组中,孩子们即享用了别人的资料,也把自己收集到与研究问题无关的资料提供给了别人,对于一张张写着自己名字的材料在别的小组发挥作用,许多同学都表示高兴。因为资料得到了新的重组,各组便推选出组长组织学习,并填写了小组进一步的研究计划:综合实践

9、小组研究计划表研究主题组长组员具体安排汇报方式负责人态度与效果此计划表不仅让同学们的学习研究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下去,更指明了研究结果的展示需要提前筹划和准备,即“汇报方式”的讨论与实施。另外,各小组每几人负责一项任务,表中“态度与效果”即是在小组成员任务完成以后,本组同学给予的一个过程性评价。第四阶段:汇报评价在各小组利用课余紧张准备的同时,我也自然成为了他们的合作者,给他们出主意、提意见。我想,集体汇报是一个信息交融的良好环境。汇报的同学从精心准备到展示,大大得到了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心理满足感;而听取汇报的一方,又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系统的信息。然而,这两方面的优势在一个活动中程度的深

10、浅则主要取决于汇报方式和内容的选择。而这恰是一个难点,孩子们常毫无选择地通读资料或连续性的展示图片,其效果不佳。鉴于此,我在同学们研究汇报的准备阶段就提出明确要求:内容要生动有趣、说明要简洁有力、形式要丰富多样。在汇报课上,同学们的表现异常精彩。研究昆虫住所的同学以一幅幅蜂巢的鲜亮图画领着同学们走进了蜜蜂的神秘王国;而号称“夏之声”的小队则以一组组录音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个有趣的抢答题,掀起了阵阵热潮;昆虫生活习性的研究小组也以简单明朗的介绍赢得了掌声一片;另外,研究昆虫样子的小组还展示了“蝴蝶的一生”的录像等等。在精彩的汇报结束之后,我组织同学们统计了一下我们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昆虫。结果约有5

11、0余种,同学们表示惊奇。而我又问,“你们知道大自然里已经定名的昆虫有多少种吗?”同学们纷纷猜测:100种、1000种、10000种?我摇摇头,答道:“确切的说,应有100万种。所以今天我们的研究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在今后的生活中,同学们仍可以继续关注这些有趣的昆虫,关注我们神奇的大自然,关注我们生活中一切小事物,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本次汇报活动就在同学们的阵阵惊嘘中结束了。1.寒假见闻活动内容: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第14页的内容。活动目的:1引导学生对愉快的寒假生活进行回忆,要相互交流中,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从中感受生活的乐趣。2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自己对某一问题做深入调查,体验研究性学习

12、的方法。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多彩、愉快的寒假生活结束了,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相信同学们在寒假里有很多美好的回忆。谁能来说一说自己的寒假生活是怎么过的。二、想一想 现在请大家先想一想自己是怎样过寒假的?先在自己的小组里说一说。三、 说一说1 观察插图,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寒假中是怎样做的?(例如:读书、上网、学会做什么)2指名说一说自己的寒假中的事情。四、评一评1刚才大家听了这么多位同学在寒假中的事情,你认为谁的寒假最有意义?谁的令人难忘?谁的最有趣?我们现在来评一评。2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3 评比五、 做一做1 同学们在寒假中有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能不能把它写下来呢?2 学生动手完成“我

13、的收获”。六、 查一查 春节家家户户都贴春联,包针对其中的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回家去深入调查。七、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于今后的假期能有计划、有目的的度过,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2.新学期的打算活动内容: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第58页的内容。活动目的: 1通过指导学生制定科学而合理的学期计划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为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并准备为此目标付出行动。2通过在研究中体验计划的制定过程,感受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过程。活动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过完了愉快的寒假我们又迎来了新学期,在这个新学期同学有什么打算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每个同学

14、的新的打算。二、说一说1小组同学谈谈自己的优、缺点。2说说自己打算怎么改正缺点。3记录自己新学期的奋斗目标。(1)自己写。(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4谈谈自己的收获。三、活动延伸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研究。3我们知道的风活动内容: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第1012页的内容。活动目标:1通过对风的研究活动,引发学生研究“风”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究“风”和利用风能的热情。2通过组织学生对风在哪里,怎样产生风,如何控制风的研究,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过和程和基本方法。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能力和通过现象寻找规律的意识。活动过程:一、 揭题 出示挂图或放录像:风中的景色。问:图上(或录

15、像中)是什么样的天气? 学生:刮风的天气。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是刮风的天气? 学生:谈刮风时的情景。 师:关于风,你有什么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风。(板书课题)二、活动组织1感受风的存在(1)同学们,你们感受风的存在吗?你是从哪感受到的?(2)做实验,进一步感受风的存在。2说说你了解哪些类型的风?3风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哪些好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4风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哪些危害?(小组讨论、全班交流)5讨论: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控制发怒的风?6如果你是发明家你想风为人类做些什么?三、活动延伸1收集“风级歌”。2收看天气预报。4风的利用活动内容: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第1316页的内容。活动目标:1通过了解人类社会对风的利用,使学生产生利用风为人类造福的愿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科学态度。2通过制作风力玩具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展示学生的创造才能。3指导学生在原有的做“纸风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