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3101088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塘月色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荷塘月色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荷塘月色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荷塘月色练习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荷塘月色练习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荷塘月色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塘月色练习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荷塘月色练习一、基本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对的的一项是( )A.脉脉() 颤抖(zh)乘凉(chng)独处(c)的妙处(c)B酣睡(hn) 参差() 袅娜(nu) 蓊蓊郁郁(w)C.点缀(zhu) 倩影(qin) 皱缬(x) 梵婀玲(n)D.惦着(din) 羞涩(s) 宛然()踱着步(d)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体的轮廓)B.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指美好的姿态)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远远看去)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某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情态、样子)3.下列各句中与其她三

2、句修辞措施不同的一项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C.忽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布满幽情的乐曲。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4对“像今晚上,一种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用比方的手法,描写宁静的月夜,这时的“我”与白天的“我”判若两人。B.在宁静的月夜中,作者可挣脱白天人世的羁绊,得到自己追求的一时的自由。.在宁静的月夜下,作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性格,想说就说,想做就做。作者用白描手法,描写月夜的美丽,自己也进入了一种美妙的

3、、神秘的世界。对“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目前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段话理解最精确的一项是( )A白天的应酬太多,交际太多,夜晚终于可以安闲了,因此就放下心来欣赏荷塘月色。B.在黑暗笼罩下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白天必须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感到很累;只有到了夜晚漫步的时候,才觉得轻松了些。.白天在压抑的心情与环境中工作、生活,在晚上终于暂得宽余,独自欣赏荷塘月色,从那些令人厌倦的人与事中解脱出来,感到淡淡的喜悦。D白天从事地下工作,必须加倍小心地同周边的敌人周旋,到了晚上才可以放松一下,感到淡淡的喜悦。6.对文中有关联想江南采莲风俗的文

4、字,理解最贴切、最精确的一项是( )作者在夜晚闲居无事,沿着荷塘漫步而浮想联翩,这一段文字没有太大的意义,可以删去。B作者触景生情,体现了她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无限热爱,由眼前的荷塘联想到家乡的荷塘,流露出热爱家乡的情感。.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家乡的惦记,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D.为了充实作品内容而附加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二、课内文段阅读(一)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

5、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抖,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某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与“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中“弥”意义相似的一项是 ().弥留之际 B欲盖弥彰 C弥天大谎 .弥补过错2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荷叶给人的感受是( )A.翠绿欲滴 B.轻盈飘逸 C舒然展放 D.高高矗立3这一段描写荷塘,精彩的一笔是作者敏锐地捕获并生动地描绘了“微风过处”的景色。下面对微风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开头写叶和花的静态,微风过后才写出它们的动态,使景

6、色多样化。B因微风吹开密密地挨着的叶子,才见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因微风吹动叶和花,才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D因微风送来缕缕清香,才引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个精彩的比方。4这一节依次写了荷_、荷_、荷_、荷_。(二)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同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因此不能朗照;但我觉得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

7、着的名曲。文中加粗的词语极富体现力。下列有关这方面阐明不当的一项是 ( )A.“泻”扣紧了“月光如流水”这个比方,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错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精确地体现出来了。C“斑驳”是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表白黑影中尚有绿色与银白色。“画”能突出“倩影”之美,体现了作者此时的爱慕之情。.对文中画波浪线的三句话的含义阐明对的的一项是 ( )A.作者欣赏美妙的月色,内心无限喜悦。月光一会儿像流水般清明,一会儿青雾笼罩,变幻不定。C.月光一会儿明亮一会儿阴暗,作者亦喜悦亦伤感。D.月光素淡朦胧,作者面对美景内心荡起淡淡的喜悦和究竟难以排遣

8、的淡淡的哀愁。3阐明“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方句本体与喻体相似点对的的一项是 ( )A“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以艺术享有。B“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和谐自然的感受。.“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作用于人的感官。.“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不均匀,不呆板,富于变化。(三)、阅读课文、6段,完毕下面题目。1.运用“置换法”体会文中加粗词语的精妙之处。(1)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浮:_(2)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_()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带:_(4)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漏:_.下面画线的词语与“只有些大意罢了”中的“大意”意思

9、最接近的一项是( )A.此事关系重大,人们千万不要大意。B聂卫平此番败给少年棋手,真可谓是大意失荆州啊。C这巨幅碑刻通过了上千年的雨淋风蚀,目前只能看出个大意来了。.分析一篇较长的散文,得先从理解语句、归纳段落大意开始。3.第六段文字在描写荷塘周边的树木时,用了好几种叠音词。试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阐明它们的好处。答:内容上:_形式上:_4“但热闹是她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句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一、基本知识1.B(A颤c梵婀玲f D踱du) 2 (乍看:刚一看去,初看) 3(前三句都是通感) 4B5 6C二、课内阅读(一)1C(弥留:病重将近死了; B更加 满 D填满) 2 3.B (并没有

10、见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 4.叶花香波 (二).C(颜色深浅不一)2.D(A项,内心有淡淡的喜悦;B项项明显不当)B(三)1、(1)可将“浮”置换为“升”字。“浮”字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此外雾是在荷塘上面漂浮着而不是始终向上升,因此“升”字欠精确。(2)可将“画”置换为“印”字,“画”给人以美的感觉,眼前的景象就像一幅画同样,而“印”则没有这种效果。()可将“带”字置换为“片”字,由于是透过树梢去看,并且又是远山,因此“带”字较精确,而“片”字范畴太大。(4)可将“漏”字置换为“洒”字,用“漏”字阐明树叶比较密。与上文的“蓊蓊郁郁”相照应。“洒”字则体现不出这一点。2.内容上:写出了树木的错落有致、数量多、茂盛等特点。形式上:读起来节奏感强、韵律协调,有音乐美。4.不能挣脱现实的惆怅、失意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