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提纲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3101537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提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提纲第一块、知识结构第一章、 声现象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 而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而在振动的物体却不一定发出声音。2、声音靠 来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声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 。3、声音在15摄氏度时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4、完成教材16页的作业5题。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了解骨传声的现象。了解双耳效应。三、声音的特性1、乐音三要素?2、什么叫频率?超声波和次声波?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伴随有 波。3、响度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4、我们能分辨各种声音,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5、一只蜜蜂在“嗡嗡”的飞,一头黄牛在叫,它们谁的音调高?谁

2、的响度大?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四大公害是: , , , 。2、声音的单位?3、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dB。4、怎样减小噪声?要求会举例五、声的利用1、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 ,这 些碰到障碍物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就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采用的方法叫做 ,根据这科学家发明了 。2、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要求会举例3、了解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要求会举例第二章、 光现象一、 光的传播1、 什么是光源?光是怎样传播的?怎样画光线?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在水中或玻璃中呢?2、 完成教材3

3、8页的作业1、2、3、4题。3、 举例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二、光的反射1、(重点实验)光的反射规律。教材39页2、光的反射规律的内容: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反射有两种,分别是 和 。要求会举例,生活中的例子。4、作图:教材41页的作业1、3、4题。同时完成2、5题。三、平面镜成像1、(重点实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5条)。关键是作图3、完成教材46页的作业1、2、3、4、5题。四、光的折射1、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 。2、光的折射规律: (关键是作图)3、理解教材48页的折射使池水“变浅”4、完成教材49

4、页的作业1、2、3题。知道“海市蜃楼”是一种什么现象。五、光的色散1、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 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雨过天晴,看到的彩虹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现象其实是光的 现象。2、什么是色光三颜色?颜料三颜色?它们合起后各是什么颜色?3、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决定。4、完成教材53页的作业2、3题。六、看不见的光1、认识光谱。2、举例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一、 透镜1、 认识凸、凹透镜。2、 知道“光心”的作用。3、 认识凸、凹透镜对光的作用规律。(关键是作图)4、 什么是焦点、焦距?焦距用什么表示?5、 给你一个凸透镜,你怎么

5、测出它的焦距?6、 完成教材62页的作业2、3、4、5题。二、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工作原理。2、知道实像和虚像。三、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重点实验)四、眼睛和眼镜1、怎么纠正近视眼和远视眼?五、显微镜和望远镜(了解)第四章、 物态变化一、 温度计1、 什么叫温度?2、 家庭和实验室里的温度计是根据 的规律制成的。3、 知道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什么意思?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什么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什么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多少?4、 了解77页的三支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5、 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6、 体温计是用于测量人体的温度。体温计的量程是多少?分度值

6、?体温计用完后为什么要甩?这是利用了什么物理知识?二、熔化和凝固1、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2、(重点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的规律。3、固体分为两种,即 和 。(举出各自的例子),它们的区别是: 。注意区别83页的四个图像。4、知道冰的熔点。完成教材84页的“想想议议”。5、知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6、完成教材85页的作业1、3、4题。三、汽化和液化1、什么是汽化?什么是液化?2、(重点实验)水的沸腾实验。此实验中要求每生总结出至少3条结论。3、水的沸点是: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4、 和 是汽化的两种方式。请说出它们的异同点。5、 和 是液化的两种方式。例如 , , 6、完成91页的作业2、3

7、、4题。四、升华和凝华1、什么是升华?凝华?例如 2、完成93页的“想想议议”3、六种物态变化中,要求每人每种物态变化举出至少三个例子。(重点)第五章、 简单电路一、 电荷1、 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以及关系。2、 电荷的多少叫做 ,简称 ,单位是 ,符号 。3、 谁发现了电子?原子核带 电,电子带 电。电子绕核运动。4、 元电荷e= C。理解“在通常情况下,物体不显示带电性质”。5、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它们有没有分界线)二、电路和电流1、如何确定电流方向?2、一个完整的电路包括那些部分?3、会画电路图。三、串联和并联1、完成教材109页的作业1、2题。四、电流的强弱

8、1、电流用字母 表示,单位 。2、怎样正确使用电流表?怎样读数?五、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1(重点实验)规律是: 。(实验后自己做出评估)第六章、 电压、电压一、 电压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V,家庭电路的电压 V,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是 V。2、电源的作用是: 。3、电压的单位: 。4、怎样正确使用电压表?以及怎么读数?二、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1、结论:(1) 。(2) 。三、电阻1、物理学中,用 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不同,电阻一般也不同。2、电阻的单位: 。电阻在电路图中用 表示。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4、(重点实验)探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那

9、些因素有关?(注意控制变量法)四、变阻器1、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第七章、 欧姆定律一、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1、 重点实验:自己设计猜想,做好记录,完成图像,得出结论,并作出评估。二、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欧姆定律的内容: 。计算公式: 。2、串联、并联电阻的特点。(重点,了解此内容是学好电学的关键,望各位同学注意)3、完成教材29页的作业3、4、5题。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伏安法测电阻,重点实验)1、注意实验方法,实验原理。怎样做此试验?怎么设计表格?测几次数值,怎么求出电阻?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1、什么是短路?通路和断路?帮助学生分析各种电路中

10、常见的故障。2、阅读教材33页的最后一段,了解怎样防雷?第八章、 电功率一、 电能1、 了解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2、 关于电能的计算,公式: , , , 。3、 电能的单位: 和 。换算关系是: 4、 电能表是测 的专门仪表。认识电能表上的几个参数:“220V”、“10(20)A”、“50Hz”、“600revs/kw.h”。并且会读电能表。二、 电功率1、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 ,符号是 。2、了解教材42页小资料中的“常见家庭的电功率”。(请认真读)3、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4、1kw.h表示的物理意义: 。5、某灯标有“220、60”表示什么意思?三、测量小灯泡的

11、电功率1、知道实验方法,实验原理,实验器材2、自己完成实验,并进行评价。注意实验中会出现哪些现象。3、结论:(1)、 (2 )、 (3 )、 3、完成作业教材47页1、2、3、4、5题。四、电与热1、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三种效应: 、 和 。2、知道焦耳定律的内容。3、计算电热的公式: 。(理想情况下,电能全部转化为热)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1、造成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哪些?2、怎样选择保险丝?六、生活用电常识1、了解家庭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2、如何正确使用测电笔?3、三线插头的第三个插孔的作用是什么?哪些地方要用到三线插头?4、若发现有人触电,你该怎么做?5、完成教材59页的作业1、2

12、、3题。第九章、 电与磁一、 磁现象1、 磁铁的磁性最强的在哪里?两极各用什么字母来表示?2、 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怎样?3、 什么叫磁化现象?被磁化的物体,有的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消失,这种材料叫 材料,有的则永久保持,这种材料叫 材料。二、 磁场1、磁铁周围存在 。2、如何确定磁场方向?教材64页3、怎么画磁感应线?要求每生都会作图。磁感应线从 出来,回到 。4、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叫 。它的形状跟 的磁场很相似。(要求认真阅读教材65页关于地磁场的内容),首先发现磁偏角现象的人是我国宋代学者 ,这比欧洲早了 年。三、电生磁1、奥斯特实验证明了: ,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与磁有联系的人。2、(重点实验)教材68页的图9.32奥斯特实验中:由甲图和乙图得到的结论: ,由甲图和丙图得到的结论: 。3、(重点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