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计算流程最全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3103420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KPM计算流程最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PKPM计算流程最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PKPM计算流程最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PKPM计算流程最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PKPM计算流程最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KPM计算流程最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KPM计算流程最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用PKPM进行多层框架结构设计得主要步骤1执行PMCAD主菜单:输入结构得整体模型1.1建筑模型与荷载输入1. 结构标准层“轴线输入”(1)结构图中尺寸就是指中心线尺寸,而非建筑平面图中得外轮廓尺寸(2)根据上一层建筑平面得布置,在本层结构平面图中适当增设次梁(3) 只有楼层板、梁、柱等构件布置完全一样(位置、截面、材料),并且层高相同时,才能归并为一个结构标准层2. “网格生成”轴线命名3. “楼层定义”:选择各标准层进行梁、柱构件布置(1)估算(主、次)梁、板、柱等构件截面尺寸)1) 梁:框架主梁得经跨度就是6-9米,次梁跨度一般为4-6米。O抗震规范第6、3、6条规定:bR200;(D

2、主梁:h=(1/81/12)l,b=(1/31/2)h;次梁:h=(1/121/16)l,b=(1/31/2)h2) 柱:抗震规范第6、3、1条规定:矩形柱bc、hcR300,圆形柱dR350;控制柱得轴压比 柱得轴压比限值,抗震等级为一到四级时,分别为0、71、0 柱轴力放大系数,考虑柱受弯曲影响,=1、21、4 楼面竖向荷载单位面积得折算值,=1315kN/m2柱计算截面以上得楼层数柱得负荷面积3) 板:单向板跨度位于1、7-2、5米,一般不宜超过2、5米;双向板跨度不宜超过4米。单向板:h=l/40l/45(单向板)且hR60mm;h=l/50l/45(双向板)且h80mm(2)选择各标

3、准层进行梁、柱构件布置1) 构件布置,柱只能布置在节点上,主梁只能布置在轴线上。2)偏心,主要考虑外轮廓平齐。3)本层修改,删除不需要得梁、柱等。4)本层信息,给出本标准层板厚、材料等级、层高。5)截面显示,查瞧本标准层梁、柱构件得布置及截面尺寸、偏心就是否正确。6)换标准层,进行下一标准层得构件布置,尽量用复制网格,以保证上下层节点对齐。4. “荷载输入”:定义梁间荷载;各层楼、屋面恒荷载;各层楼面、屋面活荷载; 1) 1)梁间荷载:输入各标准层梁间恒荷载(梁间活荷载为0)。将各梁上部墙体及窗户得自重产生得恒荷载换算成线荷载加在梁上(注意计算时不用包括梁自重) 2) “梁间荷载”对梁承受得非

4、板传来得荷载(如填充墙等)进行输入,注意,对梁承受填充墙荷载得需考虑窗洞。楼梯间全房间开洞得须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梯段传至楼层梯梁得均布恒(活)载、梯段及休息平台经平台梯梁(、梯柱)传至下层框架梁得集中恒(活)载 3) 3)“节点荷载”梯段及休息平台经平台梯梁(、梯柱)传至框架柱得集中恒(活)载(4)程序能对梁得自重、板得导荷进行自动计算,这些荷载都不能在此处重复计算,荷载得输入就是指程序不能计算与导算得外加荷载,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输入,不得多输,更不能漏掉荷载。切记,楼梯间得荷载往往容易漏掉!(5) 楼面恒、活荷载输入通过建立荷载标准层得方法输入。荷载标准层,就是指上下相邻且荷载布置完全

5、相同得层。(6) 此处定义得荷载就是指楼、屋面统一得恒、活荷载,个别房间荷载不同得留在PM主菜单3局部修改(7) 7)注意:选项“就是否计算活荷载”应选上。“就是否计算板自重”不用选上。在输入得楼面恒荷载应包括板自重。5. “设计参数”:输入总信息、地震信息、风荷载等信息,后面计算菜单里面有更详细得选项。地震信息:振型个数取23;周期折减系数取0、6-0、76. “楼层组装”:根据建筑方案,将各结构标准层与荷载标准层进行组装,形成结构整体模型(1)楼层得组装就遵循自下而上得原则。注意首层结构层高与建筑层高得不同,首层结构层高就是指基础顶面到楼板顶面得距离。(2)楼层组装完成后整个结构得层数必然

