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篇读后感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3101893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荀子劝学篇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荀子劝学篇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荀子劝学篇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荀子劝学篇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荀子劝学篇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荀子劝学篇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荀子劝学篇读后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荀子劝学篇读后感篇一:荀子劝学篇读后感荀子劝学篇读后感温劝学知新最近工作之余重读了许多旧时喜欢的古文,其中有欲远离案牍寄情田园的;有身处江湖之远仍心忧天下的;有描风绘雨借以悲秋的&但最贴近目前工作生活,令我感触颇深的莫过于荀子的劝学篇。从中,我深刻感受到要做好公安工作离不开善假于物、学习和持恒。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在公安工作中,善假于物同样重要,比如在公安情报工作方面,善于利用情报信息,做好情报的收集、研判,就可以提高警务决策的正确性,保证警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以致做到事前能够提前防范、事中能够及时准确出击、事后能够全面分

2、析总结。假如,全体民警都能学会善假于物的本领并将其具体运用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积极观察并学会利用外部的有利条件促使公安工作更加顺利、有效的开展,最后必然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若要在其一生中有所建树就不能离开学习,君子善假于物的很重要的一个先决条件也是学习。朱德同志曾说过,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安民警,更要发扬老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篇二:荀子劝学读后感读荀子劝学有感在现如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改如何与时俱进、把握时机异也、创造未来呢?我从荀子的劝学中找到了答案学一一将学习作为人生的罗盘、灯塔,做一个刻苦学习、善于学习的人,方能成功。“蚓无爪

3、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这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用心浮躁的真实写照。不可否认,面对纷繁复杂的花花世界,面对无法抗拒的种种诱惑,无论是“富二代”还是“穷二代”,都很难做到在大学这座“象牙塔”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还记得高考前的一天曾有人对我说“等你大学毕业时,已是知识爆炸的年代,大学生到处都是,也就没什么用了!”而事实证明他的话只说对了一半,单就如今浩若烟海的网络知识,用“知识爆炸”形容毫不为过,但对于大多数年并非出身豪门的本科学生而言,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往往是其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可是,观如今学子,平时不知所学

4、,聊以度日者有之;上课埋头苦睡,浑浑噩噩者有之;实训耽于网游,不务正业者有之?唯独缺少专心致学,上下求索之精神。“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说的是学习必须有踏踏实实、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年轻人终日而思,而不肯须臾之学,知识技能不会在空想中有任何增加。只愿踮起脚根,不愿奋力登高,乂怎能达到光辉的顶峰见识广远?平日里,同学们连课都不愿去上,逃课睡觉、打游戏、谈恋爱,什么堕落的行为举止都有,仿佛来大学不是为了学习,是为了享受,为了逃避生活的责任,大学似乎成了“青年疗养院”,这个状况谈何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呢!“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憎憎之事者,无赫赫

5、之功。”一一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只有志存高远,才会学有所成;学习中要勇于实践,知识掌握得才能够扎实。相比之下,我们现在是不知所学、不知学何用、不知未来是何一一我们需要清醒了,去重拾我们的志向。“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1K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学贵专精。学习不能不求甚解,满足于一知半解。善学之人要做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知识才能与时俱进,在未来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上面是结合书的内容与现实大学生作了比较浅的比较,我深刻认识到自己过得是多么的没有意义,我要立即奋起

6、,用青春谱写大学生的篇章,谱写未来党员的篇章!下面我谈点读完劝学后自己关于“勤奋学习”的感想和体会。勤奋学习,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状态。学习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多储存一份知识,生命就丰富一分。知识储备愈丰富,感染他人的张力和胆识就愈明显。身为入党积极分子,要坚持把勤奋学习作为一生谱写的习惯来培养,作为一生的事业来追求。一是要保持“空杯”心态。“空杯”心态是一种挑战自我的永不满足,是对自我的不断扬弃和不断否定。时刻保持“空杯”心态,尝试归零的感受,在永不满足中不断获取知识的力量。二是要做到勤于积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也。求知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

7、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保持刻苦执着的学习精神,发扬“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精神,才能真正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三是要拥有开阔胸襟。“海纳百川,有容及大。”,具有开阔的心胸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提高自己的境界。人们总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来磨练自身、克服不足、不断进步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然后知不足,一个人水平再高,能力再强,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善于向他人学习、向他人合作,境界方能提高,思维方能开阔。勤奋学习,贵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荀子有言:“不积及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弩马十驾,功在不舍;楔而不舍,金有可镂。,学习知识、成为党的未来栋梁,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