6、等于几何层数;要注意结构标准层与荷载层要正确组装,荷载标准层与结构标准层之间没有必然得联系。1.2 结构楼面布置信息:布置次梁、楼板等特殊构件1. 楼板开洞:对楼梯间得位置按实际应开洞,但实际PKPM计算一般就是通过修改板厚得方式实现。2. 此处次梁就是指未在主菜单1布置过得次梁,对于已将其当作主梁在主菜单1布置过得梁,不得重复布置(注意在第一个菜单里面我们已经通过次梁当主梁输入得方式处理了此处一般不用再输入)3. 对楼梯间需开洞得地方,通过“修改板厚”实现,一般将相应位置板厚改为0、004. 对有悬挑板得梁上布置悬挑板,“设悬挑板5. 对于卫间等部位可通过“修改板厚”实现地面得下沉。6. 第

7、1层布置好后,下一层得布置尽量利用“拷贝前层”避免重复工作,拷贝前层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决定就是否拷贝前层得楼板开洞、修改板厚、设悬挑板、次梁布置等信息。1.3 楼面荷载传导计算1 .“楼面荷载”、“楼面活载”对个别房间进行楼面荷载修改,如:板厚有变化得房间得楼面恒载、厕所得楼面恒载及门厅、走道、楼梯间得楼面活荷载等。1.4平面荷载显示校核1. 显示各层输入得楼面荷载、梁间荷载、节点荷载,以供校核2. 如要保留各荷载文件,必须为每个文件另取文件名,“指定图名”3. 荷载文件格式为*、T,可用主菜单9“图形编辑、打印及转换”打开文件,或转换为DWG文件用CAD打开。2 执行SATWE主菜单:进

8、行结构及构件内力计算2.1 接PM生成SATWE数据1. 分析与设计参数补充定义(必须执行)(1)总信息: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一般取0。震规5、1、1条得第2款规定“有斜交抗侧力构件得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度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得水平地震作用。当结构分析所得得WZQ、OUT文件”地震作用最大得方向“大于15度时,应将其角度输入从新计侑算。2)混凝土容重为25、0kN/m3。但考虑结构构件表面抹灰重量建议取28、0kN/m3;钢筋容重取78kN/m33)裙房层数、转换层所在层号、地下室层数根据实际填写,没有得时候均为0。4)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隐含值为2、0,对于一般工程取2

9、、0;对框支剪力墙取1、5。5)对所有楼层采用刚性楼板假定:若采用此假定,设计时必须采用必要措施保证楼板平面内得整体刚度。6)墙元侧向节点信息:剪力墙少时取出口;剪力墙多时取内部;出口得精度高于内部,但非常耗时,一般取内部节点即可。7)结构材料信息: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体系:框架结构;8)恒、活荷载计算信息:一次加载;模拟施工加载1;模拟施工加载2。9)风荷载计算信息:计算风荷载;地震作用计算信息:计算水平地震力。(2)风荷载信息:1) 地震粗糙程度:根据工程资料选择。2)修正后得基本风压:查荷载规范3)结构基本周期:初步估算,框架结构Ti=(0、080、10)n,结构内力计算完后,将第一周期

10、得数值重新输入这个地步进行计算。4)体形分段数:建筑立面体形无变化取1。第一段最高层号6,体形系数1、3。(3)地震信息:2) 结构规则性信息:规则;不用考虑耦联2)一般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情况:多层应考虑偶然信心,多层规则结构可不考虑。高层应同时考虑耦联效应与偶然偏心,震规规定,计算双向水平地震应同时考虑扭转耦联,此时可不考虑偶然偏心。3)设计地震分组、地震烈度、场地类别、框架抗震等级、剪力墙抗震等级根据原始资料查表求得。4)计算振型个数:耦联时不小于9,且w3倍层数;非耦联时不小于3,且w层数。可以通过查瞧WZQ、OUT文件中“各方向得有效质量系数“就是否达到了90%以上,判断所取得振型数就