8、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心无旁瞥,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抗得住干扰,静下心来学,循序渐进学,联系实际学,锲而不舍学,方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读书在方式方法上也十分重要,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做一个真正善于读书的人,就要在“想读”和“真读”的关系上,像思想家那样去行动,像实干家那样去思考,在读书的过程中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带着目的、带着思想、带着问题去学习,做到有的放矢,自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读书还贵在学以致用。领导干部要结合一定时期的形势和任务,精心挑选,有重点地学习。要学会在思考中温故,在温故中知新。要学以致用,把知识变为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

9、此事要躬行”,领导干部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向书本学习同时注重向实践学习,将学到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真知和能力,让知识在党的活动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劝学,如一位长者敲醒了我,明白了自己作为一名大学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理想目标;劝学,如人生途上的那张明灯,指引着我以“学”“思”“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劝学,鞭笞着我不断前进,不断超越,不断挑战姓名:乐云学号:202005001608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班级:事业10-1篇三:荀子劝学篇读后感循循善诱谆谆劝诲读荀子劝学篇有感荀子的这篇劝学篇,流传了千年,而至今仍然被我们视为经典。探究原因,少不了审慎严密的逻辑说理和有亲和力的语言、修辞,我总结了一下就是:循循善

10、诱,谆谆劝诲。首先从文章的题目上来看,“劝学”,要注意这个“劝”字。我们可以想象,教师是对学生怀着什么样的感情才会用“劝”呢?不是毫无感情的强硬命令,也不是宠溺无度的哀求,而是苦口婆心的劝诫,条分缕析地讲道理,以正确的学习观来引导学生,使学生爱上学习,学会学习,从而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充满了人情味儿,使学生更愿意接受。劝学篇中出现了大量的比喻论证,这也是荀子循循善诱、谆谆劝诲的一大表现。在文章的开头,就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比喻,把学子们比喻为“青”和“冰”,把老师、先贤喻为“蓝”和“水”。用意是告诉学生只要努力,成就就有可能超过老师。这句话对当时寒窗苦读的学子

11、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励,让他们知道了只要努力读书就有超越老师、先贤的可能,给苦闷的学习带来了动力。至于要怎么做,怎样才能“青于蓝”、“寒于水”,文章的最开始就已经给出了一个概括的说法:“学不可以已”。这算是荀子先给学子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告诉他们学习是很重要的,他们完全可以做得很好。接着,荀子就开始介绍具体的方法了。同样地,还是用让人觉得很亲切的比喻论证。“木直中绳,糅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通过直木变车轮的过程来暗示学子要反复磨砺自己,使得“其曲中规”且“不复挺”,知识也就扎实地贮存在心中了。这也是荀子思想中很重要的一点: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中存在不好的东西,需

12、要经过不断学习才能去掉,所以更凸显了学习的重要性。下一段紧接着就是类似于举例子的比喻论证。“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很有意思的是,荀子用的是第一人称“吾”,倒像是一个烦恼的人在发牢骚,别说苦读的学子会大有同感了,就连我都不禁想和荀子握握手呢。一通牢骚之后,荀子语重心长地吐露出了原因和真相:“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说的是学习方法。这句话的语气听起来有一些遗憾的意思,在学子们(文中的“吾”辈人)听来,就像是有着同样烦恼的朋友的叹惋一样,非常的受用,不容易产生排斥心理。这就是现在很多老师

13、都想要达到的“亦师亦友”的境界吧。说完学习方法,乂开始论证学习应持有的态度:积累,坚持,专一。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积蹉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用这些常识来比喻对待学习的态度。这一番比喻既生动乂形象,而乂极具说服力,很能令人信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由水变成冰的过程是很漫长的,需要耐心、恒心和毅力。还有一点,就是荀子的语言很流畅,朗朗上口,这也是劝学篇流传至今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知天高地厚”、“积土成山”、“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些成语,正是从这篇文章中演变而来的。真正成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谆谆之声、劝诲之音。荀子劝学篇不仅是一片成功的文章,更是一个教育家的成就的体现。里面体现着为师者对学生的殷殷期望和满满的爱护,看似严肃枯燥,实则温情十足。希望有一天我登上了教师岗位,也能够像荀子一样,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以上就是我读荀子劝学篇的一点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