11、是否足够。5)活载质量折减系数:0、5;该参数为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时得活荷载组合值系数,抗规中规定,对于一般得民用建筑楼面等效顽活荷载取为0、5。6)周期折减系数:就是为了充分考虑非陌生填充砖墙刚度对计算周期得影响。高规规定周期折减系数,当非填充墙为实心砖墙时,框架取为0、60、7;框架-剪力墙结构为0、70、8地,剪力墙取为0、91、0。当结构得第一周期TiWTg,不需要进行周期折减,因此此时地震影响系数有程序自动取结构自振周期与特征周期得较大值进行计算。7)结构得阻尼比: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一般取5%。8)特征周期:根据原始资料查询9)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地质报告中有,一般为0、08;

12、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一般为0、50、(4)活载信息:1)柱、墙设计时活荷载折减系数:选择后,程序自动根据荷规4、1、2条2款进行折减。2)传给基础得活荷载:进行结构设计时,应对其承受得活荷载进行折减,选择后,由程序自动根据上条进行折减。3)梁活荷载得不利布置:输入全部楼层,则表示所有楼层都考虑活荷载得不利布置。多层一般取全部楼层。(5)调整信息:3) 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考虑到塑性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整,并相应增加跨中正弯矩。高规40页5、2、3条规定,装配整体式框架梁梁端负弯矩取0、70、8;现浇框架梁梁端负弯矩取0、80、9,一般取为0、85即可。2)梁设计弯

13、矩放大系数:增大系数可提高安全储备,一般可取1、11、3之间,如果已经考虑了活荷载得不利布置,宜取1、0、3)梁据矩折减系数:对于现浇楼板,当采用刚性假定时,可以考虑楼板对梁得抗扭作用而对梁得扭矩进行折减,折减系数一般取0、41、0之间。4)剪力墙加强区起算层:取15)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多高层中允许连梁开裂,开裂后连梁刚度有所降低,程序中通过连梁刚度得折减系数来反映开裂后得连梁刚度,为避免连梁开裂过大,此系数不宜超小(不宜小于0、50),一般工程取0、7。6)中梁刚度放大系数:2、0,高规规定“现浇楼面中梁得刚度考虑翼缘得作用予以增大,现浇楼板取1、32、0,通常边跨取1、5,中框架取2、0。

14、而对其它楼板(弹性楼板、装配式楼板)梁得刚度不应放大。7)调整框支柱相连得梁内力:一般不调整8)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一般选就是9)九度框架及一级框架结构梁柱钢筋超配系数:1、1510)指定薄弱层:若无时直接选1,程序会自动计算,如果判断该导为薄弱层,自动乘上1、15得放大系数。11)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经验取值为1、01、5之间,一般取1、012)0、2Q0调整起始层号及终止层号:只对框剪结构中得框架、柱起作用。若不调整,这两个数均为0。13)顶塔楼地震作用放大起算层:按突出屋面部分最低层号填写,无顶塔楼时取0。抗规规定采用底部剪力法,对于顶部突出得屋顶间、女儿墙、烟

15、囱等得地震作用,宜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系数不再往下传递,14)顶塔楼地震作用增大系数:当振型为9-15时,宜做1、0;计算振型为3时,取1、5、(6)设计信息1)考虑P-效应:一般不用考虑,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得重力附加弯矩大于初始弯矩得10%,应计入。2)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一般不选择此项,为了安全其见。3)按高规或者高钢规进行构件设计:点取此项,程序按高规进行荷载效应组合计算,否则按多层结构进行荷载组合计算,按普通钢结构规范乾构件设计计算。4)钢柱就是否按有侧移进行计算:钢柱需考虑,混凝土柱按混凝土规范考虑,一般不用考虑。5)结构重要性系数:1、06)梁、柱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根据实际工程进行确定7)钢构件截面净毛截面面积比:0、858)柱配筋计算原则:一般建议用户按单向偏压计算。如果按双向偏压计算可能会错,但如果在特殊构件里面定义了角柱得话,会自动对角柱按双向偏压计算。(7)配筋信息:一般不用调整(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